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杰
1968 出生于山东昌邑
1992 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
199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九届研修班
现居烟台,就职于鲁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油画学会理事
 
主要展览
2017 第三种美学,劳特斯辰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归去来兮当代艺术展,劳特斯辰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7“和而不同”全国高校教师油画作品邀请展,春秋美术馆,威海,中国
2017“久别回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九届研修班作品展,1+1艺术中心,北京
2016“失重”徐学杰作品展,复言社,北京,中国
2015 半岛油画名家巡展,青岛美术馆、威海美术馆、烟台美术博物馆,山东,中国
2014 烟台首届国际油画展,海代美术馆
2013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山东美术馆,山东,中国   
2012 中韩青年美术家交流展
2012 大邱国际艺术节,大邱美术馆,韩国
2011 山东省三个一百美术创作工程,山东博物馆,山东,中国
2010“绘画VS影像”山东省油画展,山东美术馆,山东,中国
2004 东方即景--中国当代油画展,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巴黎,法国
1997 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油画研修班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在凝定与失重之间——徐学杰绘
·  塔的意向—徐学杰创作品惑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在凝定与失重之间——徐学杰绘画的目光辩证法>>
夏可君
 
视觉原初的发生,并非来自于人类主体的欲求,而是来自于被牵引!人类最初的目光来自于高处之物的牵引,或者是自然的太阳,或者是比如象征神性的塔。造塔,在高处造塔,乃是对尘世目光的引导,那是走向高处,走向神圣。
面对远方高处的塔,目光就会变得灼热,这是徐学杰绘画最初被点燃的时刻。他生活在烟台,在富有道教气息又临海的这座古老的城市里,他经常会看到山上的那座塔,故此山又名塔山,该塔1990年代重建,这座城市,这个人,似乎都被这座塔安定与凝定了,这让日常平凡的生活有了依托。似乎那座塔凝结了所有生活的向往,或者也许还有人世短暂的虚无感。尤其是艺术家还看到过海市辰楼,一座幻象之塔,有着雕塑感,异常鲜明,当然一旦试图去接近,一切又消失了。但这激发了他所有绘画的冲动:接近塔,画出塔,当做圣物,当做幻象,或者圣骨!因为这塔的形象,不仅仅来自于风景与幻景,还来自于艺术家于2000年、2007年与2009年去过几次藏区所看到的僧房,他看到那些僧人们居住房舍上的天线,那闪烁的尖顶,以及在海拔4100米上一座7千人修佛的山,那些僧房就如同佛龛,一层层垒积而上,他相信这人与房合体的房舍也是佛塔,是人世苦修的圣体,激烈又沉静,苦涩又内美,痉挛又迷恋。
 
这十年来,徐学杰一直在画塔,在画布上造他自己的塔,他要造一座专属于自己的隐秘的通天塔?当然不是如此。徐学杰一边画塔,一边研究佛塔,研究这个建筑与形象的谱系学含义。他有他自己的视觉考古学,那是一种高处与远方的指引,一种圣地的象征,但是作为现代人,他也不得不面对人类精神的崩塌,信仰已经荒芜,人心成为了废墟。塔,不再在高处,而是在心里,在倾倒与失重的内心里,人心的废墟中需要另一座塔,因此,他反而更多地开始画那些倾斜倒塌着的塔,越是面对倾倒与失重,似乎内心越是变得坚强。
这就形成了塔的视觉辩证法:既要画出塔在高处挺立的姿态,又要画出塔所承载的精神性不可抗拒的倾倒,绘画由此在失重中展开了自身的张力。这也是塔自身生命意志的辩证法,画家画出了塔自身的意志:一方面,以一节节的形式简化塔自身的轮廓,给画面带来节奏感,艺术家以极其厚重的颜料刮擦出塔的形体,以沉着的色泽画出塔内在的强力意志;但另一方面,其笔触不是描绘,而是滴洒与烘托的方式,按照积沙成塔的方式而成。如此画塔的方式正好对应了塔本身的意志,在挺立与倾倒之间,在聚集与消散之间,在凝固与崩散之间,在节奏与打乱之间,在冲刷与停顿之间,在确立与失重之间,建构起绘画的张力。而画面的泥色,富有雕塑感的泥色,既对应了塔自身被时间击打的痕迹,也是接近大地的色调。但奇妙的是,画面上的这些色调又异常的高雅,异常的内敛,带有一种尖锐的妩媚,似乎这些颜色经过了道教目光的锤炼,已经炼神还虚了。
 
这是一种“墟殇尽扬”的生命诗学,是生命意志自身张力的诗学。
由此,对于徐学杰而言,绘画似乎并非仅仅使用颜料来造型,而是让颜料获得精神性的内在能量,画布上的色点与色斑似乎就是佛的舍利子,佛塔本身就是佛身在世界上的化身,绘画不也是个体生命能量留在世界上的气息的凝结?
观看画布上的塔,在这个帝国斜阳的年代,或凝视其挺立昂扬,或观想其倾倒失重,或威胁或执着,我们都会同时感受到生命的无助与坚强,有的还如同射向太空的飞行器,都指向一种精神能量的聚集与位置的牵引。那是生命的顶端,那是心念的赌注。绘画因此面对了现代性的困难:神圣不得不面对着自身的解构与解体,但神圣还在以内在的力量召唤我们;也许神圣的缺席反而构成了一种隐秘的拯救,让我们在失重中内心变得坚强;也许神圣本身在我们这个时代也需要救助,而这正是艺术的力量。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