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堡中

1965 生于黑龙江
1987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2工作室                        
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11 “十年911-马堡中作品展” (北京/威诺兹文化)
2010 “在路上—毛主席去安源的60次碰面” (上海∕易典艺术机构)
2010 “红旗—马堡中作品展”(上海800号美术馆)
2009 “开国大典—马堡中新历史绘画”,北京,圣之空间艺术中心
2008 “接触-马堡中新作展”,北京,新北京画廊
2008 “世界—马堡中作品展(1987-2008)”,哈尔滨,黑龙江省美术馆
1995 “马堡中油画作品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画廊

主要联展
2013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意大利威尼斯
2012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项目展第一回:去魅中国想象——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广州/广东美术馆)
2012 “视觉艺术 东西论剑”( 美国/黄石美术馆/南德克萨斯美术馆)
2011 “视觉艺术 东西论剑”( 美国/约旦施尼策尔美术馆)
2010  中国西部国际双年展”(银川∕银川美术馆)
2010 “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2010 “视觉艺术 东西论剑”(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拉斐特市Hilliard美术馆/佛罗里达州杰克逊唯尔当代艺术馆)
2009 “中国情境—重庆驿站”2009重庆国际艺术节,重庆,501当代美术馆
2008 “人物”,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
2007 “意外/失控”,北京,环铁艺术城,韩国“酷ku”艺术中心
2006 “首届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中华世纪坛美术馆
2005 “间性-当代艺术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3 “今日中国美术”,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2002 “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都依斯堡博物馆
2001 “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美术馆
1998 “代表人民-中国当代艺术展”,英国,曼彻斯特
1996 “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香港会展中心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马堡中:创造一个权力的视觉戏剧
· 错位的接触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马堡中:创造一个权力的视觉戏剧>>

 Curtis L. Carter

     马堡中(196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是一位在后社会主义环境下的北京工作的中国艺术家,他在中国享有声望的中央美术学院接受教育,在了解了从米开朗基罗到沃霍尔等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之后,他选择学习现实主义绘画。在他的绘画中,你可以看到德国艺术家丢勒(Albrecht Durer)、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奥托·狄克斯(Otto Dix)等人的风格,也可以看到奥地利艺术家艾贡·席勒(Egon Schiele)及英国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等人的影子。在吸收了这些养料以后,马堡中的绘画开始具有精美的形体、生动的表情、特殊的气氛,他获得了给他绘画中的人物和环境注入了生命力的能力。
 
   尽管马堡中坚守现实主义的传统,但他的现实主义不仅仅是对事物的外在描摹。即使在利用照片来创作中国官员的肖像主题作品中,马堡中也希望为对这些主题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观点。马堡中利用过去的艺术语言、利用来自于当前其他艺术家的影响以及来自于摄影的媒介,目的是为了创造自己的绘画语言,结果形成了一种赋予其主题以原创性的独特风格。
  
  马堡中决定用一种基于西方的风格作画,而不是遵循传统的中国画,这使得他和中国的一些艺术家朋友们大不一样,这些艺术家一开始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随后又尝试西方波普艺术或者抽象表现主义风格。在马堡中看来,艺术市场的全球化的影响在所难免,受到西方主导文化和艺术习惯的影响艺术因而容易获得人们的喜爱。马堡中的这个决定使他不像其他中国当代艺术家们那样,总是为这个问题所纠缠:如何将传统的中国艺术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当代艺术实践结合起来。
  
  作为一个21世纪的艺术家,尽管马堡中怀疑中国传统艺术对于他的作品究竟具有多大的价值,但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这一点从他的世界观和他对待今天人们面临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对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抱有一种自豪的认同感。这些特征显现在他的作品中,既包括中国军方人员和政治领导者,也包括平民百姓。同时,他的兴趣扩展到对全世界的政治地缘的关注。
  
  权力是这些作品中呈现出的主要叙述主题。这意味着什么呢?权力源于个体领导者的能力以及制度带给人们生活的规范作用,它指引着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路线。在马堡中的作品中,政治和军事权力是他追求的显而易见的目标。马堡中的绘画中描绘的,大多数是中国当代领导人和一些世界政坛上的人物肖像。如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前北京市市长彭真、贺龙将军以及其他著名领导人等,都出现在他近期的作品中,其中也有西方领导人如克林顿和小布什等。
  
  这些图象资料都来自历史性的文献,包括官方出版物以及报纸的重要剪辑。既然已经有图象来证明这些事件,那还有什么必要来改造这些图象呢?马堡中的回答是:他改造报纸和历史的图象文献并把它们应用在他的作品中,为的是表达他自己的一些想法。通过使用复杂的形式和色彩的构造(像中国民间画家那样),马堡中对这些人物和事件提供了一种新的看法。它们呈现的视觉叙述性既不是意识形态的,也不是愤世嫉俗的。这些国家的领导者们被含蓄地描绘成某种意义上的权力执行者的角色,马堡中没有直接去判断他们的成功或失败,而是在外观上展示一群在公众典礼中忠实地执行指派任务的人物形象,他们的决策确定了他们时代的历史进程。
  
