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波
1974  出生于吉林
1996  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美术系
2001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研修班
2010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获硕士学位
现居北京、吉林,吉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个展
2021 感同身受——李洪波个展,奕来画廊,纽约,美国
2021 所见非真——李洪波个展,唐妮诗画廊,上海,中国
2021 所见非真——李洪波个展,唐妮诗画廊,巴黎,法国
2019 绽放——李洪波个展,Maraya艺术中心,沙迦,阿联酋
2019 致敬经典——李洪波个展,Flora Bigai画廊,彼得拉桑塔,意大利
2019 新兴维度——李洪波与蔡东东双个展,弥瑟里考迪亚大学美术馆,宾夕法尼亚,美国
2018 站在彩虹跳伞,大都会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8 彩虹,中国纸艺术研究所,吉林,中国
2018 彼此,李安姿当代空间,香港,中国
2018 中国制造——李洪波个人项目,银川当代美术馆,宁夏,中国
2017 我们画过的石膏像——李洪波艺术展,京师美术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国
2017 花海,81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标准,昂古莱姆纸博物馆,昂古莱姆,法国
2016 教科书,凯尚画廊(奕来画廊),纽约,美国
2015 彩虹,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乔治亚州,美国
2014 刀影,李安姿当代空间,香港,中国
2014 教具,凯尚画廊(艺莱画廊),纽约,美国
2013 纸?境,路德维希堡艺术协会,路德维希堡,德国
2012 洁白的纸,多米尼克画廊,悉尼,澳大利亚
2012 我,少励画廊,香港,中国
2012 一棵树,三潴画廊,北京,中国
2011 世界——李洪波新作展,铸造美术馆,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23 盛世莲花——澳门回归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展,广州美术学院,广东,中国
2023 虹——来自桥的世界 第六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主题展,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苏州,中国
2023 和美共生——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新疆美术馆,新疆,中国
2023 实验集·第一季,雪莲·亮点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22 盛世莲花——澳门回归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展,澳门科技大学美术馆,澳门,中国
2022 第二届济南双年展,山东美术馆,山东,中国
2022 语言与言语:一个基于语言结构系统的展览实验,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北京,中国
2022 东北新浪潮,大连山上美术馆,辽宁,中国
2022 最初的湾区:广州南海大地艺术节,佛山南海西樵镇,广东,中国
2022 纸·感·知,悉尼大学周泽荣博物馆,悉尼,澳大利亚
2022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5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2 书事:艺术家的实践,苏州美术馆,浙江,中国
2022 唯物思维: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青岛云上海天艺术中心,山东,中国
2022 Superfluous Things: Paper,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新加坡
2022 Overdose,Design Museum Holon,以色列
2022 活性能量跃迁——第14届达喀尔非洲当代艺术双年展中国主宾国,黑人文明博物馆,达喀尔,塞内加尔
2022 当代涂鸦与街头艺术,Artemizia Foundation Museum,宾夕法尼亚,美国
2022 自然不自然,上行艺术中心,广东,中国
2022 大国匠作——走向新时代的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8 向东走——当代艺术要请展第二回,墨非墨画廊,青岛,中国
2018 文明的回响——匠作之美,一九空间艺术画廊,马德里,西班牙
2018 共通分母——交感 2018韩中交流展,驻华韩国文化院,北京,中国
2018 献礼60年——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纸艺术研究所第一届纸艺术展,吉林师范大学,吉林,中国
2018 乌兰巴托国际艺术节,乌兰巴托,蒙古
2018 涌现,多伦多艺术中心,多伦多,加拿大
2018 纸上·至上,青岛天泰艺术中心,青岛,中国
2018 中国与葡语国家艺术年展——知我者,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中国
2018 雕塑四十年,深圳当代美术馆,深圳,中国
2018 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8 纸是第三回邀请展,共同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7 全军美展:中国当代材料艺术家,圣彼得堡管理中心展览馆,圣彼得堡,俄罗斯
2017 文明的回响:致匠心,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江西,中国
2017 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何以素千叠,万营美术馆,河北,中国
2017 刚柔并济——纸的五种性格,广州方所书店,广东,中国
2017 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非常持续——环保启示录,银川当代美术馆,宁夏,中国
2017 沙海绿洲,鄂尔多斯博物馆,内蒙古,中国
2017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3界全军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见藏见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毕业创作与近作对话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大幅消减:当代纸艺术展,柯里尔美术馆,曼彻斯特,美国
2017 华夏文明之光,中央展览大厅,圣彼得堡,俄罗斯
2017 文明的回响 第二部:中华匠作,太庙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教学相长——第三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 艺术郑州——全球中国,绿地广场,郑州,中国
