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旸
1975 出生于吉林
1999 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4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2004—2009 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于第⼆⼯作室与第四⼯作室任教
2015 受聘于中国⽂化部艺术发展中⼼中国书画院名誉院⻓
2016 推出 “⾏⾛的画室”
2019 推出 “⾏动⼯作室”,介⼊公共艺术领域
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19“换了⼈间—张春旸作品展“,昆明当代美术馆,昆明,中国
2014“马语:张春旸个展”,今⽇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爰笑爰语—张春旸作品展”,何⾹凝美术馆,深圳,中国
2008“你的样⼦—张春旸作品展”,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北京,中国
2006“你在⾥⾯”,四合苑画廊,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23“在林中路上:OCAT十八周年典藏展”,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2021“山海之约”康佳集团公共艺术项目,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
2021“奇妙的旅⾏——献给孩子的艺术展”,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2020“绘画的逻辑”,石家庄美术馆,石家庄,中国
2020“苗朵向阳开”,华侨城北方集团公共艺术项目,悦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0“⼀百幅小画”,三尚当代艺术中心,杭州,中国
2018“中央美术学院馆藏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廊坊,中国
2017“⾦蝉脱壳——纪念黄专逝世周年邀请展”,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2008 迈阿密当代艺术展,迈阿密,美国
2007“回声与反响”,四方广场,纽约,美国
2007“观物”,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美术学院,杭州,中国
2007“第⼀届亚洲当代艺术节”,纽约,美国
2007“预感......”,艺术方位,深圳,中国
2006“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素描典藏”,北京,中国
2006“我们是幸福的牺牲品—张春阳、秦晋作品展”,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2005“学院——变异”,⻘年艺术沙⻰,上海,中国
2004“白石油纪——全国邀请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中国
2004“国际交流展”,美国哥伦比亚⼤学,哥伦比亚,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拍卖纪录
相关评论 更多
· 张春旸和她的表现主义绘画
· “ 马语者” 张春旸
· 阳光下的的风景与心境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 马语者” 张春旸>>

 

黄专
 
关于小说《马语者》的解读边界⼀定⽐作者设想的远为宽⼴,它或者被视为⼀部关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传奇, 或者被视为⼀部中年男女危机期的偷情故事, 或者干脆被定义为 “⼀部讲述自知、疗伤和救赎的小说”(英国《电讯杂志》评论 )。在我看来,《马语者》讲述的不过是⼀部关于语言的故事,或者说在人的语言交流发生障碍时,动物语言能否成为⼀种新的替代方式的离奇猜想。马只不过是这个猜想主题中⼀个奇迹般的喻体。在远古万物有灵的时代,马和其他很多动物⼀样具有神秘的通灵功能,马的图像在不同文明的前史时代的出现就证明了这⼀点。后来,在各地经历过“绝地天通”的文明事件后,人开始代替各种神灵,成为沟通天地的唯⼀主人。当人语成为世界上唯⼀的统治性语言时,动物的通灵功能(或语言功能)就被即行废止, 马和其他动物的文明命运⼀样:开始下降成为人征服自然和同类的⼯具,它们最高的“文化地位”充其量也就是作为人的英雄⽓概和胜利业绩的像征物。在进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后,人对自己语言的自信仿佛突然打了折扣,语言符号和它所指称对像的天然统⼀不仅被遭到怀疑,语言还被视为所有邪恶的政治行为和权力制度的⼀个根本来源。
 
2010 年,张春旸在怀孕期间开始了⼀批纸本淡彩作品的创作,它无意中离开了她以前作品中蒙克式的阴郁,呈现出⼀种少有的轻松和自在;而儿子的诞生仿佛给她带来了另⼀种生活和另⼀个世界,她开始以这个既无限封闭⼜无限开放的世界为⺟体开始了⼀个三种语言的对话:她自己、无法言说的儿子和无法以人语言说的马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如此离奇,以⾄于我们只有通过无声的画面才能隐约猜度到这种对话的内容。裸女、婴儿与马这⼀表现主义的经典题材在她的笔下也不再有马尔克式的粗率、康定斯基式的晦涩和夏加尔式的稚拙,它仿佛是神经质般紧张的思想旅行后的戏剧性放松。写意性的水墨线条和清澈的色彩晕染提示了这组作品的意像特质:分裂的身体与思想、感官与理念在这种意像中获得了某种微妙的平衡。在张春旸的艺术中,这组转折性作品是对其表现主义阴郁⽓质的⼀种符合她生存履历的修正。在接下来⼀组⼤幅同类题材的油画作品中,裸女、婴儿和马的意像不仅使张春
旸的艺术越来越远离了对自我的沉迷和对瞬间感官印像的捕捉,而且更具像征主义的寓意特征。这组作品像是⼀扇突然被打开的⼤⻔,遨游于城市、江河、峡⾕、海洋和天地间。作者似乎在寻找某种新的边界和极限,在自我成为⼀个新的生命寓言载体时,她能够同时产生多少超越自身的能量?
 
在关于马和儿童的装置近作中,马不仅与女人和儿童共同构成了⼀个关于过去、现实和未来的时间喻体,也成为记忆、幻像和寓言世界之间的灵媒,在《追忆似水年华》⼀书中,普鲁斯特曾借助⼀块“小玛徳莱娜”的点心提示了特定的物、场景甚⾄滋味和⽓味等无意识知觉对唤醒人类记忆的奇特功能,它们甚⾄“是对整座回忆的巨厦的⽀撑”,在⽀离破碎的现代生活中,普鲁斯特最终启示我们的是:“记忆可能是现代人的最后⼀束稻草” (吴晓东),张春旸的装置作品以木框承载着⼀个个物的记忆片断:与儿子共眠的枕头、给儿子种下的第⼀次疫苗以及送给儿子的第⼀个玩具,而使这⼀切染上梦幻和奇异色彩的仍然是那匹挥之不去的马,仿佛只有它才真正读懂了⺟亲与儿子之间故事的迷底,也仿佛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读懂张春旸作品中传达给我们的那种天籁般的意境;而对张春旸而言,最重要的也许是,通过与马的对话也使她自己成为⼀个马语的倾听者,⼀个“马语者”。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