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新

先后在杭师大、清华美院、中国美院、中央美院学习美术专业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市油画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优秀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杜拙
·  一习清风晚秋來——浅析袁建新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一习清风晚秋來——浅析袁建新水彩>>
文\冯建中
 
 
水彩汇集了中西方的绘画艺术,画种的外观表像是多元的。它在与油画、版画、彩绘乃至中国水墨画的互容互渗中,在色彩的突围中,寻找时空的转换。它不是简单的色块涂抹,它需要作者有着一双穿透物件心灵的眼睛,要体现画家的画外功夫,是需要多层面的知识积累。我与袁建新就是在水彩的探讨中,在他不久前举办的个人水彩画展中相遇相识。
 
水彩画讲究水的运用,注重水与颜料的融合。水墨画同样注重水,只不过将五颜六色的颜料改成了墨。袁建新钟情于水墨画中的人文味,因它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我看來,他的水彩画,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着多元共生的艺术語言。
 
    当今水彩画的变化,超过任何一个时代,新秀辈岀,风格各异,看似繁荣,在繁荣的表象下,却让我有着一种隐忧。一股片面追求、刻意强调水彩画“特性”的潮流,最终将限止我们的视野,当下我们总是用水彩透明的特征,来表现宁静的小河,秀丽的山庄,总是用流动的水与色的交融,来表现迷蒙的雾景,浪漫的气氛。也正是这诸多的“总是”,让人们陷入了水彩样式程式化里不能自拨,过于玩味所谓的“特性”,而丧失了艺术创新的能力。而艺术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的个性和创造性。如果将艺术语言作为标准,把艺术手段当作目的,这不能不说是艺术的悲哀。相对而言,离经叛道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而这种创造既有思维方式上的,也包括在审美情趣上的。
 
    欣赏袁建新的水彩画,特喜他在置阵布势中,表现出极强的写意性和灵活性。在“于相而离相”之中,在诸多的不确定中,去捕捉下意识过程中出现的美。如“南浔古镇写生系列”,就有这种偶发性的美,这种美是刻意做不出來的,而这种美具有不可言状的韵味,这种自然肌理的美来自无意中,而这无意之中的美,恰有着必然美的规律。
 
    水彩与传统水墨有着众多的共同点与契合点。对袁建新来说,他在对水的流溢与蔓延的过程中,带来一种无限的可能。所谓的神彩,它源自于可能,如同烧瓷的窑变。他作画,彩在水的推搡下,晕染与渗透,画面呈现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奇光异彩,绚丽之极,演绎着色彩的魔术。看似稀薄的色彩,却积着丰厚的禅意盈溢而出,让人感觉是现实之梦幻与想象之梦幻的不断重复。让观赏者,让有感悟灵性的人,慢慢稀释。
 
    袁建新是位非常有才气的艺术家,从油画到水彩,他不拘于西洋的技法,也不拘于传统上的画法,他的每幅作品都带着东方线条的笔意。艺术是文化息肩的窗棂,他笔下的山水云烟、庭园、石桥,就在这寻常的景与物迸发出灼人的思想光芒。也就是这种艺木语言,让人明白历史无力挽着时光的流进,却能涵蕴文化的背景。
 
意境与格调,是权衡一幅作品成败优劣的主要标准。老子提出的悟道方法是“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也就是作者将一切欲望恢复到“无知无欲”的先天性,就可以与道相通。从庄子的“坐忘”,到《呂氏春秋》的“节欲,损欲从性”,才可回味无穷的韵意,和至善至美的“艺”“道“合一。袁建新的作品凭借水滴与色彩的洇发,淡彩薄涂,以透明的色彩刻画入微,充分表现出抽象的质感,强调了气象与光的再现,幻化出迷人的色彩,线性活跃而流利。在“白墙系列”中,让人们看到岁月记忆的浸润,老旧的粉墙,残断的黛瓦,布满爬山虎的枯叶,斑驳迷离,印满岁月的痕迹,一切景象似凋落,似繁荣。在魂牵梦绕的情结中,一个年代的沉湎,似梦,似醒。作者通过色彩大量的沉淀,产生了通面的丰富感和层次感,加以洗的技法,使画面产生扑朔迷离的隐约变幻,而这种变幻将人们引领到一个时空的摇摆之中。
 
“密林深处““林中人”,画家凭着用水,用色的多寡,行笔的快慢,享受着作画过程中的奇妙多变。在“密林深处”,一笔涂下,趁着天空尚未干,迅速画出远山密林,使之与天际相接,遮天蔽日,这种自然的晕合,包括他用水用色的随兴而施。他大量地借鉴了水墨画写意的绘画语言思维,强调主观意象,借物表达心灵,融入了水墨意境,摆脱了只是停留在笔墨的趣味上。而这种借鉴的关键,在于将水彩上升到董其昌所倡导的,独立表现的地位。
 
    “墨荷”,只见旧年莲花之残枝败叶,稀稀拉拉,悲情万分地耸立于湖中,让人顿生怜意,作品具有内隐的美学,老子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天下万物,无生于有,艺术应在具象、意象、万象背面找寻微世界,在隐空间中获取无限的意境。即妙在“无”,而这种”无”又放大了空间。袁建新就在蹈光揖影中,在“于相而离相”之中,传虚成实,就在这“无”中抒发他心灵的自由空间。
 
    袁建新的作品格调高雅,除了才气之外,他深受大自然的开蒙。水彩画是以色彩作为状物造型的基本手段,而这基本手段在他这里得到了“活化”。最让我欣赏的是,画之妙在无笔处。而这妙在画面上提供的内涵,就是具有不确定因素,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才会给人以无限想象的智力空间和审美空间。这种光怪陆离的神秘视觉效果,这种透明,这种黑白相间的光和影,如同和谐的旋律,给观赏者留下舒畅澄澈的心理感受。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