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起田
1948 出生于武汉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现居北京宋庄,职业艺术家
主要展览
2023 历史的火车头——张起田的工业美学记忆,北京锦都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9 风景画联展,汤湖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8“边界(艺术与人权)画展”,欧盟大使馆,北京,中国
2018 张起田个展,汤湖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8 百年乡村(旷野)艺术大展,石家庄NIU艺术空间,河北,中国
2017 油画(备忘录)张起田个展,T3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中法建交50周年油画展,巴黎市政厅(门厅),法国
2013 真像≠真相—3+3当代艺术邀请展,湖北书画院美术馆,武汉,湖北,中国
2013 “忘了”——张起田油画展  北京东城区安定门“逃禅小院”,北京,中国
2011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校庆展,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武汉,湖北,中国
2011 “艺术家眼中的中国油画展”,深圳美术馆、上海美术馆)
2011 “我们的家园”首届环保主题绘画展,国际交流中心展览馆,北京,中国
2010 “中国小幅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北京2008年国际当代绘画雕塑邀请展, 国贸国展中心,北京,中国
2007 宋庄画展,宋庄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6 嫘院画展,宋庄嫘院餐厅,北京,中国   
2005 燕郊•环宋艺术集结展,北京,中国
2001 宋庄画展,北京军事博物馆,北京,中国  
1997 北京中国艺术大展,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
1996  “兰花花”武汉油画展, 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中国
1993 93 全国油画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张起田: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
·  张起田:一个拒绝遗忘的严酷命
· 张起田:不思量 自难忘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张起田:一个拒绝遗忘的严酷命题>>
张起田画了一辆公共汽车,然后:画面上变得诡异之极。因为,这辆老式公共汽车几乎贯穿了他的所有作品。如此一来,公共汽车蜕化了自身功能,成为了一个微弱个体始终在抗拒遗忘的记忆符号。
所以,我理解张起田作品,关联了历史、遗忘、记忆,而后,作品主旨波及了一个庞大族群的集体潜意识,说白了,就是一个关于所有人的心理问题。
如果,一个族群所有人都那么善于健忘,甚至变本加厉地酷爱遗忘,乃至于把遗忘当做了理直气壮的思维本能,如此蔑视时间本身,那么对于每一个人,横陈了一个终极诘问:吾将何为?
吾将何为?囊括时间,遂为一个检测精神状态的严酷命题。
 
时间主宰了历史。却也未必,时间在一个奇妙的土地上,往往无奈地任凭历史自身的沉淀与漂浮,如一个毫不相干旁观者,待一切事件结束,或许能够评说几句,但是,绝然不是最终的评判权。时间的缘起,在于人,是由人类死亡规律早造成了历史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从而不可避免的在趋向死亡的恐惧中,产生了主观幻觉的“时间效应”。也就误以为,时间是决定一切的必要条件。事实上,事物之发生、过程、结果并不受时间支配,同时也无须时间的控制。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就产生出一个度与量的生存环境,于是乎,诞生出了时间。
时间虽然是表象,但本身并不流逝,所谓“易者,象也”,乃是逝者如斯夫之表象。
 
张起田作品如此表达,缘于一种持续不断地追求,人生与作品,浑然一体,始终疏离于艺术圈之外,孤傲地我行我素。三十余来,中国艺术界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公然剽窃西方艺术风格的山寨化运动,个个精于长袖善舞,人人皆会移形换步,张起田却置若罔闻,兀自蜗居在一辆老式公共汽车上,沿着崎岖之路,追赶着遥不可及的“时间”本身。如果说时间是心灵的反映,那么,张起田作品趋近了精神的价值核心,所以,维特根斯坦说:“时间是一个概括词,概括诸如此类的现象。”“时间的表象”其实基于了物理学理解,过于简单化,我能够通过张起田的作品,去认识“时间的本原”,因为:我深信在时间的本原之中,确实不会容纳时间的存在。
 
 
张起田作品之公共汽车,乃为一个生动的的历史形象,仿佛显示了一个庞大族群的灵魂渐行渐远的影子,那些具有人类精神价值的内容,正在被所谓进化、进步等堂皇的口号所阉割、掩盖、乃至于彻底否定,然后最终欢笑着使之消逝殆尽。张起田使用艺术作品来捍卫自己的权利,那就是记忆。
无论记忆包含了什么内容,首先,人们要确保拥有记忆的权利。坦率而言,论及记忆,我并不能够心安理得,委实无法坦然,因为:我曾经亲眼目睹鲜活的生命,如虫如蚁,毫无尊严地消逝殆尽,所以,我理解了生命的不安、恐惧、遗忘,漠视,也看到了记忆可以被轻易地掩藏,而后弃若敝履地遗忘,缘由在于:一个庞大族群是否还存有了灵魂的位置。
我如是想像,缘于想到数年之后、数十年之后、眼前土地上还会有张起田作品中的一辆老式公共汽车,蒙太奇般,还原了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