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十年前的艺术现实之于今天的我们已经模糊得甚至不再像个现实,但却还是在隐隐约约地影响着我们其中一部分人的思考及工作方式,乃至精神与生存状态。我们——这里基本指的是所谓80、85后及就要走出校门的90后一代——真的有所谓自己的思维方式么?就像媒体中常常刻意所做的大肆宣传那样?对此所表示出的种种质疑,是应该虚心听取并加以反思继而追问,像青年毛泽东曾经摆出的姿态那样?还是要用某种近乎顽固的行动去回击这种霸道的判断,像晚年毛泽东煽动的学生那样向知识前辈们进行无知者无畏般的挑战?但父辈们终究是被下放到了乡村去接受另一群无知者——贫农们——的阶级改造,在他们最最花样的年华里。不知今天的年轻人是否愿意承受由此带来的一切恶果,当然,人们总是会对艺术家宽容些。
我用平庸的残酷来形容今天的艺术现状不知是否充分恰当,但如果可以得到应允的话,这是否也能套用在今天的整个社会状况之中就不得而知了。我们所面临的前方并没有什么花团锦簇。你也许可以说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是看不到清晰未来的,都是在颓废的绝望中不断加以摸索的,像面如焦炭、头置明灯的煤矿工人那样。对!也许本就是该如此。可这仍然不能用来干预并抵消今天的种种问题,种种难以言表的困境,甚至是愤怒。波德莱尔式的暴怒,不是每一位艺术家的天分,但敏锐地使自己的心灵处置于时代所带来的诸多麻烦中确实算是一种特长,也许,除此之外也就再无别的任何可以用来与常人相抗衡的武器了。
来看看我们今天的艺术及其爪牙们都怎样了。
尤仑斯的撤退带来了一种讯息,即我们通常统称为老外的那样一些有钱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正在感受到经济危机或是文化无聊,他们不想玩了,像八国联军揽夺紫禁城珍宝那样将我们的当代艺术作品大量购买后又抛售一空。当然,这种比喻也许是不恰当的,毕竟没有那一段被殖民的历史我们如何得到进步还是一个问题,这尤其会表现在文化上面。外国人及他们种种活泼的文化态度的确给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带来一种希望,似乎近代史中我们国家的希望没有一件不是与老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洋人用军事、经济直至文化在撬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他们试图——或者应该说他们“被试图”更为恰当——教会我们怎样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新生活,还有哪些对待的方式。中国人从来不缺少应急式的聪明,于是学会并很快使其具有了某种层面上的中国属性,这在一些艺术家身上表现得充分有力,而在另一些艺术家身上则笨重不堪。但这根本就无所谓,我们学会了,至少大部分聪明但缺少天分的艺术从业者学会了他的“样子”,并获得了世界,实际上就是西方价值观的一致认同。
今天的年轻艺术家可以充分证明尤仑斯夫妇及其创建的798中最早最大的当代艺术中心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其离开真的没有影响到我,哪怕是一点点。年轻人总是会用一些很拽的姿态去证明他们对固有权力的不屑,这或许也是创作的一部分。但是不可否认,你被开发出的种种懵懂意识,现代的生活模式,甚至细微到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都与西方有意无意的教育脱不开干系。这一点在美院一些院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不但接受了他们形式主义的教育,而且在暗藏着的心安理得的“创作——销售”的利益链中也表现得十分坦然。总有人会买单的,至少还有外国人。对,就是这个样子。