2016 物料,成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6 自·牡丹亭——当代艺术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中国
2016 石膏像——视觉经验与文化身份背景下的中国当代性,亿利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6 纸是,共同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6 文明的回响:穿越敦煌,太庙,北京,中国
2016 设计之变——2016上海艺术设计展,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16 纸上·至上,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中国
2016 敦煌——生灵的歌,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5 河畔之夜,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
2015 化生——中国当代艺术展,蒙斯老屠宰场艺术中心,蒙斯,比利时
2015 流动·FLOW:意中当代艺术交流,帕拉迪奥大教堂, 维琴察,意大利
2015 匠气·第四回——装置艺术展,元典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巢——跨国文化雕塑装置影像展,武汉美术馆 ,中国
2015 TA 时代,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青春无限,亚洲大学艺术博物馆,台湾,中国
2015 CODA 纸艺术,CODA 博物馆,阿珀尔多伦,荷兰
2015 不朽的重生:中国当代艺术,安格里纳美术馆,威尔斯,奥地利
2015 无声的交谈,菲籽画廊,比利时
2014 纸—在,天津艺术博物馆,天津,中国
2014 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山东美术馆,山东,中国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实验艺术展区,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实年一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文化保税园开园艺术展,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文化保税园,北京,中国
2014 纸文化——纸是一种媒介,莫里斯博物馆,莫里斯顿、田纳西州,美国
2014 跨越边缘:纸质作品的解放,威廉斯堡艺术和历史中心,布鲁克林、纽约,美国
2014 堆积和折叠的雕塑,丹诺斯博物馆,特拉弗斯城、密歇根州,美国
2014 乌托邦狂想曲,中粮鸿云,南京,中国
2014 第三届美术文献展,湖北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4 南京国际美术展,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南京,中国  
2014 中国当代青年雕塑展,洛带,成都,中国
2014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亚洲:故事树,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
2014 融.汇,天仁合艺美术馆开馆展,杭州,中国
2014 伪装,21世纪美术馆,路易斯维尔,肯塔基州,美国
2014 极客野餐2014,圣彼得堡,俄罗斯
2014 相遇——丝绸之路上的新艺术,新疆会展中心,新疆,中国
2014 匠气3,红门画廊,北京,中国
2013 艺术三亚,亚龙湾紫禁城,海南,中国
2013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中国
2013 第二届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和阳美术馆,大同,中国
2013 进化——图像,敬人纸语艺术机构与雅昌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3 面对Anitya,米希宫,威尼斯,意大利
2013 纸艺术:艺术与科学之非凡的材料,伯克希尔博物馆,马利兰州,美国
2013 火锅,伯瑞特波罗博物馆,伯瑞特波罗,美国
2013 变形——现代艺术的透视图,53艺术博物馆,广州,中国
2013 心迹象——2013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南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3 深刻魅力,上海喜马拉雅博物馆,上海,中国
2012 Ctrl+N:非线性实践,光州艺术博物馆,光州,韩国
2012 第一届新疆双年展,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乌鲁木齐,中国
2012 匠气,前波画廊,北京,中国
2012 应物象形,艺莱画廊,纽约,美国
2012 江汉繁星计划之70后艺术家研究展,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2 千里之行——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优秀作品展(2009-2011),艺术黄金广场,伦敦,英国
2011 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温州国际展览中心,温州,中国
2011 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寺上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奇点,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实验艺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大爆炸——白兔美术馆收藏展,白兔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
2010 千里之行——中央美术学院获奖毕业作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物.能,铸造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0 天工开物,德山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0 我在路上,三潴画廊,北京,中国
2007 物欲、无欲——材料表述与空间展示,锦都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7 共享时间空间,K空间,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李洪波:视像的异变与奇观
· 闭合与延展:一与多——李洪波纸
· 物有实体 理无定形——李洪波的
· 艺术的解构与再生——评李洪波的
· 纸葫芦的故事——李洪波的艺术源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物有实体 理无定形——李洪波的纸媒艺术>>
 