  马堡中有许多颇受欢迎的名作就是用这种方式画成的,如作于1997年的《1984年,12月19日》。这幅作品描述了1984年12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西厅,大不列颠王国答应将香港归还给中国的情景。(这幅作品在香港苏富比,为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拍卖会上进行拍卖。)1
  
  尽管在现实世界中,政治人物的任务是对权力履行。但在马堡中的画中,这些力量强大的政治领导人,均拥有戏剧性的特征。这些作品把政治领导人虚构化了,以此来彰显他们的权力。因此,马堡中的作品可以说是虚构的戏剧叙事,就像批评家彭锋所指出的那样。作品的目的是以一种这样的形式来讲述中国领导人的故事:驯化那些野蛮行为,让它们具有人性。在马堡中看来,当权力的运行与人民的利益不相和谐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野蛮行为。
  
  我尤其感兴趣的是马堡中于2002年创造的四个大头像:毛泽东、林彪、本·拉登、切·格瓦拉。这些用油画颜料画在帆布上的肖像,将文化英雄展现为超级明星。受惠于沃霍尔的西方娱乐人物肖像,这批关于毛泽东和林彪的肖像画很像戏剧里的面具,不过,它们同时也能唤起人们关注这些人物的心理面貌。
  
  在马堡中的个人生活中,他尤其强烈地迷恋军事,迷恋战争中的武器和军用飞机,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大量军事力量的场景就并不令人奇怪了。马堡中的一些作品画的全是军人,如1991年完成的《志愿军总部》。在另一些作品中,非军事的场面也有军事的背景,如1995年的《一个事件》,背景描写的是武装的士兵和坦克。还有一些处理这种题材的方式,如2000年的“打击”系列,在男人和女人肖像上空是飞行的战斗机,1995年《戈拉日代》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形。
  
  在他描述军事题材的作品中,马堡中重新回顾了较早的西方艺术家对战争的反应。他的作品的主题让人回想起戈雅的《战争的灾难》、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及奥托·狄克斯(Otto Dix)作品中对欧洲社会战争气氛的场景描写。就像美国当代艺术家简·哈蒙德(Jane Hammond)的《落下》——这是一个纪念性的装置作品,由无数片树叶组成。这件作品从2004年开始展出,献给在伊拉克战争中献身的年轻士兵。马堡中的绘画作品展示了军事在当代社会所扮演的角色,提醒我们战争带来的动乱和人类社会中的暴行。
  
  武器在马堡中的绘画中扮演了重要的象征角色。在马堡中对权力和武器的表现之间,既有逻辑的关系,也有实际的关联。当画面上没有直接出现军人的时候,武器仍然可以起到象征权力的作用,武器是执行军事权力的手段之一。
  
  就个人层面上来说,马堡中对武器的物质特性着迷,它们的外观和形式是那样的优美。不过,马堡中更关注的是它们的社会用途。他对武器的关注,是为了揭示武器在社会关系中的意义和作用。“我对武器的兴趣来自我对人类本身的兴趣。我画中的武器……是用来服务于人类,并代表人类的。”2 在1998年的“AK47 系列”肖像中,马堡中通过伴随武器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呈现了武器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在这些作品中,武器成为了人物的一种身份。也许武器能够给身处这个无法控制的、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的人们带来某种程度上的安慰作用。无论如何,武器都是这个系列肖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艺术家所关心的是文明和人类状况的未来,马堡中也知道除了政治和军事力量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决定人类生活意义的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的画面中描绘的人们表现出紧张和不安的表情。他们并不幸福,即使他们拥有权力;艺术家本人也并不快乐。总之,在一个如此多的事情都在变化着的世界上,人们很难有一种安全感,他们的命运由别人掌控。
  
  文化是人类幸福和完善的重要成分,它包括人类创造力的体现,这种创造力常常体现在精英艺术和大众艺术之中,体现在千差万别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之中,甚至体现在两性生活之中。尽管在这些作品中,占统治地位的主题是受到胁迫的人,但是在有些时候仍然有一些其他的文化因素显露出来。如果从最基本的人性层面上来看,在马堡中的绘画对男女人体的描绘中或明或暗地表现了性这个主题,如1999年的作品《目标锁定夏威夷》、2006年的作品《内幕》、以及被说成《狂放》的草图。3男女之间的眉目传情或男人和男人之间的深情凝视、裸露胸部和穿着很少的女性形象等等,都暗示着那些人类最基本的兴趣。
  
  马堡中最终决定成为艺术家而不是军人,因为他确信艺术本身也是某种形式的文化力量。艺术的力量也许首先要服务于市场的经济利益,或者,更重要的是,艺术在其他方面可以起到有益于人类精神的作用。艺术家的力量也许可以用来肯定或质疑其他形式的力量的走向。
  当艺术家将自己的目标确定为追求有益于人类美好生活的知识和理解的时候,他发出的声音就是一个具有良好组织的社会的本质部分。有时候马堡中也怀疑自己选择做艺术家的决定,他曾经说过,“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可能会选择作为一个军人。”4但这并不是真的。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