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去的一
北京新氧艺艺术空间非常荣幸地宣布将于2018年8月17日至9月23日举办“遁去的一:徐子薇作品”个展。
有时与他人的交流无异于一场自我的对话。最好的对话开始方式往往起始于自发抛砖引玉。
徐子薇的创作源于一直以来其对探索现实和虚拟的关系和在生活中去寻找矛盾的,非常规认知的“异类”有浓厚兴趣。她常常以光为媒介进行创作,(当我们去探索这个外部世界的时候,主要都依赖视觉,而视觉的成立正是由于“光”这一介质的传播。)光所呈现的未知、空洞的视觉体验,映射出具有无限可能性但是又不可触摸、不法证实的空间。
本次展览将集中呈现徐子薇2018年全新创作的作品,展览将邀请观众深入空间探索,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动。艺术家试图探讨真理的非唯一性,“虚”与“实”之间的循环往复,其实追求的是“寻找”的乐趣和妙处。
持续不断的艺术创作根植于艺术家本人对自身经验的反刍: 艺术家出生于湖南长沙,于重庆完成学业,毕业后游走于北京,现生活于深圳。季候性的生活,长期处于“外地人”的状态,时常感到无形的“墙”的存在。在享受“墙”所带来的安全感的同时,也十分讽刺于这一安全感源于对自我认同的否定和归属感的缺失这样的事实。无疑,这样的缺失和自我否认是个体经验的常态,而作为其中一员的身份,令艺术家不由自主随波逐流却又不失敏锐反省、借物发声。一个由光切出来的空间,非实体空间。两种声音,一种外在的声音,一种内在的声音有时与他人的交流是自身的对话。
遁去的一 — 如果说“一”是绝对真理的象征,非黑即白,唯一不变,那么当下的社会现状这是站在其对立面,愈发复杂的媒体系统,愈发彼此疏离却又彼此慰藉的个体,日新月异的科技成就、社会体制变革以及以此相关的实时话题,再加之艺术家本人季候的生活节奏,相互纠缠彼此作用,合力将其推向出离远走,奔走在“一”之外。
徐子薇在长期处于“外地人”的状态下 — 生发了一种无法确定的、并于刻意的边缘化、游离、逃离之间循环往复的时空。在当下的社会中,个体被海量媒介所构成的巨系统带进了它强大的场域里面,无意识地重复着为其扭曲日常。这种新日常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孤独的,而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令他满意的程度低于他的期望时,孤独感便会产生。90 后作为当下最常被主流群体赋予 “孤独”标签的一个群体,绝不仅仅因为他们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
作为当今90后独生一代的艺术家,绝大多数时间处于独自状态,回忆作为儿童时并不会意识到独自是一种特殊状态(似乎基于对这种与生俱来的习以为常,而父母的围绕呵护大多是单方面给予而缺乏有效互动),也因此这一代家长会给予加倍的关爱,为亲子关系缚上了远比以往更强力的 “缺”与“补”的关联。 而由于儿童时期对独自感受的缺失,所以这种“自娱自乐”的状态从小孩的角度来看也是幸福快乐的。一颗粉红绿色的星球,色彩会随着观众视角的移动而变化,是作者送给童年时自己的礼物。
随着徐子薇近年来远走他乡求学与从事创作的体验历练,逐渐重新领悟到孤独原来始终相伴左右,介乎显与隐的状态不断游移飘忽。在孤独之上则发展出“集体孤独”。孤独的群体,个体缺乏安全感、又彼此渴望亲密关系,从而试图找到一种可以置身其中的人际关系,但同时又可以保持自我的安全。这种“集体孤独”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印证了单一物理空间维度的社交并不能真正给予 90 后以安全的归属感。归属感的缺失往往与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和与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相关。对于不同的对象,归属感的维度往往是不同的。
徐子薇的作品往往在尝试用光打破维度的边界,“平衡——破灭——再平衡的过程,事物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 所谓的“遁去的一”正是打破平衡的那一个方程式”这或许是作者对于“遁去的一”真正想要表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