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家该做什么?怎么做?我想通过我熟识的一位著名旅日画家沈和年先生和他的作品来讲一讲我的理解,在到过东京两次之后我有一种很深的感慨,我曾想过:宁愿在一个高度成熟和文明的环境里做一介平民,也不愿意在一个机遇与危险并存,可以无限风光又可能无限悲惨的社会里做一个名人,正如有一个朋友写的诗里:"我愿在大理的阳光下做一只狗……"也是一样的道理,作为一个艺术家也好,一个普普通通的个人也罢,真正的终极价值就是灵魂的饱满与自由,可以享受点滴岁月带给的美好,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怀与热爱,可以平静祥和的创作和生活,不是为了什么理论或者流派,而是仅仅为了一种美好的愿望。沈和年先生正是这样的一个画家,如我的题目中所谈到的"和光同尘"一词,在我看来这个词是对他最贴切的形容,和光同尘不是妥协也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任他风起云涌,我自泰然处之的淡泊与平和,巧的是,他的名字里就有一个和字。我相信每个人的名字里是有一种暗示的你所相信和选择的东西,或多或少都和名字有一定的关系,你很难想象一个叫张二狗的是一个省委书记,正如你难以想象朱自清会是一个屠户的名字。沈先生本人,谦谦有礼,一看就是典型的江南文人,平静自在,从不张扬,但是气质神色却又让人感觉亲切、舒服。一如他的画,单纯宁静,虽是笔墨,却清澈的如同山间的溪流,置身画前,你甚至可以感觉到清风拂面,这不是恭维,因为作品是骗不了人的。那些造作的作品,任凭你怎么去解释或者强加给观众一种感受,它也不可能让人感受到美好。精神分析学里有个词叫"移情",好的文学和艺术也一样的具有移情的作用,它让你产生联想,带你去到创作者的精神世界之中,你的情感便和作者所表达的东西交织在了一起,这便是文学和艺术的魅力。
中国明末清初的画家朱耷,简单的几根线条便勾勒出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幽深空间,后来的潘天寿也是其中的高手,虽然境界上逊色于朱耷,但是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西方有所谓的极简主义,也是用简化的、有限的语言去表达意犹未尽的美,虽然东西方这些思想的初衷和所表达的形态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在力图表达一种单纯美学,尤其是在当下的时代里,一切都纷繁复杂,信息的拥堵、视觉和听觉上都处在极度的躁动的阶段。西方有个心理学家叫霍妮,提出了一个"基本焦虑"的学说,大致是认为社会变动越频繁、信息越繁杂,人的焦虑就会越严重,这也就是为何当下的世界,极简会一直成为人们的追求的重要原因,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建筑、装饰、服装、包装等领域,极简的设计都是主流,这应该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社会心理补偿。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老子》里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让人耳聋",这里面所谈到的内容,已经在当下的时代里验证了。
我不清楚沈和年先生是否对当下的城市纷繁复杂的世界有什么样的感受,只能从他的作品里去解读,近几百年的中国画家都热衷于强调师承,强调笔墨的合法性,于是诞生了众多的流派,形成了排他的笔墨系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却忽略了自我的表达,直到朱耷和石涛的出现,将绘画从文人的笔墨游戏和派别权力中解放出来,进入了文人的自我精神表达阶段(在宋元以前,画家也是这么做的,但是那时笔墨游戏的成分更多一些),沈先生的作品里,迎面而来的不是他技法的功力或者笔墨的纯熟,恰恰就是一种独到的精神气质,我相信,优秀的作品是会将技术隐藏的,如果说一个画家技术好,你绝对不是在夸奖他,而是在鄙夷他,技术问题都还没解决,做什么画家呢?沈和年先生就是一个让你忘掉他笔墨技巧的艺术家,通过画面,进入的是他祥和静谧的精神世界,他作品里总是会出现一些异乎寻常的光影感,而且虽是水墨,却干净的要命,我想,这些东西永远不是技巧的问题,而是画家心灵的问题,艺术家永远不可能脱离自身而去表达,正如前面所说,作品是不会撒谎的,你是什么人,就会去画什么画,你有什么样的心境,作品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意境。
他的画是唯美的,甚至可以说是一尘不染的,中国有种传统的哲学观,叫"计白当黑",很多书法家和水墨画家把它理解为留白的问题,实际上远没有这么简单,它绝非一个技术指标,而是一种将语言尽量简化,又最大可能的传递更多的信息,说起来是简单的,但是一个画家要是做到,还是需要几十年的沉淀,更难得是可以让观众接受到这个信息,这只能根植于艺术家单纯的心灵。
王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