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重庆)
艺术学博士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 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 会员
重庆美术家协会 会员
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青年艺术创作人才
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学员
北京李可染画院 院聘画家
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 院聘画家
京华美术馆人物画艺术委员会 副秘书长
 
主要个展
2019 实景•虚境——王跃水墨艺术展,艺术大学真善美艺廊,台湾
2013 山•海•观——王跃水墨艺术展,元智大学美术馆,台湾
 
主要联展
2019 “雨花满天”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雨花美术馆,南京,中国
2019 “悲鸿精神”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中国
2018 “诗乡画城潇洒桐庐”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叶浅予艺术馆,杭州,中国
2018 “伯年国艺”全国写意人物画展,瓜沥文体中心,杭州,中国
2018 “时代新象”全国青年中国画家推介工程,中国画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8 “第五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中国
2018 “第五届福建省写意大展”优秀奖,厦门美术馆,厦门,中国
2017 “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乡风墨韵”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李荣海美术馆,菏泽,中国
2017 “高原•高原”第六届中国西部美术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西安,中国
2017 “河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河北画院,石家庄,中国
2017 “第二届陆俨少奖”全国中国画展,浙江画院,杭州,中国
2017 “两岸三地青年书画名家联展”,国父纪念馆,台湾
2017 “第八届福建省体育美展”优秀奖,龙岩美术馆,龙岩,中国
2016 “第七届福建省工笔大展”优秀奖,厦门美术馆,厦门,中国
2016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首届院展,李可染画院,北京,中国
2016  第三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中国
2015 “九一墨语——新水墨联展”,博宝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和而不同东北亚书画汇”,中华世纪坛,北京,中国
2014  庆祝建国65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石家庄美术馆,石家庄,中国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重庆选送作品展,重庆美术馆,重庆,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肖像画新征程
· 砚边随笔1
相关评论 更多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砚边随笔1>>

中国传统绘画在先秦哲学的沁润之下,对形、色、质、空间等形式语言的表达与西方绘画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中国传统绘画的「以色貌色」或「随类赋彩」、「以形写形」或「应物象形」、包括「经营位置」都不是以真实还原对象为终极目的,并且对光影体积的表达也非视网膜所呈现的比例透视,画中的一切物象都是一种意象的表达。因此,中国传统绘画当中要想表达光影、体积只需要高染或者低染法,便可以使观者有一种立体的错觉;而想表达空间的前后关系时,只需要利用一定的遮挡、叠加关系即可产生前后位置的差异;若想营造视觉中心,也不需要像西方绘画那样利用焦点透视将视点集中在一个点上面,而是通过人物所占画面的面积比例来抓住观者的视觉中心。因此,中国绘画自成体系,本应该有着一套完整的造型体系、造像体系、色彩体系以及空间体系。

在中西融合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许多学者将东西方绘画拿来对比,立足西方视角对中国画进行概括总结,所谓“散点透视”、“反透视”等理论,都是以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为基点而概括总结,究其根源在于“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具有强烈反传统的思想运动,“中西融合”乃“至全盘西化”成为了当时的潮流,陈独秀、蔡元培、徐悲鸿、林风眠等革命家、艺术家相继提出以西方科学的绘画改良中国画,这样的变革在融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抹杀了诸多优秀传统,其中就包含中国绘画独有的空间观,中国人物画的空间理论不同于西方绘画理论的系统化,常见于只言片语、画论散记,近代的美术教育从西洋绘画的基础入手,由于审美理念、视觉文化、思维意识上的差异性使得很多人一时难以从素描转化为线描;把笔墨、黑白当成明暗去处理;忽视传统的随类赋彩,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光学影响下发展出来的色彩体系。
在中国画领域里“置陈布势”、章法、布局都与“经营位置”同义,而“远”、“境”、“虚”、“实”、“计白当黑”等概念归属于空间研究范畴,然而,其实两者完全可以放在一起探讨,在画面中经营物象的位置实则就是在经营空间关系。
东晋顾恺之提出:“置陈布势”开启了绘画经营探索的大门,南齐谢赫首创品评“六法”提到:“经营位置”,唐代张彦远将“经营位置”提升“画之总要”,随后历代都有对“经营位置”的阐述,如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明代沈颢《画麈》,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方薰《山静居画论》等,从中可以发现对于“经营位置”的研究主要对象发展到后代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也可以说是扩充,早期中国画不分科,顾恺之、谢赫等人提出的经营意识针对的是人物画,而发展到唐代以后则集中体现在山水、花鸟领域。
因此,理解中西绘画体系的差异性,了解中国人物画空间观念的形成及渊源,掌握中国人物画构图的空间建构特点,开拓中国人物画视觉空间的范围,极力探索绘画空间作为一种创作思维方式的现实意义,建构中国人物画的空间认知体系,而不囹圄在西方的透视空间之中是迫在眉睫的。
 
————(王跃)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