再来看看我们的院长大人说了些什么。在画传统的陈丹青早先试图挑起与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的争论的时候,同是身处美国的丹青不会想到此次论战的双方不久之后都会相继回国高就——但结局似乎就大相迳庭了——也正是由于二人的特殊身份导致了那场关于“西方当代艺术系统病入膏肓”的争论显得更加别致、有趣。徐冰“非院长”身处美国用《新英文书法》《烟草计划》反对中国官僚艺术的同时,用话语攻击西方的整个“不知所云、又什么也说不清”的当代艺术系统,而丹青则猜测他是在说给遥远的中国同行听。这样的论战的确暴露了丹青一贯狡黠、猜度的复杂心理,但也在另一方面烘托出了徐冰的单纯可爱。而更为可爱的是若干年之后的今天,徐冰“院长”用一首“凤凰传奇”唱给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祖国听,唱给朴素的人民听,唱给赐予其乌纱的领导们听。看,那是大凤凰!人人都能看得懂,人人都能听得到。伴随着徐院长歌声的还有他的一系列媒体访谈,里面继续大肆宣扬着对使其发家致富并青史留名的当代艺术法则的种种不屑,只是这一次却远没有以往那样显得笨拙可爱。如果说美国时期的不满包含着某种批判与自我批判之对抗的话,这次的不满则更缺少对艺术的关怀及其建设性。徐认为,如果从社会创造力的角度出发,艺术家则不如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进行直接贡献的企业家,不如擅于研究发明推动文明进步的科学家。照此推论,那是不是也不如搬弄权术方法论的政治家一般好用了呢?这一次的徐冰,在学院讲演中鼓吹传统素描课是充分必要的,“他可以把你从一个粗糙的人,变成一个精致的人。”而在时尚派对中其又宣扬艺术与时尚的结合是时代的好趋势,鬼也知道安迪·沃霍尔的问题还是不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在当下的问题,天晓得徐院长下一次又要说什么话,用以给什么人来听、来受用。
不知道艾未未会怎么看他的老朋友们,只是这次真的顾不上艺术了,据说他还在监狱里。民主运动就是他的艺术,在自我的系统里这可以是充分合理的。不用艺术语言的刻意钻营,有些人哪怕轻轻松松地翻一下眼皮,给不同的人理理头发,集体打包出国旅游,或是嗑一嗑永远也煮不熟的瓷瓜子就能很像那么回事。也许天分,也许玩时间长了自然染上了现代、后现代主义的习气。民主运动原来也可以如此地玩下去,不知是否具备徐院长说的“创造力”(据说杜尚从来就不喜欢这个蒙人的词)。可进去的终究走了进去,据说还给自己提前买了一座墓地,真可谓壮烈万分,竟使人想起共产主义先驱。于是,文艺败类黄河清出来为文化正义叫嚷,再次宣扬他的“艺术阴谋论”,为那本书寻找新卖点,试图梅开二度。也许是因为真的太热爱我们的党组织,也许是《艺术的阴谋》还有太多堆在仓库里。
单方面陷入政治的妄想是极其可怕且拙劣的,我当然没在说老艾,他正在为此付出代价且有着强烈的真实情绪。于是,一大帮苍蝇蚊子跟着叫喊,跟着一起脱裤子、骂娘。表演么,当然是人越多越好;对抗么,当然是显得越悲壮越好。只是据说,潮白河被抓住的七流艺术家们,当即便求了饶,表明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本来就是哗众取宠,用艺术的正义姿态对抗政治的邪恶以便换取一些知名度从而好在宋庄卖卖画,大家何必如此较真,又何必真刀真枪。只是这样是否真的对得起为之付出过的老艾,是否真的对得起本就被世人误解这下又被你们弄脏的行为艺术。说到民主艺术顺便再提一句,在倒艾的访谈里,小丑司马君与三滥王文君抓住“脱衣服就是艺术”这几个字不放,却只字没有提及老艾极其精致的关于明清家具的解构装置,更不敢提及老艾做过的手法独特、制作精良且论据充分的社会调查影像,就一味自言自语的在“光屁股就是行为艺术”的简单逻辑中放任着无知与虚伪。打假英雄终于再一次在一个人的空气言说中获取了神圣的正义!
