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的“尊受章”中写道:“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在绘画时要感性认识在先,理性认识在后,如果主观认识在先去感受,就不是感受了。石涛所讲的“一画之法”,也就是指每个人依据自己的感受所创造的画法,感受在前画法在后,每个人在不同时空、面对不同对象每次的感受又不相同,所以每次的表现方法也应各有差异。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描写武当大师张三丰要张无忌忘掉所有所学的武功招数,只有把所学武功招数忘的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方能以意驭招,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得心应手。任何武功招数都是为退敌而用,取得胜利的招数就是最好的招数,其理与画相同,以达到目的为目标。
西方现代绘画大师毕加索说:“我在十几岁时就能画得像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时间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他认为儿童在绘画中往往表达的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受和本质特征,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儿童,在表现对象时往往注重对客观对象的第一感觉,而这种感觉中有一个极可贵的因素就是错觉,这种错觉使儿童在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形象时,往往超过客观尺度显得格外鲜明突出,而这正是可贵的感受所在。
在吴冠中先生《吴带当风》一书中谈到,一些学生让他看作品,他感到他的许多学生绘画功夫着眼于技法的更新,从颜料、纸张、笔法到题材、写实、抽象……都在尝试探索,可谓呕心沥血,但作品并不感人。吴先生认为感人作品的力量源泉是“心”、是“情”、是生活感受,他告诉学生,只有拿出自己的心,血淋淋的心才能打动观众的心。如何拿出自己的心,吴先生说心的使者是情,要吐露真情,首先是有感受,要不择手段地表达你的感受。
我对大师的理解就是绘画表现要服务于主观精神感受,并依据自身的精神感受找到能表现这种精神感受的绘画语言。精神虽说是无形的,但它潜存于一切有形的物像之中。一幅作品留给观者最深的往往是它扑面而来的具有感染性的精神表现,它能引起读者对生活的记忆共鸣与感动,只有能触及人类精神世界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也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永恒的艺术。
至于感受的高低深浅是因人而异的,罗丹曾说了一句几乎人人皆知的名言“美不在于缺少,而在于发现”。日本近代著名画家东山魁夷当年坐船从海上去欧洲学习,历时四十多天,船上的乘客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都感到十分枯燥度日如年,而他每天却陶醉在大海无穷尽的变化中并体悟出美的韵律,四十多天对他而言十分短暂,而这次航行的感受很明显的体现在他今后的诸多作品之中。由此可见每个人对美的感悟是有高低大小之分的,如何提高自身对美的感悟能力,古人已经告诉我们“功夫在诗外”,这是我的一点所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