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禾

1978 出生于贵州省清镇县
1999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06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


主要展览
2015“中国在巴黎——当代中国雕塑提名展”,巴黎
2015“时装新大陆”跨界艺术展,草场地艺术区,北京
2015“艺术关爱生命”,今日22号艺术空间,北京
2015“连接——当代艺术展”,北京
2014“她•时代”,时代美术馆,北京
2014“艺术无界•未来展”,悦•美术馆,北京
2014“须有作为”艺术项目,苏格兰,英国
2014“寻找小泥人”,尤伦斯艺术商店,798艺术区
2014“生亦何欢—当下的生存体验和人文理想”,北京
2014“格物析水—四位艺术家的精微探索之旅”,颐和悦馆,北京
2014“滑型”,银泰中心,北京
2014“各自为艺——上苑女艺术家邀请展”,北京
2014“那时•姑娘”,阳光艺术馆
2014“微物繁花”,11画廊
2013“第二届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北京
2013“冬季的艺术”沙龙展,法国
2013“比较沙龙”,巴黎大皇宫,法国
2013“中央电视台雕塑大奖赛”,中国雕塑院,北京
2012“2012•异同”,巴黎大皇宫,法国
2012“未来通行证”,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2“田世信、田禾雕塑展”,碧海蓝天美术馆,三亚
2012“艺融两江—中国长江汇当代艺术大展”,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重庆
2012“海天盛筵”,三亚
2012“五四当代青年艺术展”,悦•美术馆,北京
2012“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
2011“相—田禾个展”,以太空间,北京
2010“2010中国女性艺术大展”
2007“深水静流-上苑女艺术家邀请展”,炎黄艺术馆,北京
2007“土与火的礼赞”中国陶艺精品展,墨西哥
2002“上苑艺术家邀请展”,澳门 
2002“中国西部风”雕塑巡回展,北京
2001“中央美院新校址落成庆祝活动展”,北京
1999“中央美院附中99级毕业作品展”,北京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童真
相关评论 更多
· 《相》由心生
· 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 从平面到当代空间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童真>>
    引文:

    人文关怀,自然,饱含感情,表现方式多样,是田禾作品的特点。她用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将对于生活的感悟倾注于雕塑作品之中。在这个创作的小世界里,有欢笑,有泪水,更多承载的是田禾对于世界万千的热情和感动,她把自己看到的人和物通过雕塑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这种独特的“话语方式”讲述着一个个独立的故事。

    正文:

    田禾在大学期间的专业是油画,但是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她却选择了在女性看来是“体力活”的雕塑,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不是偶然。田禾的父亲是著名雕塑家田世信,父亲在工作室中忙碌的身影给幼时的田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选择雕塑的道路上,父亲对于田禾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艺术是生长在她生命中不能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只是艺术表达方式的不同,现阶段雕塑最能表达她的心声,各种艺术是相同而没有界限的。

    在田禾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对于生命的感悟,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长,她意识到观察世界的最好方法就是从内省开始,观察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例如泡泡系列的《拾荒的母亲》,作品灵感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母亲靠捡拾废品供两个孩子读大学。这位母亲的担当与慈爱触动了田禾,她把这位母亲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单独放置在一个个吹制玻璃中,每一个玻璃就是一段故事、一个世界,这其中的喜怒哀乐都是田禾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的衍生品,是生命过程的体现。作品中的母亲虽然衣着并不华美,微微佝偻着背,但是却面带笑容,双眼望向远方,充满希冀。这位母亲的的生活在物质上是匮乏的,但是在精神上却比我们大多数人富足。对孩子的爱,对生活的坚定信念使她为了梦想而不断辛勤劳动,虽然贫穷却有尊严的活着。

    泡泡系列的作品选材,田禾选择了她从儿时就十分喜爱的玻璃。玻璃易碎但是最重要的特质却是美丽,田禾在谈到玻璃时曾说:“玻璃透明,透明本来就是一种特别梦幻的感觉,它很美但易碎。它也是跟肥皂泡泡最接近的一种材质。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吹肥皂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拥有吹泡泡的机会那就像你的梦想。”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每个人心中也都有童真。这份童真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岁月抹去痕迹的部分,我们用“泡泡”将这份“真”保护在了自己的心底。田禾的作品颜色鲜亮、稚气,而从手法上来看又有极成熟的作品控制度,正是这种稚气与成熟的结合让欣赏她作品的人们,在重温童年美好回忆的同时,有夹杂着不得不长大的淡淡忧愁。好的作品不一定要体现的很严肃,它可以诙谐幽默又可以天真童趣,心中的严肃真诚才最重要。

    田禾的作品中,最带着一种和她本人性格相呼应的精气神。从最初的获奖作品《十九岁》,到《美少年》、《南丁格尔》和《张爱玲》,这些作品中都演绎着我们为之倾倒的人类品格。《十九岁》是田禾在中央美院附中的毕业作品,昂着头的少年无所畏忌,颇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感,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同样是少年题材,《美少年》则是另一番韵味。这件作品是对不锈钢这一选材的可能性的尝试,用不锈钢来体现少年光洁的皮肤。虽说是少年,但却有着儿时脑颅大的特征,介于男孩和少年之间,是一种对孩子渐渐长大的感悟。张爱玲和南丁格尔都是对田禾有过深远影响和触动的伟大女性。张爱玲的文字令田禾感动,她带领着她体验了世上各色人物的感情经历,所以在雕塑作品《张爱玲》中,田禾将这位命运坎坷的才女塑造的娴静优雅又略带感伤,微微低着头,好似在思考这世间的悲欢离合。作品《南丁格尔》则呈现了另一种伟大女性的形象,“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崇高的人性中我们看到了田禾对于生命的尊重和讴歌。

    对于雕塑,田禾评价道:“它会让我进入到自己的状态,它激烈,但绝不粗糙。我需要它吸引你,深沉、值得回味。未见得眼线、唇纹一定细腻,而是你知道什么地方需要放,什么地方需要收。在那个过程当中你已经不能用理智去思考,一切都是感觉。一件东西如果在你开始动手时就已知道结果,一定很没意思。”雕塑是一个在创作过程中重塑自我,同时也重塑世界认知的过程。作品中的“感性”、“自我”与“解读”,以及背后理性创作的把握促成了田禾与外界人和物,进行情感交流的独特方式。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