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是西方人的绘画,林资奇是中国人。中国人画油画,有三条路,一条是全盘西化,穿娘衣装学娘样,二是半中半西,外国的瓶子中国的酒,第三条走得最远,连瓶子也有些中国化。
林资奇走的是第三条路。
其实,更早,已经有些外国人在走这第三条路,清朝的“洋官”郎世宁是一个,后来后印象派的马蒂斯、高更、凡高是一批,只不过后者的“中国化”,是从日本转口的。
林资奇,世家子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黄埔"班读书,他是我同校的美术系校友,当时,我最羡慕的,是他们有女裸模特写生,虽然我业余也偷偷画些裸女,但从来没画过裸模。那时节,林资奇画的是很精到的西画,我很羡慕。
近年,林资奇的女人体,则完全变了样,在似与非似之间,大笔触,大色块,甚至用了国画的线条,更深一层琢磨,它的精神更是中国的。
人类的童年,不论东西,其绘画,都由线条始,只是到了后来,西人用蛋彩,渐渐走上以形写实之路,而中国人,则一路下来,始终以线条为主,以神似为主,即“写意”、即“气韵”,形是为神服务的。
神韵应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所以,毕加索说:“配在这个世界上谈艺术的,第一是中国人,其次是日本人,日本艺术又源于中国,第三是非洲人。除此之外,白种人根本没有艺术”,话虽有些偏激,但不无道理。
艺术不是复印机,正如中国京剧一根马鞭就是一匹马,一将四卒就是千军万马,转三五个圈就是走过万水千山,中国画也如此,象征、意在笔外。
林资奇的这批女裸油画,追求的正是白石老人说的“非似之似",不媚俗,不欺世。 没头没脑的美女,背后是有头有脑的画家。
这是我对林资奇这批油画的一点点小看法。
——————雷铎 (国家一级作家,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