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ài星球-all
我不是一个职业艺术家,而是一名美术大学的专职教师,每天除了去思考怎样教好每一位学生外,想最多的便是如何做好他人的儿子、丈夫和父亲。艺术于我而言更像是一种癖好,它是我备完学校的课、与家人聊完天、帮家里打扫完卫生、哄女儿入睡后,属于自己的那点私事。实话实说,虽然我在大学里教的就是艺术,但并不太想把在自己碎片化时间中的那些艺术实验强调为“做作品”,而且每每有人问起我关于个人创作的事情时,我更愿意只把它称为“做东西”。
cài星球-冬菇滑鸡
cài星球-鸡蟹
之所以选择“做东西”这个说法,是由于我很看重这个词中对于过程或者状态的强调。它其实来自于我一个粗略的观点,即在当下以展览为核心的各色艺术活动中,如果创作者把作品呈现于展览中的状态视为终结,那么我并不认为这种掺杂着多种因素的结果还与创作者之间存在着多大的关联度。而且在内在价值上讲,它也只能片段化的表现出作品完整面貌中极小的一部分,甚至大胆地说,从这种成果中并不能看到创作者真实的艺术化生存状态。而依我看来,一件“东西”的生成过程才是艺术家的真正“作品”。在这个生成过程中,作者的内心必然处在一种不断与自我进行对话,不断借助各种媒介确认自我,不断从多维度去构建自我逻辑的状态中。它是个体化的,更是完全属于创作者自己的,可想而知,这种内容必定远远超出一件最终化的“东西”的容量,我认为,这也恰恰是艺术之所以迷人之处。它不应是提供给了观者一件可以把玩的东西,而应是展现给他们一个超出已知概念的世界。……世界绝不是一件东西,它应是一种状态。
cài星球-鱼头
cài星球-杂鱼
因而,我选择“做东西”作为阐述我艺术活动的关键词,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看重自身行为轨迹的态度。无可厚非,这是一个极为个人化的看法,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质疑它。但是,究其根源,于我而言它是完全真实的。因为它植根于一个对我的本源化追问——为什么要做?我认为,从逻辑化角度尝试回答此问题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有可能会使答案落入辩解的范畴,变成一种套路化概念。所以,我选择一个全感性化的回答——“喜欢”。似乎这个回答更为空泛,实则不然。这是一个萌发于接触艺术之始时的感知化动机,它犹如我们会因在路边听到一首曲子而驻足一样,是以个体在场化立场为基点,非常具体而当下的。甚至可以将它具体到什么时候喜欢,因什么而喜欢,喜欢什么内容……等对于喜欢的细节化描述。换句话说,其实感性的“喜欢”与理性的逻辑相比,会显得更为当下、真实而具体。
cài星球-宿主之手
cài星球-猪汆兔
但是这样一来,由于我选择“做东西”原因的个体感性化,相比以外界因素为语境的创作执行者们而言,便使得我“做东西”的审视标准似乎显着有些缺乏凭证了。的确,对照他们的展览、热销、话题、关注度等外在指标化标准,我的标准确实会显得有些随意——它丧失了可以由群体意识来判定的依据。不过,这实际上也是我的有意为之。之所以有意使“做东西”跳出外界衡量系统,我是为了能够将自己的艺术实验限定在“与我有关”这一范畴内,使得“我”可以始终充当着行为发生的原因和目标的主角,而不是无关的他者。自然而然,我也因此抱有了一个完全个人化的做事原则,假如尝试简单地对其进行概括的话,那么我希望自己能在实验中,保持一种避免种种外化因素介入行动指向,且与各类群体意识保持疏离,自我意识绝对化独立的状态。
什么是“cài星球”?插图01 “一刹那”
什么是“cài星球”?插图02 “往返”
什么是“cài星球”?插图03 “六道”
如此这般,便会引出一个紧接着的追问——没有参照系的审视标准,“做”又如何开展与推进呢?对于此种问题,无论我选择怎样地拒绝群体评价系统介入,还是必须要阐述清楚的。因为,这实则是一个对于我个人工作方法的追问。那么,它到底会是什么?非常简单,就是五个字——无态度劳作。如果再详细一点的话,或许可以说,在过程中,“做”永远只是一个针对没有任何意识形态思考的具体制作问题的行为——“做”就是“做”的本体。当然,你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次次连贯且微小化的行动目标,比如:如何连接?如何成形?如何转动?如何稳定……等等一系列只与物本身相关的具体实验,然而必须明确“做”的过程不应该有“念头”。当然,如果一定要把这种状态也看作某种观念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想,它顶多也就等同于对某个单一问题的持续性研究而已,不过,由于内容的超个体化,整个研究也是不可能存在何种高深概念可言的……。
一只鸡煲蟹 2018 陶瓷 50x50x30cm
三头六臂 2020 陶瓷 320x400cm
可是,如此平淡且个体化的实验,它会有价值么?或许,在外界群体化评定系统中,这种“做东西”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与意义。但是,对于此,我的答案却是绝对相反的。因为,从我个人对于“做东西”状态的切实感受来说,当我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让自己进入如此一个犹如“闭关”的状态中时,我可以感受到的将是一个单纯面对身心与材料、工具、时间、空间,甚至身心与身心之间的反复对话。此时,由于大脑完全放空,心灵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静”。而且随着“对话”的深入,“静”会逐步变成一种如影随形的东西,跳出仅仅是“做东西”停留的此时此刻,进入到无时无刻的日常生活中,进而给我看待事物、他人、世界,乃至人生时注入了一种别样的视角。直言不讳地说,我的“做东西”状态,实则就是对内心的一种修炼。如果说意义,那么还有比这个调整自我身心更大的价值么?所以,我非常看重这种状态。它不但是我艺术实验的方式,更是日复一日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对于我的生活而言,它不光无法像职业艺术家那样,成为生活中最光鲜亮丽、异彩纷呈的部分,而且仅能如吃饭、喝水、睡觉、洗澡一样平淡无奇,甚至还有些乏味……,但是“做东西”这种日常状态却如吃喝拉撒一样,使我想象不出生活中没有它的样子……。
一只鸡脚兔 2017 陶瓷 40x30x30cm
节外生枝 2021 陶瓷、木 40x60x15cm
这就是我的创作状态——“做东西”。每天我都在用那些属于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它。其间,没有欣喜、没有失望,更没有要改变什么。因为我觉得,其实在生活中,无事便已经是最大的好事了。而“做东西”作为我那众多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虽然它在每一次具体行为中都有着自身极为明确的目标,且始终处在一种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但由于在根源上本人不接受任何外在因素对它的判定,所以总体来讲,它其实也是一种无目标的坚持,因为在我看来,坚持本身就是目标。或许对于他人来说,这更像是不包含任何外在动机的“过日子”,甚至完全可以把我的创作状态定义成一个仅对自己有意义的平庸和无聊的游戏,但是我一定会把它如同活着一样,毫无激情且平静地持续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直持续到生命的尽头。也许,到那时人们才会意识到这种状态的意义,因为,我们总是会习惯性地夸大一年的作用而小看了十年的效力……。
