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谭平:中国当代艺术不再固化于风格、流派

时间:2019年06月14日 作者: 来源:网络
 
 
 
相距10年的两件作品并置 产生新的关系和意义
 
  
        双重性格:一种工作方法
 
  每个观念的形成都是个人化的,在艺术家解决问题的行动中逐渐形成的。也就是“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最终作品还是和人的特性有关系。我算是双重性格的人,所谓双重既有绘画和版画的语言上;还有创作中既有感性,又要有理性。” 谭平作品的感性包括下一笔的状态,色彩变化,把生活中的种种情绪体验,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理性部分有特别程序化的工作方法,一些像“彳亍”系列的观念性作品。但现在工作的方法和情绪的变化也都慢慢交织在一起,越来越不想分离开。
 
  2016年元旦,谭平在燕郊的画室画了一张抽象作品,当时觉得挺好。2018年又拿出看的时候,感觉好像是不太够,又开始画,最初体现覆盖的概念,能感受到不同时间段的心理状态,还是很强烈的,形成了《覆盖》系列。“现在不再强调“覆盖”的概念了,就是感觉由于有了两种东西合在一起作品比原来的张力要强得多。”两个不同时间段产生的心理情绪,留在了同一件作品上。对谭平而言是产生了一个新的心理空间的对照,是另一种心理的“双重奏”。
 
 
 
两个不同时间段产生的心理情绪,留在了同一件作品上
 
  
        空间与时间之于我,前者是创作的外在场域,后者则是内在能量的载体。——谭平
 
  此次展览整体呈现的两条线索也是“双重奏”。一条线是抽象绘画;另一条是版画。对于谭平这两种语言方式,同样重要,不分主次,展览的主题之所以是“双重奏”,有两条线共同交替行进的因素,展览的呈现也是绘画和版画交替出现。
 
 
 
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以前的作品,第一张版画《我们都是毛主席的红卫兵》(1974年)
 
 
 
第一张水彩《无题》(1972年)描绘了艺术家的家乡承德避暑山庄。(图)
 
 
展览现场
 
 
    第一个空间,整个建筑空间是55米长,9米多宽,是一个长廊式的展厅。一面墙以不同时期的绘画为主,对面的作品“+40m"是2012年谭平在中国美术馆举办“1劃”(ALine) 展览时为圆厅40延米空间特别创作的作品。面对圆厅这样一个具有经典与权威象征的空间,选择顽童般破坏式的“一划”,既是艺术观念的呈现,也是极具挑战的行动。作品采用了单纯而原始的木刻版画形式刻制,一把圆口木刻刀,历时6小时,全神贯注,一气呵成。刻刀与木板接触的瞬间如同划开弹性的皮肤,徐徐行刀,不断前行,刀我合一,在沉入生命的“时刻”留下无数令人欣喜的节点与瞬间。
 
 
 
“+40m"是2012年谭平在中国美术馆举办“1劃”(ALine) 展览时为圆厅40延米空间特别创作的作品。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