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 关明
凡是看过《具象中国》油画展的观众,都在满足了视觉娱悦之后,会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中国油画的写实技法,近些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与逾越,正向着世界艺术之林的范畴迈进,与五、六十年代的水准不可同日而语。看到如此众多的佳作,我由衷的欣喜!
可以说《具象中国》的团体渐渐形成一个流派了。高玉杨先生无疑是这个画派中的一位佼佼者。
在《具象中国》的主题油画展上,高玉杨先生展示了他的十余幅佳作。观众在品味他那细腻写实的画技的同时,在“惊喜”中也会有些许的“惊奇”的发现:高先生的这些画作中竟有七、八幅都表现了农家的大石碾、大碌碡、大磨盘……这些民间原始的工具形象,占据着整幅画面的较大部位,甚至达到近七、八成。构成了强有力的震撼力;而可爱的童稚形象却安排在某个角落。这,必定有他的潜台词?或许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难免让观众会发出“惊异”的思绪。从而更想在那细致入微的刻画中能找到更确切更深入的内涵,来解开这一谜团!
也许,这就是艺术魅力的所在!
我也随之发出了想一探究竟的沉思……
我以为,一幅好的优秀的油画创作,不仅仅能将物象刻画得结实逼真、富于机理与质感。更重要的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内蕴。作品内容的深处应隐蕴饱含着深入浅出的思想哲理。似娓娓道来的一个有趣的故事,以期达到与观众的共鸣,从而能达到意识思维的更高境界。这,应是我们艺术家们所苦苦追求的终极标准!
真能如此,这就需要画家们必须具备较丰厚的学养;或是“诗的工夫在诗外”般的手段;寻求高屋建瓴的主题。然后,一笔笔饱含着激情,将自己深刻的所思表现在画布之上……
逼真的写实、丰富的内涵,即使再高超的摄影技术也取代不了具象写实的油画创作!
很久以来,因为摄影技术的出现,又因其技术发展得突飞猛进,日益更新。早有一种悖论随之产生,亦即摄影早晚会取代油画的写实技法。这种说法曾经甚嚣尘上,影响很广。致使一些从事写实技艺的画家们也有所迷茫。在这里,我可以坚定而明确地告诉大家,此论差矣!摄影的效果再细微再真实,它永远也不可能去替代“具象写实”的油画创作!我们看:以高玉杨为代表的这些油画家们,他们的百数十幅的写实佳作,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的这些精心的细作在构图、经营取舍、虚实相映、甚至在色调上的每一笔、每一笔的笔触都充实着饱满的情意,将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韵味呈现出来。这是摄影再“真实”也难以做到的!即使摄影技术能在电脑上后期制作,但种种的韵致,也是难以表达的……
高玉杨先生与诸位《具象中国》的油画家们,他们的创作别开生面,异彩纷呈,取得了如此可人的成绩,也确是值得我们艳叹的!
国门的打开,使我们的画家们有机会走向世界,能与西方大师巨匠们的作品近距离的接触 ,“忽如一夜春风来”似地见到了“真谛”而获益匪浅。画家们在那里的艺术圣殿中吸允了丰盛的滋养,并耿耿在怀而跃跃欲试,激发了他们想要超越前人的信心……毕竟,在我们所能接触的画廊与博物馆中,所能拜读的近现代具象写实的作品,所能借鉴的技法,在整个藏品中的比例,并不占优势。而且它们大多是早期的为宗教服务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的画家们从中去筛选以攫取所需的“精髓”获为己用。在《具象中国》的诸多作品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高玉杨先生们在这方面所做出了大量的探索与努力,他们在勤奋的创作中,寻出一条中国自己的路……
在向西方技艺的学习、钻研、交流中,使我们的眼界洞开,感触颇深: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巴塞罗那的“达利纪念馆”等等艺术殿堂都是画家们学习的绝佳胜地!记得,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第一次近距离地见到高更的一幅大画《玛利亚我向你致敬》颜色浓重。厚实饱满的气息扑面而来,反复观赏不忍离去,从内心发出欣佩的感叹!又如从一个展厅移向另一个展厅的过程中,从过廊之间远远望到一件十分耀眼醒目的小小的风景画,色彩明快响亮,从远处望去那明黄间有草绿的调子是那么的跳动,走近一看即是梵高的一幅小画,原野中的“麦田”这幅小品之作在整个大厅中是那么的突出,不免使人怦然心动;而在西班牙的达利纪念馆你又会见到那么多种多样的“奇怪”的佳作……其实,西方写实画法给予我们的参考是有限的,我们的油画家们要想闯出我们中国自己的的路更是不容易的,从《具象中国》的画展中我们也可察到高玉杨先生们所做出的优异成绩!提到所谓《具象中国》的命题,作为中国的油画家们,似乎他们的创作一定必须有中国独特的风貌与魅力,这也就成为了一个突出而别致的问题。
“西为中用”一直是聪慧者们的明智选择。百数十年前,西方油画技艺传入中国。这颗种子经过长期的滋养与浸润,在中国的这片热土上是否能开出绚烂诱人的花朵,也是需要今天的我们去研究与总结的。笔者不惜笔墨,想能进一步认真讨论一番,以期更能阐发我们更新更清晰的思维。我们在这里不妨用“比较”的方法论,犹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形式去演释此间问题,或许可能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中国油画家们的笔触以及敷彩技法恰如“中国水墨画”中的“笔墨功夫”,每个画家,每个个体都应具有独立而独特的手法去描写自己不同于别人的作品。画家们在画布上所落实的每一笔都应突显画家自己的个性。这就好像中国水墨画中的“笔墨”功夫。如果用中国画的笔墨功夫来解释油画中的技法问题,在这里可能更为形象一些,会更能容易的理解。我想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性格恰是中国画的灵魂,油画画法中的“技巧”,何尝不应该如此呢?!