在中国,只有成功人士是安全的。这并不是一句极端的情绪性话语。社会中,这种安全包含着身份的充分获得尊重,物质生活的充分得以保障,最终上升到精神世界的充分不受干扰与自给自足。而在文化艺术界,似乎还要再加上一项:进入历史。如果大人物的最终归宿是被写入史书,那么好吧,我就早早地把自己给弄进去。通过金钱,通过名气,通过数十年不见长进的颜色、笔迹与符号。自己书写自己的历史,自己回顾自己的历史,院长说的创造性在这里真不是个问题。问题只是你有没有在很年轻的时候,或者至少还没有变老的时候抓住一个给力的图像符号,然后不断重演它,等到你还没有真正老去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历史书写了。一切听起来仿佛很简单,当然,也不那么简单。方力钧、张晓刚们会反过来对着电视编导卖弄他们艰苦的发家史,他们是真的奋斗了好多年,而且现在依旧很年轻。
在所谓的理想主义泛滥的八五时期,栗宪庭发出感叹随之得出结论:重要的不是艺术!大意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独立完整的现代性启蒙,又没有经历自身现代主义正常流派更迭的国度里,真正的现代艺术很难得到文化确认。与此之后,紧接着的是艺术明星被逐个打造了出来,他们基本上具备了这样一种普遍的形态特征:图像意义大于形式语言,每人占有一个符号或材料地盘,格局稍大些的会有自己的主义大旗迎风飘扬。一切都指向着一个目的:拥有高度的辨识度。于是,无论是对于市场的商业目的,还是对于整个思想启蒙组成部分的“美术”而言,都理所应当成为整个多元文化形态中的自足一元。
随后的年青一代受到影响,纷纷效仿的同时也被桎梏其中。短平快的操纵,爽利的制作,统一完备的商业化思维方式,加上一点撒娇式的语气渲染,在呼吁创造力哪去了的同时别无选择地认可了时代的宏大趋势。一些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某些很年轻就获得了确实成功的艺术家是多么的侥幸——美院绘画系毕业生大批量返回高考班进行传销式教学;给成功艺术家做助手复制千篇一律的图像符号,终于在长期统一的绘画动作后和陈逸飞们成为盟友;在独立人格下的长远艺术实践中半途夭折,迫于生计半途而废从而满腹牢骚自暴自弃,这一路的人往往在初期格外鹤立鸡群,因此在失败时更会于内心的极度脆弱中全面崩盘一蹶不振。相较这些现实境遇中的种种遭遇,早早成功并进入市场的缺乏深度创造力的年轻艺术家怎能不为自己在如此一个瞬息万变的经济洪流中智慧地选择了一条活下来的捷径而感到暗自窃喜、骄傲乃至无限荣光呢?
2.
如果正如罗素所认为的,人类发展中所产生的一切思想都是社会影响下的产物,而非能够超越时代的绝对真理。那么,身处每个具体时代的不同艺术家就真的不会如他自己想象的那般独立与神圣了。有谁能够挣脱社会之束缚?时代之力量?命运之安排?
父辈们曾被告知你们是多么幸福的一代人,生在一个无比美妙的国度。奔向未来的日子是美好的,但这种美好又不可以用来独自享受,因为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等着你们去解救。于是,他们就被集体打包发配到了乡村。紧接着的改革开放又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崭新时期,大家默默地接受了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理论,在还没有反应过来并搞清楚眼前发生的一切究竟是否属实的时候,又集体下了岗。毫无疑问,当下的社会结构就是被这一代人的左拼右凑建构起来的,好似一个大大的实验艺术联盟,盟主及其成员都是清一色的试验半成品。短平快的价值取向被迅速传播,经济泡沫漫天飞舞,似乎伸手就可触破。与楼市、股市的经济泡泡相比,文化的泡泡实在不值一提,甚至有没有文化都已经很值得怀疑。佛教、基督教在社会生活中大面积死灰复燃足以看出人们当下的精神焦虑。媒体对社会问题一针见血地捕捉的同时,操纵着人们如薄纸的轻易浮动的内心。于是“拜金女”“我爸是李刚”“强拆自焚”“蜗居”“天上人间”及“凤姐”等点子工程才会被聪明的媒体人信手拈来,应运自如,相继在人民大众阵营中掀起层层波浪。于是“李雷与韩梅梅”“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等怀旧式瞎浪漫才会被漂流在外的80后打工一代狠命点击。再于是,普通公民韩寒被当做异见分子频频被媒体推向风口浪尖,而他的安全不单是逐渐被50后名人大伯们直至普通老百姓认可的现实,更是作为一个潜在的新兴正确立场被广大年轻人普遍吸纳。奇怪的是,在前几年韩寒还是被上到专家学者下到媒体百姓打击的众矢之的,如今竟成了具备鲜明公共知识分子气质的道德卫士。与此相反的余秋雨们则在反复自夸与道德牌坊的双刃剑下败给了媒体加“王朔”“陈丹青”“韩寒”建构起来的“流氓”文化表征,成为一个不合时宜的价值观牺牲品,从而失掉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理认同。