  李洪波的纸媒艺术,一望便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是一种对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换,但他的作品的表现形式却是鲜明的当代形态,拓展了我们对中国当代艺术可能性的认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创作信心。对此,当代艺术家吕胜中非常明确地指出:“李洪波作品《伸缩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传统端午节民俗手工艺“纸葫芦”——一沓薄薄的纸竟能变化出花篮、灯笼、瓜果等形态迥异的形貌。作者从中看到了纸质形式语言的另一种可能:从具象到抽象,从有形到无形,从规范到自由……纸张的连续性在这里成了语言表达的重要元素,它的抻拉、聚散、起伏、转折所导致的变异与化生,为观者提醒出在原本形态中潜在着的无数种不可预料的荒诞性风景。”(吕胜中《学院的生动》,《美术研究》2011年第3期,第26页。)
 
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讨论中国古代史学观时曾说:“事有实据,而理无定形,故夫子之述六经,皆取先王典章,未尝离事而著理。”这是一种客观主义的史学观,讨论了客体的“事”与主体的“理”如何在史学家那里获得内外相应的一致性,即“理在事中而不离事言理”。从艺术史角度来看,我们讨论当代艺术,也可以借用这一观念,即当代艺术无论其在主体观念上如何深奥,必须建立在现实的材料与艺术家创造的可视形象的基础之上,我将其转换为另一种表述——“物有实体,而理无定形”。这里的“理”,既可以理解为艺术的“观念”,也可以理解为艺术的“表达”,事实上,艺术的观念与艺术的表达几乎是合而为一,互为表理,不能拆分的。材料、表达形式、艺术理念三者和谐的统一,才是艺术成功的所在。 
 
在我看来,李洪波的作品,与上述界定十分吻合,李洪波通对纸媒的运用,探讨蕴藏其中的“物性”,从而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感受,进而表现他对现实世界的观念。在这里,每一个单独的物的摹仿是写实的,但是不同的纸媒材料的组合是主观化的,在李洪波的作品中,人的形象与自己的创造物交织在一起,作品显示出李洪波活跃的独立思考,即对于人与自然、生活用品和艺术作品的差异的认识。 
环顾我们的周围,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纸,对于我们的生活,就像水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而又不为人察觉,它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化交流。作为物质材料的纸,它无处不在而又不为人所重视,表明人与物的关系并不取决于——物与人的距离,大多数人对于身边之物,只是使用,并不观照,这样人身处物中,与物的关系并不亲近。只有我们走向物体,才能敞开物性,领悟存在,海德格尔指出:“走向物,就是从描述中抽身,走向回答和回忆的思考。”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们依照物品的节奏生活,并受制于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大多数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于身边的“事与物”因为常见而习以为常,不再去思考其中隐而不露的存在的奥秘,正所谓“视而不见”。而李洪波将“纸”这一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发明,经过解构和重组后,再现于我们的眼前,使我们在惊异之余,对其加以关注和思索。 
 
