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建新相识有十六七年了。他为人厚道,见面总是热情相待。常邀我到长兴玩,多以写生为名,实为喝酒聊天。当然,聊天也多为画画的事。
建新拿起水彩笔,大概也就四五年光景。之前也总是说想画水彩画,可不知从何做起。再有,总觉得水彩画比较难把控。我说,多画自然就熟了,熟能生巧。从那以后, 他便少画油画而多画水彩了,一发不可收。
建新勤于问也勤于思考,能够扬长避短,从不去钻牛角尖,死磕与自己追求无关的东西。一路上,也不对那些“闲暇风景”发生兴趣而耽搁自己前进步伐,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太多画画的人,在学习的道路上,把“写实”这种刻画能力当成追求的目标。他非常明确自己的方向,在他的画面上,清晰的思路,反映出了各种构成元素的取舍,完全符合他的自身条件:
其一,流畅、精准、俏皮的笔触不是他的擅长,也或许他就从来没有追求过这些。相反,质朴、粗犷、拙笨、滞涩的笔触成为其面貌,且笔触的形、意都很丰富。
其二,绚丽、斑斓、浓烈的色彩不是他固有的特点。单一、素雅、和谐的色彩才可能是他必走的一个方向。
其三,画面素材、图示基本源于他日常生活所见,他从不追求景致的新异,更不会舍近求远地去猎奇。身边最熟悉的景物是他最有感受的,也是他最能抓住去表现的,这足以说明他的聪明。
还有,他的画面构图从简,形象概括,使得画面所表达的东西能够明了地呈现。同时,也避开了对形象精细刻画的劳累。白石先生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建新在形象心理上很明确地运用了这一点。越简明的概括越利于表现,各种形象最终还是归结于笔下形成的点、线、面的笔触。这些点、线、面也是画面点、线、面关系的组成部分。对画面中各种关系的调控、把握、取舍是建新绘画的学问之处。
建新在学习中勤于思考,从其他画种中汲养,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审美能力逐步出现了新高度。说个简单的道理:人再聪明不勤奋,再勤奋不动脑,光动脑不明确方向,都是无济于事。对于绘画,有了这些,才能对高度、层次、风格有所追求。
建新这几年的努力,单从参加展览而言,已经从沉到浮,成为湖州水彩圈中很有分量的成员之一。他的前进步伐让我看到了他的未来。一名很有水准的水彩画家,在一方带动年轻的水彩画爱好者,起步于高标准,朝着精准的艺术方向,茁壮成长。
杜拙
2016.7.10於大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