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斌
杨立奇是当代颇具创造才华的实力派工笔花鸟画家,他在充分领会我国传统工笔花鸟画笔墨技法尤其晚唐、五代、宋元工笔花鸟画笔墨技法的基础上,根据绘画创作的需要及其多年的绘画实践,创造出独特的工笔花鸟画笔墨技法进行绘画创作,确立出深具自我个性特点的绘画艺术风貌。杨立奇绘画笔墨技法特征其一表现在对晚唐、五代、宋元工笔花鸟画的全面、综合继承上,其二表现在对绘画材质的选择上。杨立奇在生宣纸上融合工笔花鸟技法与写意花鸟技法以及现代绘画的元素进行花鸟画创作,为他鲜明的绘画艺术特色的形成,提供了最为基本的条件。他的鹅绘题材绘画的创作得力于他对这一笔墨技法的娴熟运用。杨立奇其清新典雅、精工细劲而又潇洒奔放的绘画格调的形成,与他独特的笔墨技法的运用有关,使传统工笔花鸟画在他手中大放异彩,呈现出卓异的艺术表现力。
杨立奇鹅绘题材绘画表现出很多独到的笔墨技法特色,正是其熟练掌握的精湛笔墨技法为他的鹅绘题材绘画增添了诸多的亮点。杨立奇的笔墨技法不仅具有更具有变革性的一面,尤其变个性的一面,更具有价值和意义。杨立奇在变革工笔花鸟画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他的变革工笔花鸟画技法,是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思想情感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诚如傅抱石所言:
笔墨技法,不仅仅源自生活并服从于一定的主题内容,同时他又是时代的脉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反映。
(傅抱石 《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1961))
由于时代变了,人们的生活感情也随之也发生新的变化,有着不同于过去的生活感受,这一切都要通过笔墨上的变化表现出来。笔墨技法源自生活,并服从于一定的主题内容,同时又是时代的反映,作者思想情感的反映,时代变了,中国画的笔墨形式、笔墨技法必然随之发生变化。中国画应该积极变革,表现出跃动不居的生命、丰富其生命,表现出生发之趣,才能真正表现出自己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杨立奇在鹅绘题材绘画笔墨技法的运用上,不断突破成规和自我的限制,积极变法,体现出他对艺术、文化、历史、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正确态度和见解。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绘画的深刻觉解,没有自己长期的生活积累和绘画创作实践上的艰苦探索,很难有如此绘画观念和笔墨技法意识的形成和使用。
杨立奇对传统笔墨技法的继承和运用有自己鲜明的原则,他对花鸟画古法的运用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他说:
传统工笔的技法我们要传承,古人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我们现在难以企及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我们失去了很多古法,比如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工笔画技法,三矾九染,层层渲染,用的是传统的矿物质颜料,材质与技法是相吻合的,打个比方枪有枪法刀有刀法,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法。而我们现在用的颜料跟过去的颜料是截然不同的,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使用材料的改变,就会让技法也随之发生改变。现在学生临描宋画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让他们按照传统的技法去临摹,因为材料已经改变了,我们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比如过去染朱砂、染石绿那你要隔粉打底,不同的绿色打不同的底。我们现在材料发生了改变已然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打底,完全复古用矿物颜料的话不仅贵而且有很多颜料的调和方法已经失传。连我们都不一定能完全的掌握过去的技法,更何况将之教授与学生呢? 再者如果全部用古法作画工程量是巨大的。古法是需要继承的,但继承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需要我们一点点的克服。至于创新,我认为创新就是在现有的情况寻找自己的出路。用新材料新技巧寻找属于自己的新方法。
认为古人的笔墨技法对于绘画风格特色的形成、个性才情的挥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不能迷信古人的笔墨技法,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和个性特点来选择古人笔墨成法为我所用,而不是死守古法,不知变通。同时客观、主观上的诸多条件上的变化也不可能、不允许守古法而不变。但不知古法,创作时无所依据,一片茫然,那也是要不得的,一定要在熟练把握古人技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拓展绘画创作新方法,在绘画创作中才能如大匠运斤游刃有余,获得更加自由的绘画创造空间和艺术手法。所以他进一步总结说:
我早期大部分是用墨作画,基本就是有点像黑白关系、素描的感觉,只不过我是用水墨去表现,像很多宋元山水画的表现方法。现在有一些变化,也喜欢用颜色了。
他认为自己早期的笔墨技法“像很多宋元山水画的表现方法”,也认可了自己在学习古人成法、大胆变法方面上作出的努力和充公经验。杨立奇在晚唐、五代、宋元绘画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笔墨技法,在鹅绘题材绘画中呈现出了独特的黑白视觉效果,这一笔墨技法有着他对晚唐、五代、宋元绘画笔法的继承和大胆改造,在黑白笔墨中呈现出了若梦似幻、清逸简雅的审美意蕴和情调。杨立奇这一绘画艺术特色、绘画情境的出现,无疑是对古人笔墨技法进行借鉴与自我绘画创作实践结合带来的结果。杨立奇在鹅绘题材绘画创作中做到古法与己法暗通,尝试用不同的笔墨技法进行创作,这确实是非常善于变通、切合实际的笔墨技法运用的成功典范事例。
