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继东

1976  生于山东
1995  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1999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3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研究工作室,硕士研究生
2006  设立北京继东工作室
2014  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北京创作中心第六期驻馆艺术家
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15  于继东作品展,Hadrien De Montferrand Gallery,北京,中国
2004  源—继东画展,八十坐,798,北京,国
2002  都市水墨个展,现时主义影像沙龙,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15  GROUP SHOW群展,HDM画廊,北京,中国
2015  布鲁塞尔艺术博览会,布鲁塞尔,比利时
2015  纸的语言规则,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书纸艺术中心,美国
2015  无声诗——中国当代青年巡回展,悉尼中国文化中心\阿德莱德节日艺术中心,澳大利亚
2014  LA ART SHOW 洛杉矶艺术博览会,洛杉矶,美国
2014  “Cold Ink”线上展,Art Share网,香港,中国
2014  “情境与空象”当代水墨四人展,第零空间,北京,中国
2014  韩国光州美术馆北京创作中心第六期驻馆艺术家开放展,环铁艺术城 北京,中国
2014  微艺术博览会,玖层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台中艺术博览会,日月千禧酒店,台中,中国
2014  中国当代青年水墨年鉴展,圣之空间,北京,中国
2014  “复调Ⅱ”群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
2014  “开”,台中大象艺术空间,台湾,中国
2014  2014台北艺术博览会,台北光州市立美术馆北京创作中心第六期驻馆艺术家作品展,台湾,中国
2014  2014.11.20-12.8,富思画廊,北京,中国
2013  “方法之外”当代艺术展,大象艺术空间,台中\花莲\台北
2013  2013台北艺术博览会,台北,中国
2013  新水墨—第一回展,HDM画廊,北京,中国
2013  水墨双生,树美术馆,北京 中国
2012  “品” ,现实空间,北京,中国
2012  “超越”——当代水墨艺术家邀请展,四维空间,北京,中国
2012  “边缘”,现实空间,北京,中国
2012  “视点•观点——观看与被观看”,大象艺术空间,台湾
2011  破界——当代水墨邀请展,上上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解构与风格——中国当代艺术30人邀请展,马奈草地,北京,中国
2011  取境——艺雅开幕展,北京,中国
2009  活墨生香”当代水墨联展,对画空间,北京,中国
2008  五十一线”环铁一线艺术区联展,北京,中国
2007  “越轨”环铁一线艺术区开放展,北京,中国
2006  “Mai Mao”,那不勒斯,巴黎
2005  黎昌杯第二届全国青年国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4  第1 4届亚、非、拉丁美洲艺术家联展,东京美术馆,日本 
2003  今日美术馆首届青年美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2  都市人类学——水墨双人展,首都师大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8  北京山水写生展,北京,中国
1997  港澳台大学生诗书画大展,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流痕”系列创作自述
相关评论 更多
· 在“水墨”与“抽象”的边缘—简
· 于继东—理性控制中的文化感知
· 笔墨自立与线性自为——继东水墨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流痕”系列创作自述>>

  “流痕”系列创作始于2012年底,是我“秩序”创作的思想延续,它的目的是将水墨媒材中的自然性、物质性、偶发性充分发挥出来,同时消减绘画性,以期达到回复一种“空”的精神本质的自然状态。毛笔和水壶不过是承载水墨与水色的物质载体,通过水这种媒介自身的流淌特质来完成作品,他们不过是“流痕”创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同时也是在创作过程及时间的痕迹。最终痕迹所展现出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整个流淌的过程,这成为一种表达方式,对水墨精神理解的认知与其能指的扩展。在呈现这个结果时,“痕迹”所显现的物质属性是在一定的“空间”中的结果,也就是“痕迹”之间的“空间”成就了其形色的意义,也正是其“空”成就其“有”。每一次流淌都是对之前空间的“覆盖”,当然这种覆盖从视觉呈现出来的是能看到的多层次痕迹,这是由材料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每多一次覆盖其所呈现的空间感就会得到加强,“覆盖”的否定意义在这里被转化为积极地、丰富的。流淌的性质使得作品获得了超越画面的感悟,也就是画外延展的心理想象空间,“无边界”在此具有扩展和延续的双重意义。在创作“流痕”时对于处于这个“空间”中的行为是具有特质意义的,除此之外这种行为产生的意义将根本不同,不断反复的流淌行为是近似于仪式的日常行为的超验,这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的流淌,在此过程中将“自我”放下并融入其中。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