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是在那种
就是无名和星星那样的那种影响下
看到了那种好的艺术
和好的那种状态
他们那些人给我影响就是
他们很注意颜色的那种直觉感
我的那个改变并不是因为
从美院毕业了
是因为自己成长到一个时间段的时候
你会想那些东西
第一张跟我爹出去
但是那个时候
就是还不知道什么美院呀附中呀
那时候还没有上学
后来就开始上学
在那个美院附中呀美院呀
是儿子生父亲
我现在觉得那个评判挺好
就是你会因为你的这个作品
别人也会因为你的作品而想起你的父亲
因为你的存在大家想起了你的传承
受不受他的影响
或者受不受美院的影响不重要了
然后你就往前走就成了
谁再看你的东西
啊可能有点美院的吧
可能有点无名画会的吧
就这样了
就无所谓了
我从三岁去过
在西安读过书
六岁回来上学
就一直没离开过那个东城
我在小时候就是有这种感觉
在路灯底下走路
觉得那人灯都挺透明的
我怀念的是一种
就是光亮的相处
人和人之间
人和作品之间
作品和作品之间
他都是一种光亮的相处
光是从那个画的背面出来的
这样碰撞的时候
你会觉得这些光之间
和它那个光它有一个角逐
那个光线在不明亮的时候
人的心里是光亮的
现在的这个街道是光亮的
但是人很灰暗
这心里很不光亮
这个毕业创作的时候
就画一组老北京的墙
它那个墙和皮斑斑驳驳的
皮掉了再抹一层
皮掉了再抹一层
每次抹的比例都不一样
都形成了那个都像那个补丁似的
哎呀这一个城市
一个城市里的人啊
就这样的
就这么时光穿梭的就成今天这样子了
很迷惘
后来就去印度了
印度跟我们很像
但是你走在他乡村的时候
他还保留了很多那种传统的那种东西
他的那种慢
和他的那种颜色
表里上的这种舒缓
还有他的这种
带着点这种象征性的这种色彩
让我觉得
就跟这个《夜景》有点对话的感觉
就是这些照片
都是在这个拍的这个街景
一个是这个城市的这种迷惘是吧
一个是人对这种精神的诉求
就是感觉这两个东西搁在一起特矛盾
然后再加上这个美国的66号公路
就是搅在一起
灰冷的高速公路
和浓郁的一个亮黄的一个基调对我的那种影响
基本上还是从那个画面上的那个感觉上
去入手
然后从这个画面里头抽取一些自己认为特别
就是我个人认为非常对我有
有感触最深的那些抽象的一些因素
你看它好像是不一样
题裁不一样
其实我是想让它在手法上
能把我对这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感受
浓化成自己
你选择出走
其实并不是说
你去找一个什么
你去猎奇去
实际上是在找一个
精神和灵魂上的一些
那种不同
你是在找一种
找一个自己的语境
而如果你的那个心
是那样的一个状态的话
我就能打开
导演 陈家坪
剪辑 沥青
工作成员
萧歌
许博
李浩
李泽慧
团队支持
王东东
张光昕
张杭
江汀
昆鸟
苏琦
戴潍娜
桥与门艺术映画
2015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