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双
1950 出生于湖南长沙
现居北京,中文系本科,中央美院第五届创作研修班。
主要个展
2024 第一音——雷双艺术展,无界画廊(顾振清策展),保定,中国
2023 光影之灵——雷双近作展,锦都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9 光之语——雷双艺术展,嘉德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5 和声——雷双抽象表现艺术展,锦都艺术,北京,中国
2011 正午·雷双作品展,红子兰画廊,北京,中国
2008 非常花——雷双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3 雷双作品展,BLOXHAM画廊,伦敦,英国
1998 雷双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24 致敬女性力量—福布斯中国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凤凰中心,北京,中国
2024 中国抽象2023一2024,一尺山海美术馆(李可染画院),北京,中国
2024 第一音——雷双艺术展,无界画廊,保定,中国
2024 疗伤一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话展,宥爱美术馆,苏州,中国
2023 三人行——欧洋、雷双、张岚芊联展,木星美术馆,深圳,中国
2023 光锥之内——雷双艺术展,京南艺术馆,保定,中国
2023 光影之灵——雷双近作展,锦都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23 中国新国潮名家艺术展,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3 颜色的走廊——当代艺术世界巡展(上海站),春熙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2023 首届中国新国潮艺术大展,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2 春语——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盛世艺术,深圳,中国
2022 The 1st Annual METAVERSE Art@VENICE第一届威尼斯元宇宙艺术年度展,军械库,威尼斯,意大利
2022 温哥华国际艺术博览会,比佛利北美当代艺术中心,温哥华,加拿大
2022 北方抽象论坛暨大连金石滩美术馆开馆展,金石滩美术馆,大连,中国
2022 第一届世界艺术书画交流展,冲绳,日本
2022 同构——当代艺术展第二季,罗湖美术馆,深圳
2021 她艺术——不可定义,特想艺术空间,成都,中国
2021 破竹2021——中国经典与当代绘画艺术邀请展,梵融美术馆,苏州,中国
2021 爱要发电——当代艺术家邀请展,Polis Space,上海,中国
2021 2021年度亚洲影响力TOP100—BNAAC榜单及国际当代艺术展,比佛利北美当代艺术中心,温哥华,加拿大
2020 无缘无·故——十三位艺术家邀请展,798朗空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0 美术书法摄影艺术大展,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东京,日本
2019 她世界,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9 光之语——雷双艺术展,嘉德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8 中国新意象绘画群展,798圣之空间,北京,中国
2017 红——当代油画女性艺术家作品展,树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 锦都艺术中心馆藏展,锦都艺术,北京,中国
2016 走出牡丹亭——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民族博物馆,圣彼得堡,俄罗斯
2015 美好年代·非常女声,马奈草地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和声——雷双抽象表现艺术展,锦都艺术,北京,中国
2012 鸾凤齐鸣,树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素年锦时——十位女性艺术家个案,元典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彼岸花,798桥舍画廊,北京,中国
2011 正午·雷双作品展,红子兰画廊,北京,中国
2010 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上海世博会中国艺术邀请展,上海,中国
2010 2010中国女性艺术大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0 从马奈出发——当代油画名家邀请展,马奈草地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百年如歌——纪念国际妇女解放运动100周年邀请展,炎黄艺术馆,北京,中国
2009 无镜——女性艺术展,798白盒子艺术馆,北京,中国
2009 她们——中国当代女艺术家联展,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非常花——雷双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进行时·女性,798木真了艺术馆,北京,中国
2008 进行时·2008放飞南京艺术邀请展,凤凰美术馆,南京,中国
2006 IDAA国际数码艺术大展,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中国
2006 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北京展览馆,北京,中国
2005 IDAA国际数码艺术首届北京巡回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3 雷双作品展,BLOXHAM画廊,伦敦,中国
2003 国际艺术家秋季联展,伦敦,英国
2003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中华世纪坛 ,北京,中国
2003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2 雷双油画作品展,可创铭佳艺苑 ,北京,中国
2000 雷双作品展,河星画廊,台北,中国
1999 雷双油画作品展,可创铭佳艺苑,北京,中国
1998 雷双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8 世纪女性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7 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6 BEIJING AND BEYOND——国际巡回展,联合国大厦、OMNI画廊、ARC画廊、奥克兰大MILLS学院画廊、华盛顿州立大学画廊,纽约、芝加哥、奥克兰、华盛顿,美国
1996 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6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5 中华女画家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5 中华女画家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4 雷双油画近作展,隔山画馆,高雄,中国
1994 第二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4 八届全国美展,河南省博物馆,郑州,中国
1994 新铸联杯油画精品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3 93’中国油画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3 雷双作品展,隔山画馆,高雄,中国
1993 青年油画家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2 首届中国油画年展,会议展览中心,香港,中国
1991 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历史博物馆,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雷双——生命价值的追问
· 艺术手记
· 雷双:关于新作光寂之三
· 雷双——欲采萍花为自由
相关评论 更多
· 雷双:性灵的舞者
·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雷双绘画
· 光之语:雷双绘画的艺术精神
· 雷双作品中的“意志力”
· “花”的力量
· 雷双“意象”的主观性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雷双作品中的“意志力”>>
 
