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元

1959  生于天津
1982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1991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五届油画创作研修班
现居天津,任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主要个展
2017  "On diversion",伦敦雅山,伦敦英国
2016  第六届 MIAFAIR 米兰图像艺术博览会,米兰国际艺术展览中心,米兰,意大利
2015  马元方式,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圣马力诺共和国国家馆威尼斯意大利
2012  个人方式—马元作品展,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天津,中国
2011  观澄,中得艺藏,深圳,中国
2010  众妙之门,白马寺释源美术馆,洛阳,中国
2010  观大自在,西宁中得会馆,西宁,中国
2010  滴水穿石,
2009  一炷十方,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中国
2009  一炷十方,上海北竿山国际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08  无用功,英国怡和洋行仓库马元工作室,天津,中国
2007  尘埃•马元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  一炷香,英国怡和洋行仓库马元工作室,天津,中国
2006  西藏物语,中国意大利大使馆,北京,中国
2004  马元.眼里的西藏,可乐马画廊,北京,中国
2002  印象.西藏展,德中文化交流中心,杜塞尔多夫,德国
2002  印象.西藏展,奥中文化交流中心,维也纳奥地利
2001  马元油画展,唐风艺术中心,天津,中国
1999  西藏.净土,三希堂,台北,台湾
1993  西藏.出巡,隔山画馆,台北,高雄台湾

主要联展
2017 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艺术展,呼和浩特展览中心,呼和浩特,中国
2016 第六届 MIAFAIR 米兰图像艺术博览会,米兰国际艺术展览中心,米兰,意大利
2016 "中国人的方式",盖斯林根博物馆,盖斯林根德国
2016 超越绘画/超越雕塑,菲迪亚美术学院,意大利
2016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展,天津美术学院展览馆,天津,中国
2016 天津美术学院110年校庆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 实验与展望,天津美术学院展览馆,天津,中国
2015  马元方式,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圣马力诺共和国国家馆,威尼斯,意大利
2104  十二境,贵阳阳,明祠,贵阳,中国
2104  处处有佛步步生莲——行无界,日本中国文化交流中心,东京,日本
2104  处处有佛步步生莲——行无界,洛阳,白马寺,中国
2104  行无界“转”——马元.宋永平展洛阳白马寺释源美术馆,洛阳,白马寺,中国
2013  当代著名油画家邀请展,天津美术馆,天津,中国
2013  慢艺术,现实空间,北京,中国
2013  方式,意大利RIVELLI画廊,北京,中国
2012  2012伦敦中国艺术展,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伦敦,英国
2012  中国西部国际艺术双年展,银川文化艺术中心 ,银川,中国
2011  兰亭心序,天津美术学院展览馆,天津,中国
2011  透明的墙——中印艺术展,对比窗画廊,上海,中国
2010  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道同形异,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意派——世纪思维,今日美术馆 ,北京,中国
2008  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展,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北京,中国
2007  法国春季艺术沙龙展,卢浮宫 ,巴黎,法国
2006  究竟•现实,可乐马画廊,北京,中国
2004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3  印象•西藏展,Vernissage画廊,华盛顿,美国
2001  中美艺术家联展,苗必达市艺术中心,美国
2000  新世纪中国油画精品展,香港百家画廊,香港,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物的吊唁与人的救赎:马元的《尘
· 读马元先生
· 场——意在·马元的无用功
· 马元美术馆
· 马元当代艺术馆
· 马元官方网站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场——意在·马元的无用功>>

  意在者,谓意念驻留之所也。然而“意在”并非“在场”。某人现于某一具体场合谓之在场,故“在场”多数物理范畴。而“意在”则不同,乃谓精神与日常之默契,行为融入无形止的日常生活、抑或自然重复的延续之中。故“意在”乃冥想之记录和依托,然并非着意记录和依托的物理形式。行云流水,任其自然乃至高境界。自然简朴,不事雕琢为内在品质。此即古人“洒扫应对皆是个理”之谓也。艺术作品因之不受边框之苑囿,不在意中心边缘之差异,反之,着意空间时间之无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原理也。万里之行、万卷诗书、十万方佛、万里长城皆始于“意在”。“意在”始于足下,终于无限。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其无限并非数、量之积累,乃境界之谓也。
  
  “场”主要强调一个环境的概念。“环境”在这里指的不是一个和人没有关系的外在世界,而是指在艺术家创作过程中与他始终处于互动的日常环境。对于“场”的理解要注意两点: 第一,它不是一个物理的“场”。把一件作品放在某个物理空间中,这是西方形式主义艺术、极少主义、大地艺术和日本物派关于“场”的概念,而“意派”的“场”始终与“人”、“物”处于互动、交错、契合的关系中;第二,这个“场”指的不是一个即时性的“在场”,比如艺术家在某个场合当中,我们把它与同时发生的事件一并记录下来,这就是一种“在场”,这种“在场“是受到具体的某一时段或事件的局限,而意派的”场“没有这种局限,它具有延续性、过程性、无始无终的特性,所以它有一种无限性。
  
  马元的作品属宗教性或文化性的“场“,这种 ”场“指艺术家把某种文化信仰或文化理念作为自己的信仰,在实际艺术创作中运用的媒介、作品题材、作品的气氛和精神状态都与这种信仰有关。
  
  马元始终在与时间进行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属于一种文化日常,他把文化遗产的外形转化为一种更本质的物质,而这种物质凝聚着更多的时间,成了时间最本质性的显现。而文化符号,包括陶器的外形是一种文化象微,这种文化的象微性相对于承载了物质性的时间的沉稳,具有一种玄虚的因素,马元通过把玄虚的、象微性的东西转化成本质的物质,形成一种还原。
  
  

高名潞
  
  2009.12于北京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