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谭平:中国当代艺术不再固化于风格、流派
时间:2019年06月14日 作者: 来源:网络
面对当代艺术的生发,我选择做一个边缘地带的守望者,远近皆由自控。——谭平
【编者按】艺术家谭平35年的创作历程,不仅仅是个人的,同时又可以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群体正在发生、演变的参照。自70年代的写实绘画始,转向抽象艺术的探索,进而从抽象逐渐走向观念的空间关系,不仅和展览空间有关,同时也指向心理空间,以及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多重杂糅的关系,也恰恰投射着中国社会转型中,日益混杂、多元的碎片化现实。
艺术家 谭平
“现在艺术家每个阶段都可能呈现完全不同的变化。因此,现在风格面貌越多,艺术家也就更有生命力,不再固化风格。”谭平从个人的创作体验有感而言。
“一个艺术家一直不太成功,其实也挺好的,远离市场的左右,艺术的独立性就变的比较强。”在谭平看来每位艺术家在某个阶段获得成功后,都希望能够有所突破,风格固化的原因常常会有市场的因素。
“无论是西方的当代艺术还是设计艺术,都和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现实的生存环境等问题相互结合。我们就是生存在非常混杂的社会现实中,所以创作出的作品也是如此。” 1989年到1994年谭平去德国学习的那段时间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格外的关注,使作品更具文化身份的属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艺术相互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谭平看来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受书法和禅宗的影响,如同中国当代艺术深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转化为观众自己的文化。
谭平 “山外有山”展览现场
我试图让自己的作品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与我能够一直保持密切的关联。——谭平
2014年开始,谭平的创作刻意融合空间、时间、行动和在场等要素,“场域绘画”成为其重要的创作形式。他将画室未完成的“作品”有计划地置入特定的展示空间,艺术家在现场佐以身体律动,将画面中的色块和线条向画外的白墙蔓延,画面与白墙之间有缝合,有渗透,有对空间尺度的考量,也有预谋的失控。消解画面边缘逐步成为谭平创作的核心。
由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巫鸿担任策展人,余德耀美术馆将于2019年6月15日推出艺术家谭平的回顾展“双重奏”,展览将呈现的40余件绘画、版画、场域绘画及视频,是对其35年创作生涯基于当下的一次回溯和梳理。作品追溯艺术家的成长、生活和思考历程,经由个体生命的经验和视角观察其个人艺术的演变。
谭平与雅昌艺术网谈及此次回顾展时说:“回顾展并不是线性时间的回顾,而是整体看作品背后一致的关系。”“双重奏”不以时间性的单向逻辑呈现,而是以艺术家特有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切近对语言和现实的理解。
如策展人巫鸿在前言中所阐述的:“一刀刻出的40米简洁白线,纷纭图像交织成的时空叠层:这是本展第一展厅呈现给观众的两个突兀意象,也是策展核心理念的视觉概括。既对立又互补,这两个意象凝聚了谭平30余年的艺术探索一一个充满线条和色彩.形象和旋律、行动和思考、‘顿悟’ 和‘渐悟’的互动与深化的历程。而在这一历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则是油画和版画之间连绵不断的‘双重奏’。”
谭平版画作品“+40m"
“双重奏”:一种观察方法
“从至少两个角度去看一件事,就能很快分析清楚。艺术创作也一样,尽量能融到关系当中,作品仅仅作为连接点的角色。作品能否让大家感受到好,要看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是否想过不同的观众如何看。所以我那些与空间发生关系的作品,会考虑观众进来后怎么看,站在哪个角度看,远看怎么样,近看怎么样。考虑整个展览的作品和观者的关系,才会去布展。”这种观察方法对于谭平而言也是“双重奏”。
在谭平的作品中图像变得越来越少,画面也越来越具有未完成感,其中最重要的是作品与空间的关系。“绘画的完成感已经被解体了,一块黑,或者是几根线。但是这些永远是开放的。只有挂在那个空间里和另外的作品产生了关系,才算完成。也就是作品与空间产生关系的时候才能完成。如果还不够,我就在墙上再画一画。”
在他看来这种开放性和未完成性,使作品变得特别有活力,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作品在工作室,它就是未完成的。只有进入一个空间,布完展,再重新挂上墙,才变成新的作品,在原来展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同样一件作品在工作室内与在不同的展厅里是完全不同的。这些在工作室里出来的作品像零件一样,被谭平在新的空间里与其他作品重新并置、组合产生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