杨立奇鹅绘题材绘画堪为人们所感兴趣和肯定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在生宣纸上绘画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笔墨效果。他的这一绘画特色的出现殊令人惊讶,无论是以水墨晕染的黑白视觉效果图像还是依靠丰富的颜色绘制出来的清雅秀丽的画面形象,都体现出其独到的绘画特点和审美特色。这也是杨立奇鹅绘题材绘画所表现出来的最为重要的绘画特点之一,从中让人感受到中国画笔墨技法所具有的如此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中国画笔墨语言的丰富性。杨立奇大胆运用生宣纸进行鹅绘题材绘画的创作,为他的绘画确实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效果和风格范畴。他的这一绘画手法的运用,既保留了在帛、绫、绢等丝织物创作的一些传统笔墨性能、感觉和样式,同时由于绘画材质上出现的变化,如生宣纸上不同于帛、绫、绢等丝织物传统的晕染和敷色效果、笔墨感触,甚至直接改变了他的气性、精神体验和审美倾向。所以他说:
用生宣作画,用生宣和熟宣作画用笔用墨感觉完全不同,这个时候你的技法必然要发生改变,要对纸性、对笔性掌握到一个极佳的状态,才能控制到晕染的状态,根据自己的状态、理解把把握所绘物象,将心中意象完美的表达出来,这可能也是一种创新,但我更觉得是长期经验的一种总结。
由于生宣纸和熟宣、绫、绢、帛的丝织品性能完全不同,在笔墨技法上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动,对于纸性、笔性要有不同的认识。正是绘画材质的改变,杨立奇在鹅绘题材绘画上有了相当的突破,为工笔花鸟画注入了不同于往昔的绘画元素和视觉审美体验。在生宣纸上非常自如地将写意笔法与工笔花鸟技法融汇起来,将野逸潇洒、精工典雅的绘画格调统一起来,表现出富贵清雅而惆怅怀旧的精神感触,现代气息与古典气韵相融通,作品呈现出典雅秀丽、优美清雅的格调,洋溢出极为独特的艺术灵性和个性才情。
杨立奇在生宣纸进行鹅绘题材绘画创作,也非常符合现当代有关材料学的观点。在我国历史上,新绘画技法的诞生、运用多往往是和绘画材质的变革、审美价值观念的变化有直接联系的。黄公望在生纸上作山水画,徐璋在生纸上创作肖像人物画,都是绘画使用材质上的革命,由于绘画使用材料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中国画创作的巨大变革。由于绘画工具等绘画技术材料方面发生的变革,必然直接引发中国画的整体性变化,甚至是根本性的变革。傅抱石对此曾经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说:
画是不能不变的,时代、思想、材料、工具,都间接或直接地予以激荡。宋明不亡,至少不会有吴仲圭、倪云林、石涛、八大诸大家,泾县及其附近的宣纸不发达,水墨画的高潮不至崛起万状,把重着色的绢布之类打得一蹶不振,可见画的本身随时随地都在变而且不得不变。由此以观,青绿、水墨、士夫、院体,是画的变,即同一传统或师承也各有各的面目与境界。
(《壬午画展自序》)
认为材料、工具的变革同时代、思想的变化一样,都是促进绘画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历史上时代、思想、工具、材料等客观原因的不断发生变化,都必然或间接或直接地引发中国画的变化和发展,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绢、布的使用和纸张的出现,引起“青绿”山水画、“水墨”画、“士夫画”、和“院体画”的迭次兴起。杨立奇在生宣纸进行鹅绘题材绘画的绘画创作,为他的鹅绘题材绘画带来不同于他人的绘画特点和审美要素,直接推动了现代工笔花鸟画的新进展。
综上所述,杨立奇由于吸收了诸多的传统绘画因素和现代绘画元素,以及自己所具有的特殊天赋才情,在工笔花鸟画领域进行笔墨技法上的大胆变革,以其新颖独特的笔墨技法进行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使他的鹅绘题材绘画呈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特色,以布局大气、有唐宋神韵和现代绘画元素而为人们所认可。杨立奇将我国独特的诗词传统所具有的审美范畴与审美意境引入到画面中来,将具有光影效果的现代绘画创作手法加以有效地利用,尤其以生宣作画,充分发挥出宣纸独特的材料特色,这都为他的鹅绘题材绘画带来崭新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也直接确立出了优美奔放、清新典雅的艺术风格特色。
主要参考书目:
1、《宋辽金画家史料》 陈高华编 北京文物出版社 北京 1984
2、《六朝画家史料》 陈传席编 中国文物出版社 北京 1990
3、《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 吉林美术出版社 长春 1992
4、《中国书画全书》 中国书画全书编撰委员会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年 上海
5、《美术辞林中国绘画卷》(上) 林树中 王崇人 主编 1995
6、《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 林树中主编 湖南美术出版社 长沙 1997
7、《中国绘画大典》 周积寅 王凤珠 编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南京
8、《历代题画诗》 清 陈邦彦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4年 北京
9、《陈之佛家族捐赠•南京博物院藏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主编 徐湖平 李有光 荣宝斋出版社 2006 北京
10、《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中国书画鉴定组编 文物出版社 北京 1997年
11、《故宫书画图录》 编辑者 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 台北 民87
12、《中国绘画综合图录及续编》铃木敬、戸田祯佑等 东京大学出版社 1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