发现这个“秘密”的是84岁的浠水老人朱泗滨,他曾任浠水县文化馆副馆长。去年,朱泗滨老人念及闻钧天对家乡的贡献,四处奔走筹办闻钧天逝世25周年画展。这时,他惊讶地发现:150幅国画只剩下63幅。8月27日,浠水县文化馆对此表示,有些画作被领导陆续拿去送人了。
一句“被领导陆续拿去送人了”,这话听起来太轻巧。朱泗滨说,当年他和同事从武汉取回这150幅画作,激动得一宿未眠。当时闻钧天年过八旬,5年后去世。朱泗滨说,这些国画算是闻钧天最后的作品,非常珍贵。既然这么珍贵,县文化馆当精心收藏才是。事实上县文化馆没有保管好,失职之责是免不了的。但领导要拿,他们有什么办法,硬顶着不让他们拿走,最先结果可能是他们卷起铺盖先走,待换上一个听话的,东西还不照样被拿走。权大一级压死人,替他们想一想,还真的蛮无奈。不过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这些画作被什么样的领导拿走了,以什么名义拿走的;二是这些画作被领导拿去送人了,那么请问又送给了什么人?提出这么两个问题,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贪腐。是的,这些画作自被领导拿走起,它就成了贪腐的介质。贪腐不查,民心不平。
字画有价,但不少官员把它视为“无价”,受之坦然,不像对钱那么敏感,往往还能表现出“玩玩”或“欣赏”的心态,让自己在别人眼里有雅范,有格调。字画“无价”,实是自欺欺人。不少在市场上流通的字画作品,就曾是官员家中的藏品。一位贪官之妻,丈夫前脚收受的字画,她后脚就转手倒卖,几年下来,从一位家庭主妇成了书画圈内倒卖字画的高手。都将收受的字画变现了,还能说“无价”?视字画“无价”,是贪官寻求心理庇护,是为自己腐败行为壮胆。
收受字画是贪腐行为,如何查处有关方面还难有作为。前不久天安门城楼出现藏画丢失现象。曾经的作品捐赠人之一、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吴团良表示,北京纪检部门介入调查。据了解,有8幅名画去向不明,有关部门已收到匿名举报。但愿此案尽快大白于天下,也给湖北浠水提供一个查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