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菡薇(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工笔花鸟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边鸾所画牡丹图,描绘精细,且可辨出为正午之态;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宋代工笔画发展到了顶峰,甚至出现了宋徽宗批评画家错误、指出孔雀登高先抬左腿的记载。工笔画以观察细微、描摹精致为上,并敷以色彩,力求逼真生动 ,应和了《唐朝名画录》、《后画录》、《历代名画记》中“诚为酷似”、“尽其形态”、“毛彩具妙”、“造神极妙”、“曲尽情理”等语。
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一如石涛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千载以降,每一时期,花鸟画的发展都伴随着新的思索和新的表达。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下社会也呈现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此种精神面貌和新的观念反映到了绘画领域,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工笔画的发展,使之呈现出与传统绘画不同的品格,“新工笔画”的称谓也由此而来。“新工笔画”以其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技法,开创了工笔画的新境界。而在这众多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工笔花鸟画家中,杨立奇当属其中的领军画家之一。杨立奇,1979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市,南京艺术学院花鸟专业研究生,师从名师江宏伟,现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他的工笔画笔墨典雅,意境高远,所画之物或立于芷兰汀渚,或栖于枯木瘦石,传递出一种空静悠远之境。
中国画讲究传统与师承,古代绘画是以师徒相承的方式;又学画者必临摹旧迹,犹学文者必揣摩传作。学画之者,须浸透传统,既要从传统中来,又要在传统中升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风格。绘画须取诸传统,方有雅意;反之,则被视为旁门野学,易为众人所鄙。杨立奇的画带有浓厚的传统意味,以至于许多人都认为,杨立奇画的是传统工笔画。他画柑橘(图1),从构图到用色,直承南宋马麟《绿橘图》(图2),画面同为折枝柑橘,半角构图,叶片用淡墨勾勒,墨绿涂抹,柑橘玲珑饱满。他画秋水鸳鸯(图3),与元代张中《芙蓉鸳鸯图》(图4)有异曲同工之妙,同为一簇芙蓉生于水边,水面上一对鸳鸯悠然自得,两图均用墨色,画面氤氲而充满诗意。柑橘、枇杷、芙蓉、鸳鸯……这些意象和图示,就像传统绘画的代表符号,穿插在杨立奇的绘画中,组合成了杨立奇画中深远的传统意趣,使人一望便知,这正是得益于传统的浸润。
杨立奇的绘画虽有浓厚的传统意味,但细观之,又与传统工笔画不同,这正是杨立奇的不同之处,是他在当前的时代精神熏陶下所创造出的新的表现手法。杨立奇在长期的尝试中,造化为师,生机为运,探索出了自己的个人风格,这不得不说,是他在传统基础上所做的开拓创新。与传统工笔画不同,杨立奇将一些新奇的物象入画,如他所画枇杷(图5),将折枝枇杷置于玻璃瓶中,枇杷为传统意象,而玻璃瓶则充满了时代感,玻璃瓶的加入,使画面从宋画转变成了当代绘画。
传统工笔画或作于绢绫之上,或作于熟宣之上,绘画材料的晕散性极低,呈现出的画面也较呆板生硬。然而,在近千年的探索过程中,工笔画家们对熟纸已摸索透彻,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法规律,要想推陈出新具有一定的难度。杨立奇别开生面,在生宣上创作工笔画。生宣具有较强的晕散性,可以使画面呈现出淡雅氤氲的效果。杨立奇抓住生宣的这一特性,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绘画风格。他对纸张的要求极高,常常在徽州宣纸厂中琢磨挑选绘画所需生宣,甚至不惜重金购买古墨,研制生宣的制作。绘画材料及技法的创新,使得杨立奇的画面表现出厚重而空灵、典雅而氤氲的气息,这是生宣所特有的质感,也是杨立奇工笔画所特有的面貌。
初观杨立奇工笔花画,隐约有种卧游山水之感。究其原因,只因杨立奇工笔花鸟画透露出了典雅的诗意境界,也正是这样的境界,让观者感到身外无物、豁然开朗。苏轼在《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一诗中写道:“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无人态”,即苏轼心中花鸟画的最高境界。苏轼是文人画的推崇者,在他的心中,画须有意,意须有诗,画与诗融会贯通,才是上品。杨立奇的画作,常常将白鹭、大雁、野鸭等动物,置于空旷的河岸边,或于清晨烟雾朦胧之时,或于寒冬大雪飘渺之际,鸟雀或孤身独立,或展翅悲鸣,表现出了天地之间浩然无物,加上淡墨的色彩,传递出了一种目空一切的悲怆感。正是这样的悲怆感,将观者牢牢抓住,并传递出一种相当于山水画的恢宏气势。
杨立奇说:“我认为艺术创作要契合心灵之感受,将自己对事物独到的观察体悟用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 触动心灵,感动自己 ,传诸他人。”杨立奇全身心投入工笔花鸟,将自己的情感寄于笔墨,驰骋于法度之中,逍遥于尘垢之外,用别具一格的技法,树立起唯美的工笔画新标杆!
王菡薇,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与理论、中国古书画史与鉴定研究、文化符号学研究、现当代书画评论。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基地——江苏艺术强省建设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江苏省文化厅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江苏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理事、江苏中国画学会理事、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专家。
目前,已出版著作多部,在《文艺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在国家级报纸发表文章多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基金项目、文化部项目、江苏省“333工程”科研资助项目、江苏省社科研究文化精品重点课题、教育厅课题、江苏省决策咨询基地课题等多项。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多项,获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当代美术创作论坛论文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