在一个具有如此之颠三倒四的社会价值观生成器的国度里,人们一窝蜂地将各种愤怒压缩打包后集体投向了“官富二代”。在媒体的暗箱操纵下,老百姓将改革开放后压抑多年似乎随时可被任何一丝火光引爆的怨恨,一并向这些二十多岁的轻浮嘴脸发射过去。浮躁的富裕背后排满了更多浮躁的贫困,浮躁的糜烂下面存储了更多浮躁的仇恨,只需要媒体智慧的手指轻轻拨弄,就能在网络的现实中翻江倒海、倾盆而出。从“杭州张礼礤”到“我爸是李刚”,从“药家鑫”到“五道杠”,人们从不惜舍自己的讽刺才能与攻击策略,多角度全方位地排泄着激进猛烈的道德观念。如果说炫富与媚俗,不负责任与生活糜烂是一种浮躁的无知,那么,正义与道德是否也会成为另一种人身攻击与摧残理性的隐性借口?在“范跑跑”事件中,“郭跳跳”们表现出来的正义感不就是文革思维与理性蒙蔽的最好证词么?与其说“范跑跑事件”让这个道德败坏、人心不古的社会利益价值观充分放大,不如说是“郭跳跳”们在正义光环下的一次杀人灭口,即让已经部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传道、授业、解惑还是一份买卖知识的工作之两种教师职责观,甚至传统儒家还是资本商业之矛盾的价值观被扼杀在了理性反思的摇篮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红小兵思想再一次战胜了知识分子意识。再论及所谓正义,李银河教授的性解放思潮紧跟着的是官方大肆的扫黄打非活动,配合着网络上疯传的城管殴打民众商贩的想象,这年头,似乎只有洗浴中心小姐才能在执法人员的面孔中偶尔看到难得的正义。乱糟糟的舆论与现实远比实验艺术给力得多,“芙蓉”还是“凤姐”如果已经是一个不再能引起人们太多关注的娱乐话题,“苏紫紫”的身体秀或许还能片刻满足大家偷窥心理与投放愤怒的双重效用。无论如何,足以使“熊猫人赵半狄”等当代艺术家暗自羞愧的是,他们的知名度还不如一个在学校读书的小女孩。而生活的另一面,突飞猛进的房价就像人们的欲望一样,在虚弱中不断膨胀着,官商结合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贫富差距的神话在网络中不断被裸露出来,很难猜测这些作者在制作出催人泪下的视频时报以何等复杂的心态。我们的社会存在着无限的可能,人们的内心如事后的陈冠希一样缺少安全感。威廉王子的婚礼让这个工农联合自下而上创立政权的国度一起遥望起贵族生活,他们高贵的德行,绅士的风度,充满责任的担当,确实比中国那些住在“皇家体验,罗马公寓”里的暴发户们优良太多。
一代人就这样在急促、混乱的社会结构下粉墨登场,被各种资讯撩拨得坐立不安,对与错都不再是个问题,问题只有你是否能在这样短平快的功利社会系统中迅速上位,获得暂时的安全感。从工作快餐到文化快餐,人们在谈论着2012的同时,幻想着自己的美好未来。为什么而生活,为什么而工作成为极端奢侈的精神命题,与其去思考让自己的精神安身立命的伟大命题,不如早早与富二代、官二代签订一张永久联盟的安全契约。从人心的不安分到地球表面的不安稳,停不下来又越开越快的火车似乎在驶向一个人所共知的结局。人心就像反复倒手、持续高价成交的艺术品交易那样,最后一个终结的持有者只要不是自己就好。人心惶惶下何以为文化?传统的再唱腐朽高调,主流的一贯浮躁浅薄,先锋而今默不作声,主旋律依旧官腔十足。
文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真不是个问题,问题是人要怎样活着,用什么样的方式度过一生。艺术在这样的光景下更不是个问题——就连范曾那样一贯标榜大气、境界,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人物也在成批复印着自己的图画,一个小毛孩坐在一头牛上还是牵着它竟然能被同时衍生出一摸一样的几十张,用钢笔字一般的流畅笔墨,竟使人开始崇敬起美术高考班里的本分讲师——问题是如何用艺术完成我们的生命,如果这在当下社会中还算是一种可行性方案的话。
3.
