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谭平:中国当代艺术不再固化于风格、流派

时间:2019年06月14日 作者: 来源:网络
 
 
 
谭平“+40m"作品局部
 
 
 
谭平用一把圆口木刻刀,历时6小时,全神贯注,一气呵成“+40m"
 
 
  7年后的今天,“+40m"在长达55米通道般的空间再次完整呈现,必将有一场不同于圆形空间的观展体验。观者必须从笔直的通道空间a端,跟随谭平的身心。律动与作品同行径直走向作品深处与遥远的b端重合,体验特定时空中生命的在场。
 
  “曾在中国美术馆圆厅展出的‘一划’,这根线与圆的任何一点是可以保持同等的距离。但是这次的空间是一个长通道,永远都是从一头看向另外一头,观看的方式,概念的理解和中国美术馆的圆厅展示完全不同。现在‘一划’已经作为一个档案来展示了,都是展其中的10米,但用不同的空间重新表现。”谭平又赋予这件作品一次新的生命。为此专门做了个艺术项目,强化刻的过程,强调同步的效果。
 
  在我的主观意志中,画面的被“覆盖”是一个自我清理的过程。藉由色彩对线条的繁复“覆盖”,促使我逐渐远离对生命微观状态的关注,转而面对宏观世界的持续生成与不断变化。——谭平
 
  第二个空间是楼下的现场绘画。作品在工作室完成一部分,进入空间布展之后再继续画到墙上,和这个空间产生非常紧密的关系,与整体空间成为一件作品。
 
 
 
谭平《覆盖-黄色》丙烯 160cmx200cm 2013
 
 
  在谭平看来“只强调覆盖和‘画’这个行动的过程。感觉绘画更没有目的性,这个比较有意思。”
 
  之前在苏黎士Helmhaus美术馆,香港狮语画廊,以及丹麦霍森斯现代美术馆,谭平也都这样创作过。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的“东方抽象与西方具象”谭平与卡斯特利对话展-上海站,同样的现场绘画,谭平与瑞士艺术家卡斯特利把展览空间画完之后又覆盖掉。
 
 
展览现场“线”
 
 
  之后覆盖本身就成为了一个观念。现在“覆盖”和“画什么”都已经不再重要,概念变得模糊了。曾经有意义的,现在对谭平仅仅是一个过程。
 
  边缘的消解是谭平创作的核心命题之一。从2014年开始,谭平的创作开始越来越关注空间、时间、行动和在场,“场域绘画” 成为艺术家重要的创作形式,从他曾在上海实施“白墙计划”之后,又于香港、苏黎世及丹麦等地的艺术机构展出“场域绘画”。艺术家将画室未完成的“作品”,有计划地置入特定的展示空间,继而在特指的“现场”,将两面中的色块和线条向画外的白墙蔓延,画面与白墙之间有缝合,也有渗透;有对空间尺度的考量,也有预谋的失控。一切皆为了开放而存在。
 
 
谭平《无题》 布⾯丙烯 80×100cm 2018
 
 
  第三个展厅是2014年关于素描的影像《彳亍》的记录视频。
 
  《彳亍》影像是2014-2015年间艺术家创作素描作品《彳亍》的记录。该系列炭笔素描是谭平利用工作间隙或琐碎时间完成的。他规定自己完成每张索描的时间不超过两分钟。这些作品如同时间碎片,记录艺术家内心诸多微妙变化的瞬间。“没有预设指向,任其自由生长,直至画笔游走至一个脆弱的瞬间与我相遇。在崩裂的涂绘声中,线条,猝不及防的抵达,与我的内心坦诚相见。一种令人振奋的内在体验。”谭平质疑瞬间的真实性,更信赖对时间片段的持续叠加所能成就的一种具有丰富质感的现实。而这种现实又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他相信这种不确定性,恰恰可以激发艺术家无限的生机与创造力。
 
 
 
《彳亍》的影像现场
 
 
  此次展览中绘画性的比重已经很少了。绘画、版画之外,不仅有装置,更多的是影像。在通道的空间有很多影像,这些影像中有独立的作品,也有一些是之前项目重新剪辑的影像,有较多动态的因素。
 
  谭平希望以影像的方式传达自己的观念,与以交互为目的的多媒体影像作品又有差异性。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