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蓝世明先生是在30年前,那时我正值年少,就读于师大艺术系师从高一呼老师,在吾师寓中遇见蓝先生,只记得他来自闽西,言语中带着客家方言的腔调,神情中透出的热情令人印象深刻。对世明先生的为人、为艺之事的了解,则更多地通过他的学生和到过闽西写生与他有过交往的同行;他的作品陆续在各类展览中和画册中读到,近年因带学生赴闽西田野调查,所到之处常见他的大作悬挂在宾馆和藏家的厅堂。与世明先生的交往缘自其公子泰华现就读我的博士生,于是遂将往事与近观串联起来。
蓝世明先生是一位长期在基层的美术工作者,这是由他的工作性质与经历所决定的。1971后他从学校调进县文化馆负责工作,开始了他半辈子的群众文化艺术的组织与创作生涯,这恰巧吻合了他的志向与专长。确实如此,他调到文化馆后,能团结馆里所有文艺干部,逢年过节组织文艺演出,编辑《汀江文艺》,《长汀科研》等刊物,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使长汀县文化馆在相当长的时期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成为闽西群众艺术活动的重镇。同时,还由于地处革命老区,他先后接待来自全国各地赴长汀革命老区的美术家莫朴、吴作人、何孔德、郑洪流、尹戎生等,也成为福建师大美术学院毕业生创作实践基地,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去那里体验生活,世明先生都给予热情接待,提供吃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省里知名画家如:高一呼、杨启舆、谢意佳、林以友、叶锡祚、翁振新、杨思陶、胡振德等教授,都到过长汀,都在他家做过客,仅高一呼老师就曾六到长汀,日后彼此成为故交。名师大家愿意去长汀因为当地民风纯朴、景色宜人,更因世明先生的好客、热情。
对蓝世明产生重大影响的还包括上个世纪七十年末他到师大美术进修的一段经历。进修第一年,学院就给他安排在三年级毕业班,高一呼老师对他的学习尤为关心就像带研究生一样地让他跟随在身边,一同去马尾造船厂体验生活,到海边驻军部队创作。第二年毕业生走了,他就回到新生一年级,由谢意佳老师指导石膏人物素描,有时他白天学西画,晚上又跟杨启舆、陈德宏老师学山水花鸟画。当时生活条件很差,他又没有户口,也就没有粮油,他在学校机关食堂买菜票和油票还是靠当时就读师大的长汀籍同学赞助。回家时,家人发现他脸色黑了,人瘦了,他自己说连肩膀都画肿了。蓝世明的这般勤奋刻苦终究为他的艺术创作打定了坚实的基础。
蓝先生的创作涉猎的门类极广,版画、素描、宣传画、年画、水彩粉画、水墨画、油画等都出现在他不同时期的探索中,而他的豪放与深沉兼具的性格亦为他的作品注入了激情与理想的因子。我们看到:《春风又绿汀江岸》(1972)、《古桅新杆》(1980)、《声声催我金山行》(1980)、《云骧阁》(1973)、《沸腾的早晨》(1978)、《辛亥革命复汀洲》(1986)、《稻海翻金浪》(1974)、《夏日》(1981)、《闽山春》(1981)等版画作品中,无不融入了作者在那个激情岁月里的情感及对理想主义美学原则的追崇。
他的素描写生笔意轻松,注重对人物神情的捕捉,尤以“卧案女孩”及“少女头像”二帧习得高一呼先生的笔法真传。油画作品《来舟站》(1974)、《汀洲古城》(1974)、《冬闲日》(1971)等,画家对转瞬即逝的氛境的表现,他善于处理画面的主次关系,如:机车弥漫着的烟雾,古城墙上被投射的阳光及田埂勾渠映衬下的村舍等,作者紧紧抓住烘衬主题的因素,通过黑与白、冷与暖、疏与密的对比来找寻画面的美感,由此而生发出具有浓郁乡野气息,又有对特定景致的记录的独特品质。
值得提到的是:蓝世明善于将宏大的、繁杂的全景式场面收入画中。他的一些水墨作品都是表现汀江两岸的各种情状,这样类似于应景式与命题式的创作其实是考量画家作为创作主体对客体把握的能力,即:如何对所面对的景致通过绘画手段襄括其中,同时又不失笔情墨韵,彰显作品意境与情感,世明先生总能通过苍翠的树木或建筑的搭配来营构画面,调动一切可资利用的手法来服务于画面,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叙事性和画面构成的秩序感,想来这种能力不是简单的拼揍和讨巧的伎俩可以达到的,是他长期实践摸索与砺炼出来的“本事”。
蓝世明先生从小生长在古老的汀州客属地区,浸染着浓郁的客家文化养成了客家人特有的豪迈与坚韧的性格,对艺术、对人生执着的追求使他永葆青春的活力。正是由于他的热情、爱客、谦逊让他在不同时期结识了许多名家和友人,广结善缘,获益良多的他必然地将这样的澎湃激情和审美追求投注在自己的画作中,由此,人们从中品味到的或许还有更多。
李豫闽 2010年元旦于意园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