当代艺术,这个不伦不类的名词是近些年来被运用得最多,也被一些人运用得最自如的新兴词汇。而在此之外,还有一些笔者更愿意使用且经常交替出现的概念称谓,如获得正义感最多的“前卫艺术”,已经渐渐淡出人们字眼的“先锋艺术”,还有似乎有成泛滥之势、日益主流化了的“实验艺术”,以及一些相对含糊的“新艺术”“反艺术”等等。这些语汇都比当代艺术高调,也正因为这种高调,才显得比当代艺术这个大众不大众,精英不精英的混乱称谓更具鲜明的立场。然而,纯粹的理论学者定会对以上诸多词源的来龙去脉、历史痕迹及其使用法则做详细的学理分析,我似乎就已经听到耳畔响起了“决不能等同”的反对声音。但这并无所谓,笔者不是专业的理论家(只是需要时会自然产生理论情节而已),因此用不着墨守如此成规。只是,如此这般要去做当代艺术的价值判断,给它套上一个什么使命云云,似乎就陷入了不得不被反击的本质主义陷阱,有试图政治化的嫌疑。可我终究愿意去相信,即使是在多元主义说法无敌于天下的今天,每个自足的个人或臭味相投的群体也总会不断产生自我一元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种片面的人文生态,为实现整体多元提供一份价值。这种价值观往往不能一下子被充分确实的体现在文字语词的堆砌上,或许真正的本质也是决不能被确实在一些语词概念上的,可这并不能成为反对个体对它不断追求的理由。
虽然艺术界、建筑界以及整个文化圈早已对“后现代”一词的语用了如指掌,但除了媒体偶尔会一厢情愿地借助“后现代”这一说法炫耀时尚外,中国的老百姓基本上还停留在对现代主义是个什么玩意全无认识的程度。我们凭什么要去了解它?这真的只是些舶来之物。即使艺术学校毕业或文化公司内部的同仁也往往还会对一幅画作的抽象性显得少见多怪,虽然在艺术圈中连抽象水墨也早就是几十年前的旧闻了。但人们却常常不吝啬地使用“创新”一词,无论政府工程、唯利商贩、美协画家还是一些当代艺术家,大家不约而同地使用着这个语汇。如果你是一个听得懂人话的外星人,你一定会被地球人的这种不分阶级、不分属性的异口同声所迷惑,以为各个阵营的人早已达成一致,决定大搞一番“创新工程”,一并奔赴人类的美好未来。因为西方的现代性文明是创新而得的产物,众所周知的反现代性旗号下的西方现代主义运动又是以形式创新作为基本活动主张的。而中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前进步伐也是在不断向西方索取甚至套用先进思想中完成的,“维新变法”“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就是其中最好的标榜创新的名词典范。于是,当全球主义的旋风早已刮满世界,创新更是在今天成了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一致口径,不约而同地达成了某种政治上正确的心理要素,虽然彼此的主子也许会大有不同。一时间,创新成为一路绿灯的“标签”满天飞,从世俗广告到领导发言,甚至大批美协、画院的腐朽画家也会在自费出版的画册宣传软文上加入“在追求传统中不断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云云。这看上去真像是一个政治上正确的创新工程,至于这工程是不是豆腐渣,存不存在潜规则,有没有真实之创造则似乎并不重要。社会这个庞大的母体本就是滞后的,“反思”可不是其首要任务,“前卫”则更不是个皆大欢喜的名字。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已经容纳了创新作为面子的工程,而这种工程在艺术界则已经充分地表现为被西方买单的夸张的图像符号,恶搞经典且被图像化的周星驰套路,以及陈曼们杂志上的时尚造型配以安迪·沃霍尔早已老旧的学说依托,最后则是矫揉造作并反复挂在嘴边用以提示他人的诸如“活力”“年轻”等脸谱化的概念口舌。
