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虽说形成了北京和上海两个“中心”,但这两个中心重量之天平却越来越倾向北京。在沪上春拍进入尾声之际,由北京进军上海拍卖业的荣宝斋(上海)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倚山重提“北强南弱”这个话题,让沪上拍卖业内外又骚动了一番。 “委托人和买家都在南方,北京只是一个拍卖的场子。但曾经与北京并驾齐驱的上海,市场份额如今仅占北京的四分之一。”王倚山说,“以今年的春拍为例,有很多过亿的拍品是我们南方人买的,就像今年嘉德拍卖的《韶山》、还有匡时拍出的《过云楼藏书》、保利拍出的《万山红遍》,北京市场中过亿的拍品哪一件花落北京呢?买家都在南方。” 但他直言,如果这几件天价的拍品放到上海,90%的可能性卖不掉。拥有买家、藏品、资金和传统的上海,却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如此尴尬。 差距越来越大 上海拍卖业有过辉煌的过去,从1993年朵云轩拍卖敲响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槌开始,在2000年,上海几家主力拍卖公司的实力足以被称为拍卖业军团的“第一世界”,在2003年以前,南北两地的拍卖业是并驾齐驱的。当时朵云轩与北京嘉德、瀚海几乎是并驾齐驱。资格差不多的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南方普遍高于北方,艺术品拍卖市场从1993年到2003年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从2003年到2012年,北京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出现了几何基数的增长,上海的市场逐步就被北京拉开了距离,并且越来越大。据雅昌艺术网艺术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地区的艺术品拍卖总额超过566.72亿元人民币,上海为159.30亿元。“这点我认为是不正常,上海作为长三角这么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缺少竞争。”王倚山说。 在王倚山看来,朵云轩虽然起步很早,但一直缺乏有力的竞争对手相互促进。而北京不仅有嘉德、瀚海,连荣宝斋和中国书店这样的老字号投身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争夺。到2005年,保利、匡时等新锐入场,将北京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推向了一次高潮。 不如另辟蹊径 但也有业内人士笑称王倚山这番说辞不过是为其公司宣传造势。长期从事拍卖行业研究的资深学者郑鑫尧对王倚山的言论持不同观点。他认为这种“北强南弱”说法实际上并没有讨论的价值。北京在中国文化、经济、政治等以及人脉诸多方面皆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了它必然会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这样一个地位。 在他看来,要把上海打造成北京市场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上海拍卖业如今的问题,不是与谁作比较的问题,倒可能由于以精致、典雅、平稳为特质的海派文化大环境所导致。他认为,相对北方文化的感性、豪放、冲动,海派文化则显得理智、谨慎、冷静。这样的文化氛围一方面促使上海的艺术品拍卖企业平稳发展,另一方面又助长了上海拍卖企业小富即安的心态,限制了上海艺术品拍卖企业做强做大的魄力和开拓意识。 他指出,上海拍卖企业在做强做大方面,缺少的不是实力,而是魄力和开拓意识。同时,现代化企业规模运作机制的缺乏,政府的引导推动力度不够以及资本的多元投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对艺术品的关注。 他表示,与其纠结于谁强谁弱的说法上,不如扬长辟短、另辟蹊径寻找适应本地化的发展策略:“要利用地域优势、收藏家、藏品优势上来探讨。要根据当地的根基,比如上海的海派书画就很不错。” 上海恒利拍卖总经理朱军在微博中曾感言:“不就是少了几个上亿的拍品么?咱不吃燕鲍翅,就喜欢点儿精致小菜,不行么?” 而“新海上雅集”创始人孙仲良近年来以他的实践探寻了一种富有海派文化趣味的拍卖领域。他打造的文房雅玩和生活化的艺术品拍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他认为,可以根据拍卖掌门人的优势所长来细化不同拍卖行的市场发展方向。 “北强南弱”虽是我国拍卖业的现状,但拍卖成交数目不是衡量强弱的唯一标准。上海艺术品拍卖业目前更应该细心洞察艺术品市场的需求变化,真诚地将拍卖业作为长远的事业来规划而非急功近利捞钱的临时手段,审时度势,把握机遇,走出自己的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