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如何衡量一部动画、漫画作品的优劣?
孙立军:
今年的儿童节连着端午节,造就了国产动画电影新的放映纪录——七部动画电影扎堆“六一档”;而近年来,随着“喜羊羊”、“熊出没”等国产动画片的火爆,国产动漫在院线、尤其是节假日档期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如何衡量一部动漫作品的优劣,孙立军表示,主要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衡量。
一是要赏心悦目,凡是赏心悦目的就是好的。具体来说,学龄前儿童喜欢直观的、悦目的动画,一个夸张的影像、热闹的场景都足以吸引他们;适合于8——12岁孩子的动画片,除了基本的娱乐功能外,还要注重知识性,做到寓教于乐;对于12——18岁青少年,动画片开始注重类型。不同性格的孩子欣赏习惯发生了差异,通俗来说,如果男孩子喜欢酷、喜欢冒险类、科幻类的,女孩更喜欢雅一点的;对于成年人而言,孙立军认为有很多人将动漫作为其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动漫作品的优劣则可与其他电影、电视作品做横向比较。
二是要考量作品的文化性、艺术性、审美性。孙立军表示,动画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要考虑它的艺术价值,动画并非对真实人事物的还原,而是符合美学的、虚拟的艺术表现;除了视觉体验,动画,还强调听觉,比如音乐、歌手、对白等,也是优秀动画、漫画作品要注重的方面。
三是传播力度,他指出,动画、漫画作品除了内容、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传播力度的差异也是区分动漫作品的因素之一。谈到传播力度,孙立军表示,“一部再有创意的作品,如果只有一分钟,那么能产生的传播效果也是有限的。现在的动漫、影视作品都流行拍成系列片,一部动漫作品如果能结合前两个因素,再做成几百集甚至更大规模,这就成为精品了。”
Q2:国内动漫产业与国外较为成熟的动漫产业相比有哪些差距?面对差距,中国电影该从哪些方面突破?
孙立军:
中国动漫从产业上来讲只有近十年的历程,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从模仿开始的,原创能力差是国产动画的一个瓶颈。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才刚刚开始建立动漫产业的商业体系,对于70后、60后甚至年龄更大的一代人而言,动画片是一种免费行为,中国动漫需要时间去追赶欧美日韩的成熟商业体系,这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他还认为版权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美国有三分之一来源于DVD版的销售的,我们是一分钱拿不到的,没有人买。我们现在在书店看到的那些DVD有可能都是一些经典的纪录片或者学英语全是这一类的。”
此外,中国电影需要在创作方法和放映方式上予以创新,“比如制作第三代电影,即数字互动电影,它能实现电影游戏化、游戏电影化”。他说黑白片叫做第一代,第二代就是有声彩色,未来的第三代要让观众能够操纵机器。孙立军坦言,提出第三代电影的创作观念,就是希望以此改变中国电影单一的格局,“互动电影故事的走向完全取决于现场观众手中的手柄和鼠标来选择,这样就能给动画创作者带来更多的创作空间”。
Q3:经典影片重拍3D版,意欲圈钱?
近年来大量经典影片重拍、甚至在原有电影基础上制作3D版本,《泰坦尼克号》、《哥斯拉》都是在原电影的基础上制作3D特效,《玩具总动员》、《狮子王》等经典电影都于近年重拍;华语电影这些年重拍的也不少,从叶伟信的《倩女幽魂》、陈木胜的《新少林寺》开始,重拍经典项目开始变多。据了解,接下来将有更多的重拍影片出现:《智取威虎山》、《白发魔女传》、《英雄本色》等,这些项目有些是初次重拍,有些甚至是第六次重拍。针对这种现象,孙立军表示,从技术方面讲,新技术给经典电影带来了再一次释放其余威的需求。从市场的角度来讲,有一批偏好怀旧的观众。孙立军举例表示,很多经典影片经由电视媒介播出,往往引起收视狂潮,这也令敏锐的电影人采取经典影片重拍3D版的方式吸引观众。
当中国经济网记者质疑这种行为提出是否有“圈钱”嫌疑时,孙立军表示,不排除一部分人有这种动机,但拍摄一部精良的3D电影费用并不低,因事而异。
对于近两年来国内影视行业大热的并购现象,孙立军表示,这是一种市场行为,也是一种大趋势。就动漫领域而言,上万家的动漫公司都是内容制作公司,而内容制作属于中间制作环节,缺少前期的创意策划公司以及后期的营销公司,市场并购有助于改变动漫行业的这种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