创新,这个曾经鲜活无比的概念语词,这个曾经点燃过多少思想志士之精神的称谓,如今已然坐进了太师椅,表现出一种表面无限阳光,内心却老态龙钟的分裂性格,并且正在作为一种新的“时代教条”隐晦地扼杀着人们纯粹的创造力。更加可怕的是,在这种简单正义的掩盖下,身处其中的艺术家们正趋于思想上的相似,乃至气质上的一致,仿佛是在同一个安全的教室里用同一种调门谈论着世界的丰富多彩,朗诵着不同哲学家的至理名言。
在艺术界,展览是获取成功的手段,而展览中自然是不能没有作品的。因此,作品的好坏往往直接关系到展览的优劣,学术性的高低及成功学上的一些东西。于是,大量为了作品而作品的商品被衍生着,并最终共同构建了现而今798的繁荣局面。人们谈论着他们,并开始贴上种种“标签”。在这些作品的标签中,高级点的有:创造性、独立性、批判性、学术性、直觉性、表现力等等,低级点的也会挂上诸如创意、个性、好玩,不一而同。总之,相对于人而言,被标物是重要的;而相对于物,则标签是重要的。至于真正的独立性、差异性、创造性及其背后的思想与精神法则,就根本不那么重要。这在近期的学院实验者身上有着集中的明确体现:每件作品都有一个小创意,样式上被打磨成光滑完整足以充分满足大众喜闻乐见的好看,背后一定会有一个基础作为理论支撑,而这个基础往往就是从教授那里批发来的某种学说,最后在一个开场明亮的展厅内将其全部呈现!这就像一幅生动、逼真的全因素素描,大家惊叹于他技法的流畅与形象的肖似。而在这里还多了作为创新的所谓想法,与创新成品的样式有关,但与人无关。
为作品而作品的创作之路对个人之为艺术是充分安全的,但对艺术之为人则是十分危险的。磨练出来的聪明主义很可能使人们忘了来时的路,又会在美丽舒坦且自以为探索的迷途上一并将未来遗忘在了过去。从形式末端入手的当代艺术必然导向肤浅的样式主义。当我们把手上的这件好东西拿与人看,拿与所谓当代艺术的圈外人看,他是否还会起到别致的作用?还是会淹没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如果再加上资本与人力的优势,这些漂亮的作品能否还会实现自身的价值?一部正义十足、光彩耀人的《阿凡达》,PK掉了所有十足漂亮的艺术工艺品,满足了人们的视觉口水。然而它却终究战胜不了《悲情城市》中的地域情结,战胜不了《小山回家》里的独特视角。
当代艺术是不是在试图展现一种美丽而聪明的技术?
请注意,笔者这里所言的技术是包含脑力劳动的。就是说杨飞云、范曾们的笔触如果可以是一种被广泛加以认同的技术,那么小徐震们的聪明乖觉亦可算作是一种脑力的技术。因为,技术不一定就是要用手来完成的,手的劳动可以创造出董其昌、徐渭、齐白石那样伟大的艺术家,也就必然可以磨练成一个木匠或者大芬村里的画匠。同理,用脑子工作的艺术家之处境也同样会是十分危险的,脑子聪明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多么值得赞颂的词汇,至少在艺术上不全是这样。头脑制造的点子技术往往是在借着“想法”相对于“手艺”的时代进步性之肤浅认同上获得了某种高级感,而“想法”则是借着“思想”一词显得高级的。如果反向细细地追究下去,大部分的所谓思想都是缺乏时代创造性的,大部分的想法也不是具有原创性的,而大部分的点子也都是固定套路加漂亮外皮的技术活儿而已。大脑作为一种像手艺一样的工作载体,它也将同时具有技术与思想的双重可能性,同样可以幻化成为点子技术行活儿与思想型观念艺术。而作为上文所说的那种创新工程旗号下的诸多点子式样,究其本质,与手艺工匠们的活计别无二致,反而还失掉了与作品之间亲密接触的谦卑感。这就像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却认为赳赳武夫的舞刀弄枪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一味躲在小聪明的背后享用着思想大师们打下的江山成果的人一样。如果一种思考,不能以人之精神生存状态为其核心基础,那这种看似丰富多彩的思想样式就仍将是一种低级的技术,与世俗行画家如出一辙,枉自背负了想法之空名!