文/段君(批评家、策展人)
 
  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自己感受到的,雷双老师作品中的一个关键词叫意志力,我觉得属于是一种比较虚弱的意志力。第二是我想分析一下为什么雷双老师的作品最后没有走向肌理,因为肌理效果在她的作品中曾经出现过,但是为什么她比较克制,而且后来没有走到这一步。第三,我跟王端廷老师比较相近,认为“光寂”系列很特别,我一会进一步分析一下“光寂”系列的突破性在什么地方。
 
  第一,我进来看了展览之后,觉得展览很整体,但是有一件作品在形式感上稍微显得另类或者突兀一点,就是《红与黑》这件作品,这件作品是展览里比较少有的、采取直接对抗或者对立的一种形式,因为其它作品相对内敛一些。大家可以看到,雷双老师1995年的这件喷薄的作品和2013年的日食葵,日食黑色的力量显然更强大。所以我觉得这件作品很有意思,其它作品都没有采取直接的对抗,虽然其它作品也含有意志力,但是艺术家采取了一种比较衰弱的形象去进行隐喻,我觉得这是雷老师作为女性比较特别的地方。
 
  第二,为什么雷双老师的作品没有走向肌理,我看到很多作品由线条、形状、团块等比较尖锐的东西组成,不太圆润,我觉得这要跟徐虹老师请教了,是不是它不太符合女性特质,当然这是女性本质主义的看法,女性不一定要用圆润的线条或形状,但是我感兴趣的是她的线条为什么经常是一种折断。从整体上看,雷老师作品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诗性方面,不是叙事性,所以我觉得她比较克制肌理,或许她想超越物象或物质感,因为肌理在现代主义的范畴内也是属于物质感的一种,物象则包括形象。
 
  另外,我认为她对荷花的描绘,包括对所有植物的描绘,不是为了去隐喻人格,比如出淤泥而不染,我觉得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命运的虚无感。所以刚才雷双老师也谈到她对于哲学、对于阅读的关注,她更关注的是黑夜、黑暗等这方面的意象。其实雷双老师90年代的作品,我从年轻人的角度来看还是非常有时代气息的,比如1995年的这件,“喷薄”的感觉一定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雷双老师对于自身的命运以及个人阅读的兴趣都集中在这一块,所以它的确是一个发生学的,比如《灵魂之舞向日葵》,在我看来有点像一个骷髅的舞蹈,或者是死神的舞蹈,荷花的叶子有点像一个骷髅,花蕊像她的心灵,我觉得接近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处理方法,即对于山体作为龙脉的处理,我觉得她的目的是为了化解界限,所以对于超越物象的目标促使她没有走到肌理这一步。
 
  第三,我要谈谈“光寂”系列的价值,雷双老师没有走向肌理这条道路,没有走向现代主义最后的巅峰状态。在我看来雷双是一个现代主义者,她对抽象表现主义有一定的突破。我之所以更喜欢“光寂”,就是对日食的圆形的光,以及折叠出来,或者说有规则的折叠感的光,我更有兴趣。因为这种光有一种神秘感,她描绘的向日葵,包括所有的花,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母体感,缺乏归属感,通常都是流变,是一种变化的状态,有点像上古天地洪荒的感觉了,以至于她的作品留给了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可以有更多的猜测。所以我觉得它的价值在于它突破了现代主义其中的一条线,我刚才定性雷双老师是一个现代主义者,在于现代主义的两个线索:一个是从后印象派到抽象表现主义,她还是比较纯粹的现代主义的,比如关注形式、意志力等等。而后面的另外一条现代主义线索是跟当代艺术有关,从前卫主义以来,特别是杜尚这一派,比如夏可君先生比较强调的现成品的这一派,所以雷双老师归于现代主义注重形式的一路。
 
  为什么对抽象表现主义有一个突破?我觉得抽象表现主义侧重于强调男性化的意志力,当然每一个艺术家有不同的地方,用雷双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要用一种生命的力量去展现一种非有机个体的生命感。但是这里面的区别在于,抽象表现主义更加依赖意志力,如果意志力削弱的时候,用雷双老师自己的话说,是自我的繁殖力随即消失了。但这批作品恰恰是雷双老师感受到了一种东西之后,才强调的自我的繁殖。
 
  所以我觉得“光寂”系列的作品是很有未来的,甚至要超越过去雷双老师所画花题材的全部价值。因为这里面的空间很大,况且她关注阴暗,这可能是她作品最后形成深层的样子,也是无法预料的。我期待雷双老师后面能够再次像90年代时期达到具有时代性的艺术感,因为当时她抓住了时代的特质。90年代到今天20年,如果还能在这个时代有一个新的自我,一个自我繁殖的契机,我觉得还能达到一个新的程度。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