对于李洪波来说,材料语言怎样在观念表达中恰如其分地展开叙述,工具和技术怎样在艺术创作中推动表现的力度,以及物质材料怎样在艺术家手中魔幻般地超越原本的文化属性,始终是他所关注的问题所在。要之,在当代艺术中,有关精神与文化的材料运用,如何在特定的艺术语境中表达出一定的形式感,始终是作为艺术家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李洪波在纸媒材料的语言探索和运用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不断探索这一语言方式的丰富表现力。李洪波着力于开发早年熟悉的纸做的儿童玩具,探讨通过折叠和连结、延展所形成空间的可能性。李洪波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感,他以娴熟的折叠技巧和对纸质材料的特殊敏感,在空间中展开构想。将柔弱的纸质媒材,不断延展为富有生命力的爬行动物,自由地流动,最终组合成为具有奇异感觉和强大视觉冲击的空间装置。 
 
李洪波对于纸媒材料的研究和运用,看来只是发现了一种常人熟视无睹的艺术材料(当然我们可以说,中国画画家对于宣纸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实表明了当代艺术中一种新的趋势,即对于“物”与“材料”的重新审视。在古德语中,“物”这个词意味着聚集和统一,特别是对于考虑言说中的事情,一种争议的聚焦。对于李洪波来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是对于纸的运用的技术,而是对于纸的运用的文化视野。即他们对于纸质媒材的选择,作为一种对物的选择,正是表现了现代人对物的意义的把握,是重新敞开人对于物的关系,回到事物本身去,回答生命的原始呼唤。 
 
讨论李洪波的纸媒艺术,可以看到,他运用中国传统材料与形式,表现人的身体的自由变异,这种变异不仅在身体的外在形式方面呈现了身体的自由打开与运动,而且在观者的观看与体验方面,也产生了奇异的感受。有关这一审美现象的根据,19世纪著名的美术史家沃尔夫林在其1886年的博士论文《建筑心理学讨论》中研究了物质形式与人的身体感受这一审美移情问题。他认为“物质形式的特性,只是缘于我们的身体。如果我们是纯粹视觉的生物,我们就不会拥有物理世界的美学判断。”所谓艺术中的“可视性”,不是人的视觉对于物象的表面感知,而是基于观看对象的视觉、触觉、平面形式与三度空间的综合感知。因此,对于人的丰富的身体感知能力来说,创造一种综合的空间感受与视觉、触觉的综合体验,不仅是现代雕塑艺术的要求,也是现代装置与综合材料作品的基础表达要求。 
 
李洪波在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的学习与研究,使他对综合材料艺术具有了深入的理解,在表达方式上获得了新的视野与方法。李洪波的艺术,去掉既定的形式,回到感性的原点,尊重自我的身体感觉,开放心灵的空间,达到了超越媒介的重构。在他的作品《伸缩性》中,人物即是符号性的,也是材料性,更是感受性的。他作品中的人物,在工作里完成的时候,只是一个半成品,或者说是一个包含了各种可能性的综合艺术表现平台。只有在展场中,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与其他艺术家的相关作品,李洪波才对他的作品进行各种自由的展开与拉伸,在空间中获得不同的形体组合与视觉形态,从而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与体验。李洪波的作品,看来只是一种身体形态的表达,即人对于自我身体不受物理结构制约和重力影响的自由运动的梦想,但实质上表现了当代人在现代社会的某种生存状态。一种是变动中的停滞,即我们身体即使在频繁的移动,但我们的思想也许并没有更多的变化。另一种是不变中的运动,即我们的身体也许没有移动,但是通过现代化的数字通讯和网络,我们与全球结为一体,我们的思想,无时不刻受到外在信息的刺激和影响,从而使我们从身体到思想都在发生潜在的变化。 
 