2019年1月23日
于广州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文学院访问学者
1980 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2000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2004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2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实验艺术系,获硕士学位
2005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基础部任教
2009 负责“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宣政殿、紫辰殿”项目概念设计
2012 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任教
2019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任教
2019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基础教研室负责人
2024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摄影与数码艺术教研室负责人
主要展览
2020“美好生活——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9“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作品展”,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廊坊,,中国
2018“首届广东省美术教师作品展”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中国
2018“师坛锦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邀请展”,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
2018“另一种设计”,华•美术馆,深圳,中国
2018“第三届广东当代陶艺大展”,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7“物是人为——考工、立异和斜出”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7“苍穹之下•当代艺术扫描―呼和浩特”,内蒙古美术馆,呼和浩特,中国
2016“设计之变——2016第八届上海艺术设计展”,西岸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15“与仰民一起游走迷宫”,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5“北纬23°/北纬35°——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部•广州美术学院——教员作品共同展”,东京艺术大学大学美术馆陈列馆,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绘画栋1F,东京,日本
2015“2015首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上海,中国
2014“旋构塔——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西宫船坂双年展2014”,大阪兵库县西宫市,日本
2014“为坐而设计”回顾展——中国原创历程2002-2014,广州正佳百货,广州,中国
2014 第6届“为坐而设计”展“60把椅子”国际知名设计师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新集体主义:2013年广州当代艺术生态考察展”,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州,中国
2013“视觉交叉体——首届广东当代艺术群落青年艺术家联展”,21空间美术馆,东莞,中国
2013“The spectator——粤澳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仁慈堂婆仔屋,澳门,中国
2012“中国原创设计十年——暨为坐而设计大奖赛作品展、国际知名设计师作品邀请展”,红砖厂创意园,广州,中国
2012“野生视觉——广州青年当代艺术专题展”, 53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2 第5届为坐而设计“50把椅子”国际著名设计师作品邀请展,吉盛伟邦国际家具村“设计公馆”,上海,中国
2011“流动的剧场‘亚热带’青年艺术联展Ⅱ”,优游画廊,广州,中国
2010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启动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奖项
2020“2020明天雕塑奖”入围,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中国
2012“BraunPrize2012”(2012年德国博朗国际工业设计大赛) 获得“Special Mention”,博朗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德国
2012“为中国而设计——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优秀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2011 获“2011DFA亚洲设计大奖”——铜奖,香港设计中心,香港,中国
2011 获“金羊奖”——金奖,琶洲会展中心,广州,中国
2004 中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主题年—最佳创意类—银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2002“为坐而设计”大赛获金奖,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个人著作
2024《艺术形象认知力》,岭南美术出版社
2022《艺术认知力•关于图像的100种角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参与编撰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材《图像--叙述与再现》
2009 参与编撰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材《观念--认识与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