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第27期嘉德四季拍卖会结束。虽然只是一次介于每年春拍和秋拍之间规模较小的拍卖会,但为期四天的拍卖总成交额依旧高达6.81亿元。面对如此强大的购买力,从14日的拍卖预展开始,在举行拍卖的北京国际饭店门口,不少小拍卖公司向买家免费发放其印刷精美的拍卖图录,希望能从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近日,有拍卖图录展示了“李苦禅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而作《兰石图》”的拍品,准备公开拍卖。而李苦禅之子李燕则表示,这幅《兰石图》真迹目前收藏在亲属家中,不久前还在李苦禅纪念馆展出过,从未委托对外拍卖。
一方面是艺术品市场近年来价格频频攀升,另一方面是依据拍卖法,拍卖公司对拍品瑕疵不承担担保责任,于是艺术品市场真真假假是非多,成了诚信缺失的“重灾地”。
古来作伪手段延续至今
由于造假可以获得丰厚利润,艺术品的作伪古已有之。以书画为例,唐太宗李世民因喜爱王羲之的书法,由宫廷内府搜集,而鉴定工作主要由虞世南与褚遂良负责。据传,褚遂良鉴定的法书真伪无一舛误。此时待诏文林馆的李怀琳,则善为伪迹,是个作假能手。
到了明清两代,商品经济日趋发达,书画作伪情况大增,古今名家赝品泛滥,其中不少造假方法沿袭至今。一类是用古书画真迹做假。如挖去后代或无名家书画上的原款,改添古代或名家的款、印;用拆配、割裂手法,将一本画册或条屏拆成独立的多幅等等。另一类是完全做假,有的是临摹名家原迹,有的是根据名家风格仿造,还有凭空杜撰的。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区域性特色,所谓“苏州片”、“北京后门造”等等。
篆刻家陈巨来记述,民国时期浙江嘉兴人汤临泽,曾用名家写的封条改成书画落款;用破旧明代犀角杯仿制文徵明、唐伯虎等名家印章;用松香涂在无款识的古金彝器上,假添文字;这样的造假手段,竟蒙骗了葛昌楹、姚虞琴等鉴定收藏家。
今年6月,一件晚清海派书画篆刻家赵之谦的行书“石横水分流”横幅镜心在北京拍出了540多万元的高价。从吴湖帆题跋可知,这件书法是写给吴湖帆父亲吴本善的。但在2008年的拍卖图录上,这件作品还是立轴,严格说是一副对联的下半联。由于是残件,所以成交价只有20万元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