帕斯卡有个睿智的箴言:“我们实际上居住在一个奇异的怪圈中,它的圆心无处不在,而圆周却无处可寻。”今天,我们所有的人都在进行身体的移动。一部分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迁徙到新的城市,更多的人是为了工作而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上奔波。还有许多人身体并未移动,但他们可以通过遥控器不断变换卫星频道,通过“Discover”和旅游频道周游世界,他们也可以通过电脑和网络瞬间获得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的信息,如同毛主席诗词里所说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所以,从精神上说,我们都是旅行者。或者说,在城市里,我们是通过通讯工具时刻保持联系的城市流浪者。世界变化的速度在加快,这从京沪高铁、武广高铁的建成,中国铁路不断提速,大量动车组引入客运专线可以感受到。这种变化的世界带给我们的是静止不动的概念正在消失,生活与发展的前景如同浓密、昏暗、凌乱的密林,变得不可预测和难以把握,全球化拉动经济和文化向短暂、多变和不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样,从形体上,我们虽然与百年前的先辈相比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从大脑对于信息时代的反映与变异来看,我们已经是“变形者”,在美国的许多有关机器人、变形金刚的科幻大片中,在动物细胞与器官的异体繁殖中,已经呈现出未来人的某种发展趋势。 
 
在某种意义上,李洪波的作品既是简单的,又是复杂的,他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悄然站立,也可以在室内空间自由盘旋,像章鱼一样舒放自如,一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以千变万化,但又归于一体。这也符合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而万变最终归一的宇宙观。李洪波的实践告诉我们,艺术的观念只能寓于实物,通过艺术之手来实现。艺术家的文化直觉,既是对材料的直觉,也是对浩繁手工制作的体验,它们构成了艺术品的重要方面。艺术家可以在与材料持续的对话与制作之中,达到忘我的境界。 
 
李洪波的纸媒艺术,还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当代艺术创新之路的反思,即一个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何在现代社会的空间和物质条件下,完成当代艺术的形式创新与物象表达。在这里,我们涉及到“当代艺术的全球化与地域性”的问题。在各民族艺术的发展史中,有没有一种可持续稳定的民族形式感的存在?如果有,这种“民族形式感”有何特征,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对此,沃尔夫林指出:“民族的形式观念不需要在所有时代都保持为同等强度。可能会有这样的时期,艺术没有中断,特殊民族品质退到幕后,而为外来要素腾出空间。意大利比德国更一以贯之地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前者以视觉形式表达自身的需要已发展成为稳固民族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的发展受到外来艺术观念和样式的强烈影响,传统艺术的价值持续受到质疑,不断“为外来要素腾出空间”。这种状况在近10年来有了很大的转变,如果我们观察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可以注意到、徐冰、吕胜中、邱志杰等艺术家,已经或正在摆脱90年代以来西方的强势艺术样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材料中寻找新的表现形式,这不仅是一种国际强势文化侵入下的生存策略,更具有当代艺术发展的方法论层面的开拓意义。即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哪怕是流传久远的民间美术的形式,也携带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感”,与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自然吻合,它们在现代条件下,是否具备向当代艺术的形式转换的可能性?从李洪波的艺术实践来看,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它不能仅仅表现为一种传统艺术与民间美术外在样式的挪用,必须从更深刻的观念内涵进行反思和转换。例如,如何在作品中表现出中国人的自然观,表达古代中国人所理解的大同世界与社会和谐?事实上,在全球化时代强调“民族形式感”,不只是强化民族艺术的风格差异或民族视觉身份认知,更重要的是,促使艺术作品的观者扩展对于人类视觉知性活动的多样化的认识。通过深入理解不同国家艺术家的个体视觉表达方式的差异性,增进对人类视觉文化整体性的理解。我以为,这可能是中国当代艺术在21世纪走向世界,并且贡献出自己独特的人文价值观的要点所在。 
 
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应该重提“实验性”。这种实验性,就是在艺术表达方式的实验性,即在艺术语言和方法论层面的实验性,这是艺术家的力量所在,也是他在艺术史上获得认可的根本所在。正如徐冰所说:“艺术家的本事是要对这个时代有种超出一般人的认识,而又懂得转换成过去没有的,一种全新的艺术语汇来表达的能力。”李洪波的当代艺术实践表明,在新一代中国青年艺术家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富有活力的艺术创造和想象力。虽然青年艺术家在生活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有相当多的艺术家还是在艺术语言与表达方面寻求创造与变化,能够越过材料的限制进入到一个更为开阔的探索天地。 
 
 
 
2011年7月25日
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主编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