真正属于非技术性(机械式手艺、点子式脑艺)之外的时代创造性思想是充分存在的,这并不是简单的小聪明可以一下子解决的问题。依赖式地运用这个还是模仿般地使用那个,换言之,是以全国美协的教义为口号还是在诸如波普的流行样式、西方已近百年而中国也已臭满大街的周星星恶搞为教旨,在本质上别无二致,都是在各自鹦鹉学舌的满足感中聊以自慰,与人不断追求自我反思的创造精神无关。无论何时何地,如果当代艺术不是仅仅作为一句空话,而是实际上会有相关的难以具体言说清楚的某种精神在确实吸引着一些人的话,那么就着样式说样式,以及就着作品说作品都是十分危险的,缺少生命自发性的。真正的创造性、实验性、前卫性一定是关于人的,这与生命本身的进步息息相关。而在终究属于人的艺术中,这里的艺术要去达到的东西是与人之生命的进度有关,还是仅仅为一个浮夸获利的商贩在卖弄小聪明的点子里获取名利上的满足,对艺术家来讲是一个切身重要的问题。因为,这将直接关乎,为什么是“当代艺术”而非“全国美展”,关乎于人这一生何以“艺”为其志业而非职业,就像大儒梁漱溟曾经标榜的那样。最后,自然也就联系到对于具体的物化之艺术品的价值判断了。
你还在妄图创作出一件用以传世的艺术品?在这么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每天“被生活”在充斥着各种视网膜快感的社会建构之中。那些令人头痛的设计师、摄影家、电脑操作快捷的3D高手们一并在完成着绘画史几千年不曾达到的视觉盛宴。此时,伴随着各种高端进步下的产物,无论是科技上的卫星操作、生物工程、电脑技术;还是娱乐上的网络游戏、3D大片、迪士尼乐园;甚至工艺上的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创意设计,对一个当代严肃艺术家而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在这里使用“严肃”一词的所指,即思想文化价值而非仅是某种正经的姿态——也许像十九世纪照相术发明时对平面画家遭受的冲击那样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这种文化意识形态下的概念混乱往往是萌发新思潮的契机。一切还是从技术说开去,用新兴的摄影技术做什么就像用油画材料做什么是一个问题,十九世纪末所引起的画家对摄影术的恐慌仅仅代表了某一种不健全的文化自卑心理,即技术崇拜。摄影机下的图片可以千差万别,布勒松的观看与《男人装》中的视觉毕竟不同。技术在这里仅仅是一个小的问题,就好比我们往往说到大芬村时会不怀好意的略带贬义一样,而这并不能阻碍里希特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在使用这种古老的材料。以上的那种新兴产物,也就是我认为会造成半吊子思想型艺术家恐慌的那些进步的刺激玩意,同样也会在人们刚刚接收其冲击的同时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着相于其中了。但当这些文化情况不再被人们所迷恋,就如同中国的农民导演们突然一窝蜂地迷恋高科技视觉装修式的电影效果一样,其背后的“人”就会凸显出来,显得格外重要。
“记得把你的作品打磨得皮光肉滑哦!即使它与你的生命全无关系!再套上一个哗众取宠的口号吧!这里没人会在乎真正的时代创造性。你以为不断进行精神实验是好玩的吗?重要的是要把‘好玩’‘年轻’天天挂在嘴边!你们的社会从来都需要这样。”——艺术撒旦常常如此叫道
4.
回到更本的本源还是开拓更前的前卫?或许两者本就是一码事。
创新或曰原创,究其心性一定是批判与自反式的,也只有在不断反思中解构,才够得上现代主义的精神,其成果也能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精神基础,相当于人之为人的基本素材。不断地回到精神原点,回到事物之本来,即一切实验之究竟法门。从这个想法出发,就没有什么传统与现代之分,只有“人”的差别。即你能不能轻易地通过自己这一关?如果定是要表现在作品上,那么咋看起来像不像一件作品,式样成熟与否也许真的就不再那么重要了。自然态的生动中又具有某种似曾相识的陌生感,如果再夹杂着一份属于人的情绪就更加靠谱了,我狭隘地认为,这必定会是很好的。一句话,如其本来,就是前卫!
时代大环境下的人,被其遮蔽住了双眼又试图挣脱出它的表象,我们正在面临着怎样的精神干扰与思想束缚?这并不单单是要诉求于政治的,更是事关于深层内心的。而当代艺术何以为时代之政治,必将充分体现在独立个人、独立团体对自身精神系统的建构上,并非荒唐作品的某个形式末端的式样可以替代。作品在从艺者的文化实践中自动生成还是追求末端样式的刻意造作,在当下这样一个日趋雷同的大环境下似乎难以一下子被区分出来。这时候,一个持续性的整体氛围将对观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代艺术之谓“道”,在表现为“器”的同时应该是无所畏惧的,且因为它的道之属性的存在,在外化后所展现的一整套“思维——创作”结构必定是会具有某种独立气质的。因此,就一件作品的具体形态而言,在社会文化、科技、经济、政治的大环境中呈现出雷同的“形状”也并不用为此而感到恐慌——就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当代艺术在其形态上已经不能从其他社会活动中分辨出来——就像我们不用担心自己的发型与他人雷同会产生多么大的身份认同之困境那样。
