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宽:我写的策展前言也不知准不准确,策展人对于作品的理解,有些方面可能跟艺术家的角度不太一样。包括艺术家自己的朋友,也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我跟栗宪庭老师交流过很多次,提到我们服务社到底要做什么,他讲到:“要持续推动当代时代精神的构建。”为什么这次展览的名字要称为“纠结”?因为每一种艺术形式的背后都有它特定的时代场景和观念,都在潜移默化受到这个时代的审美、时代的精神与观念,甚至文学的影响,最后呈现在它的创作上。最近一年,我感觉很多事情说不清楚,想的越深越说不清楚,很多感受凝结为一个词,就是纠结。这些年来,用艺术表达对这个时代的感受好像越来越容易。有很多艺术家创作的脉络延续性比较强,内在逻辑会有某种相似性。王老师从早期的版画插图到07年开始创作这批“纠结”系列的作品又过渡到现在的状态,您现在回过头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因素触发您当时的思考或情境?
王励均:艺术家的创作肯定会跟社会产生关系。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但是我创作的这批作品,是有一定偶然性的。慢慢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这其中经历了七八年的过程。我的作品本身是抽象的,抽象作品可以从它的简练来看,也可以从多元来看。我自己对抽象的理解,就是一句话:有意味的形式。这句话可能涵盖了我对所有抽象作品的解读。
郭宇宽:有意味的形式是怎么产生并最初感到它有意味的?
王励均:我刚刚讲到,我创作这些作品有是一定偶然性的,这促使你逐步的丰富,让作品丰满起来。从任何一个点来解读都有局限性,但是每一个人的解读都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