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通过哪些细节来证实故宫之“大”?
阎崇年:我曾把故宫与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卢浮宫等做过比较。相比之下,故宫600年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保存得如此完整,这是很不容易的。卢浮宫经过多次改建和扩建后,一度成为欧洲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但仅以面积来说,卢浮宫的面积还不到紫禁城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一。凡尔赛宫的建筑面积还不到颐和园的十分之一。白金汉宫的面积,也只相当于故宫的十分之一。
另外,故宫的藏品也很丰富。经过7年的清理,现在故宫的藏品是180万件,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有65万件,一共是245万件,这是个足以令人称奇的数字。另外一个是档案,故宫里有1000万件汉文档案、200万件满文档案,其中有一部分档案是明朝末年,在原来明朝的宫纸上,翻过来形成的档案。还有档案有行间距,把行间距写上字,做了记录,这种档案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还有很多看不到的东西,比如故宫里发生的人和事,它的典章制度、日常生活、宫廷斗争。这样看故宫,就是一个立体、生动、丰富的,可触摸的。
有的人说故宫的东西都被运到了台北故宫,说故宫的古建筑只是一个壳,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他们既不了解故宫究竟有多少藏品,也没看到文物藏品和宫殿不可分割的关系。很多分散海外的文化和故宫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整体。结合起来研究,这一个一个的孤零零的文化,才有了生命和灵气。
探索永远充满趣味
在《大故宫》里,阎崇年并非死板地读史,而是纳入了很多普通观众感兴趣的史料,让严肃的话题充满趣味。
记者:据说光绪皇帝结婚前,紫禁城里的太和门是纸糊的假门,《大故宫》会涉及这种八卦吗?
阎崇年:这个确有其事,我也会讲到。光绪十四年12月15日,太和门大火,化为灰烬。但是次年正月二十七,就是光绪皇帝的大婚吉日。清制规定,大婚皇后必须经由太和门进宫,如今太和门被烧,短短42天根本来不及重修。怎么办?清廷就下令北京的棚匠扎彩工,夜以继日加紧搭建,竟然搭成了一座逼真的彩棚太和门,以假乱真,在光绪大婚时使用。所以《光绪皇帝大婚图》上的太和门,其实就是纸糊的。这项工艺已被列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矗立在紫禁城的太和门,是光绪大婚后第二年建成的。
记者:康熙设立南书房,主要是作为学习娱乐的场所,还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巩固自己的权力?
阎崇年:南书房的设立是康熙的一个创造,这是军事、行政、学问和情趣的需要。因为康熙身边的太监没有文化,不能同他研讨经史,切磋书法,大臣也不能随时陪伴身边。所以干脆设立南书房,选择一批品德高尚、学艺有长的大臣任事专职,随侍左右。他们中既有懂书法、绘画的艺术家,也有一批通天算、明音律的科技之才。但是侍奉皇帝并不是容易的事,他们曾经因为长时间垂首侍立,“十指欲肿”,也会因为写派呈书籍,“终日伏案而坐,两脚不得屈伸。”
记者:《大故宫》听上去是一个比较严肃、学术的话题,你怎样保证观众有兴趣听下去?
阎崇年:我讲的时候会看观众的眼神,有时观众乐了,我就觉得大家喜欢;有时大家低头,我就赶紧压缩,根据观众反应随时调整。另外,历史里很多怪癖的专用字,也尽量避免出错。已经录完的这20集,我尽心了,尽力了。
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