我们知道,自有文人画以来,“笔墨”二字早已入定中国画不可替取的潜规则,这也就是中国水墨画的奥妙之处。书法用笔也成为了文人画作的高级境界。前一阵子,有人曾提出过:“笔墨等于零”的说法,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中国水墨画的精彩神妙的可贵之处,恰恰就在这“笔墨”二字上。如果缺少“笔墨”的趣味,那样的作品就缺少耐人寻味的情愫了……假如你的画作是用中国毛笔所作的水墨画作,不会用中国本身的毛笔来签名,而改用西洋的签字笔在画作上署名,岂不不伦不类了。那就是缺少“笔墨功夫”的原因!我们的油画家如果能理解此间论述的中国画“笔墨”的精神,知其在创作中的神奇作用,理解并实践着,那将会创作出更新异的佳作。我在分析高玉杨先生的油画创作的过程中,笔锋突转,奢谈了一些“笔墨”问题,其实我无外乎要说明中西艺术的本质是相通的,彼此应该借鉴,甚至去溶汇。
笔者在本文的开始部分,曾肯定了高先生们的写实油画技术“高出于五、六十年代”,这一提法,也绝非空穴来风,《具象中国》的每一幅佳作都在证明着笔者的论述……
对此,可以本着笔者本人亲身的经历,加以细述,以证明此论不谬:笔者本人1962年考入中央美院附中,至1969年在校连续七年的学习过程,对此深有感触。记得当时我们所倡导的学习美术的方法,基本上是来自苏俄的方式。现在我可以称之为“直接画法”,说得直白一点,即是不注重不挖掘一些特殊的“技巧”。不深究油画的维美趋向,不提倡笔触些微的表现方法,而只是一味地直白地描摹对象。如果你太讲究技法、注重手段,在当时可能会被视作为“另类”了。曾记得在美院附中,每逢星期五,上午都是“业务活动”课,图书馆向我们开放半日,可以借阅外国进口画册。此时必有一位管理图书的老师,一位名为王寿的先生总会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告诉我们“……同学们呀!要借画册,就不要看马蒂斯、毕加索、印象派之类的呀……”也就是说,你只可借阅苏俄的画册,不要接触那些西方的绘画艺术……这在我年轻时留在脑海中的印象极深!
随着能走出国门,使大家能观赏到大批的西方不朽之作,是何等的幸运!高玉杨先生们从中得到的裨益,都体现在了他们精心绘制的作品中。我们又可以从这些创作中蛛丝马迹般地看出,他们在学习西方高超的油画技法的同时还进行着油画中国化的探索,他们在摸索着走着自己的路,亦即我前文所提及的《具象中国》可以说是一个较强的流派了……
大家看到的,高先生在众多的作品中都细致大幅度地表现了那些我国古老的劳作工具,如大石碾、大碌碡、大磨盘,是何等的感人,尤其是他细致入微的撩人笔法,写实的技艺,怎能不叫我们感叹!高先生如此的下功夫下力气来表现这些农家原始的器物,可能与他自己的生活轨迹相关,或者是童年生活的经历在记忆中梦魂萦牵,在创作中频频出现,一吐为快!
高玉杨在艺术创作中,一直遵循着他的恩师王沂东先生的指导,他在自己参展的前言中是这样表达的:“……恩师王沂东先生曾经说过,‘灵感,就是要用一个画家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去体验生活,以最简单的色彩和最朴素的语言,精确地表达出其中的情感和感情。’……”面对当前中国油画具象写实的局面,高玉杨还诚恳地表示:“……我将一如既往坚守这一阵地,默默耕耘,潜心努力,创作出更加朴实的艺术作品……”
我们拭目以待,希望他有更好的绝佳作品问世!
高玉杨,1964年生于山东沂源县,1987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二画室,1991至1997年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1998年至2009年任鲁中艺术学校校长,现为具象中国油画创作群体秘书长,王沂东油画艺术研究室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兼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院油画创作院研究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当代油画院院士。
中国艺术公社的王茂社长,邀我为《具象中国》的写实画家高玉杨先生的作品写几句感言,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切身经历与肤浅的感知,我于是写下了以上的这些话。
立夏后六日 于熹水别墅
关明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编审、中国艺术公社高级顾问、特约评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