甚至可以这样来说,艺术家与艺术品是一种彼此矛盾又相互利用的君臣关系。艺术家在当代甚至应该像无视传统批评家一样的无视艺术品,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会多么的无视艺术。而艺术在这里确是为了人何以为人而真实存在的,这就像是一种艺术的人道主义。在这种逻辑里,艺术品最次,而仅仅是某种整体状态里一时的排泄之物。这就自然解放了传统工匠的概念,甚至也不用像早期现代主义者那样用力过猛。但有一点可以相信,当你为人的状态逐渐成熟之后,你肤浅粗糙的形式语言也必然将走向成熟,此时的艺术品也许会相应显得略微重要一点。在传统艺术珍品之外,那是一种注定留不下来的艺术态。在历史之绵延中有这样一些人曾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存在过:无名画派、厦门达达、阳江青年都曾经是这样的艺术。从文化之生动属性来看,这比确定、精美之艺术品还要来得亲切、厚重并具有更大的受用空间。即,对后来者的启示。
今天,谁还在纠结于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的概念划分,谁就是最大的精神贫瘠者。标签对于商贩与不安全的自卑者永远是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在各自建构自身脉络的时候这些身份语词似乎并无大碍,且当技术不再成为理直气壮又魂牵梦绕的产品支撑者之后,生态气息的营造将由另一种人来担当。
我一不小心透露出了“气息”这个词,就像是每一个原始族群都具备的自身法则一样,这是艺术在人类科技与自身精神走到如此一个发达与贫瘠的相互矛盾境地下能提供的唯一宝藏。还有一些种族在活着么?《阿凡达》的平庸叙事中至少还留下了一个外星种族以供人们去幻想。物质上快速推进的社会统一进程,看似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下日趋雷同的人生审美观,经济泡沫与平庸政治下危在旦夕的虚无价值观,欢天喜地的笑声中没有人感到精神幸福的尴尬局面。如果说我们还是被称为新中国最幸福的一代,那么文革中的知青们过得也似乎并不是那么糟糕。要用当代艺术再为这个险恶的贫瘠再添一分美丽的冷漠?不,宁肯选择一种独立态度下生涩、干瘪的气息!视觉在艺术中是重要的,就好像语词在写作中是重要的一样。但更为迫切的,则是他们背后的正在慢慢生长着的东西,去不断滋养着着末端形式的一些更加本质的东西。它们是可以被看出的,在高级的眼睛下面。本·拉登在阿富汗山区长达十年的安稳避难,据说原始森林中还存有野人,而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中可以隐藏着几千米的巨鲸。野人与巨鲸,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态谱系,虽然他们最终都会被主流所吞噬,像刚刚倒在美军枪口下的拉登一样,成为前卫锋芒过后的强弩之末。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法则仍在无形中孕育着千万种别致的生命气息,并且在不经意间滋生出更多族群。
每个时代都是停留在当下的。“你觉得你是更加属于哪个阶段?是孩子、青年、还是作为大人的现在?”我在很小的时候问过父亲这样的问题。很显然,它是愚蠢的,因为每个人之于此时都应该是最最真实的身份存在。过去是被召唤而来与现在的你在空间上合谋的“另一个你”,他跑过来告诉以前的你是什么样子,做过哪些事情。而撒谎会使你的记忆得到美化,你的历史将被歪曲。未来则是远处的那个正在等着你的“你自己”被现在的你追赶上,并用意志使其屈服。因此,只有现在的这个你才是真真正正的你自己。“我觉得我不是我”,这是我能够记起来儿时最早一句说给大人听的疯言疯语,它可以被简单地归为理性的自己在反思着感官自身。但按照前面所说的空间逻辑来看,这无非是现在的你与过去、未来的无数个你,在空间中相互召唤与不断会和而已。因此,当下的虽然是相对最真实的,但也并不因此而确立,因为每分每秒,你都在走向与下一个你汇合的道路上,这是流变且不计其数的。那么,在注定要关注相对真实之当下自身的当代艺术活动中,那确实的创造之物何必要显得那么重要。不执着于每一个时空交汇处,随刻流变且不断反问着,同时又在证明着自身之独特气息的修行状态,是为人之存在最有力的证明。实验的、前卫的、先锋的即为当下一秒的精神成果,传统的、怀旧的、经典的即为当下一秒的心理暗示。二者长期水乳交融、纷争不断。
请拿出气息!
我们几乎无法看到昨天享有成功光环的艺术家还能制造出什么活着的气息,你们却是在呼吸么?皮囊?还是什么?社会主流像是一座难以攻克的城墙,既糙又厚,蛮横无理。可以与此周旋或是绕道而行,去培育你的气息。
2012年4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