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双
1950 出生于湖南长沙
现居北京,中文系本科,中央美院第五届创作研修班。
主要个展
2024 第一音——雷双艺术展,无界画廊(顾振清策展),保定,中国
2023 光影之灵——雷双近作展,锦都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9 光之语——雷双艺术展,嘉德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5 和声——雷双抽象表现艺术展,锦都艺术,北京,中国
2011 正午·雷双作品展,红子兰画廊,北京,中国
2008 非常花——雷双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3 雷双作品展,BLOXHAM画廊,伦敦,英国
1998 雷双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24 致敬女性力量—福布斯中国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凤凰中心,北京,中国
2024 中国抽象2023一2024,一尺山海美术馆(李可染画院),北京,中国
2024 第一音——雷双艺术展,无界画廊,保定,中国
2024 疗伤一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话展,宥爱美术馆,苏州,中国
2023 三人行——欧洋、雷双、张岚芊联展,木星美术馆,深圳,中国
2023 光锥之内——雷双艺术展,京南艺术馆,保定,中国
2023 光影之灵——雷双近作展,锦都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23 中国新国潮名家艺术展,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3 颜色的走廊——当代艺术世界巡展(上海站),春熙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2023 首届中国新国潮艺术大展,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2 春语——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盛世艺术,深圳,中国
2022 The 1st Annual METAVERSE Art@VENICE第一届威尼斯元宇宙艺术年度展,军械库,威尼斯,意大利
2022 温哥华国际艺术博览会,比佛利北美当代艺术中心,温哥华,加拿大
2022 北方抽象论坛暨大连金石滩美术馆开馆展,金石滩美术馆,大连,中国
2022 第一届世界艺术书画交流展,冲绳,日本
2022 同构——当代艺术展第二季,罗湖美术馆,深圳
2021 她艺术——不可定义,特想艺术空间,成都,中国
2021 破竹2021——中国经典与当代绘画艺术邀请展,梵融美术馆,苏州,中国
2021 爱要发电——当代艺术家邀请展,Polis Space,上海,中国
2021 2021年度亚洲影响力TOP100—BNAAC榜单及国际当代艺术展,比佛利北美当代艺术中心,温哥华,加拿大
2020 无缘无·故——十三位艺术家邀请展,798朗空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0 美术书法摄影艺术大展,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东京,日本
2019 她世界,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9 光之语——雷双艺术展,嘉德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8 中国新意象绘画群展,798圣之空间,北京,中国
2017 红——当代油画女性艺术家作品展,树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 锦都艺术中心馆藏展,锦都艺术,北京,中国
2016 走出牡丹亭——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民族博物馆,圣彼得堡,俄罗斯
2015 美好年代·非常女声,马奈草地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和声——雷双抽象表现艺术展,锦都艺术,北京,中国
2012 鸾凤齐鸣,树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素年锦时——十位女性艺术家个案,元典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彼岸花,798桥舍画廊,北京,中国
2011 正午·雷双作品展,红子兰画廊,北京,中国
2010 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上海世博会中国艺术邀请展,上海,中国
2010 2010中国女性艺术大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0 从马奈出发——当代油画名家邀请展,马奈草地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百年如歌——纪念国际妇女解放运动100周年邀请展,炎黄艺术馆,北京,中国
2009 无镜——女性艺术展,798白盒子艺术馆,北京,中国
2009 她们——中国当代女艺术家联展,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非常花——雷双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进行时·女性,798木真了艺术馆,北京,中国
2008 进行时·2008放飞南京艺术邀请展,凤凰美术馆,南京,中国
2006 IDAA国际数码艺术大展,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中国
2006 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北京展览馆,北京,中国
2005 IDAA国际数码艺术首届北京巡回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3 雷双作品展,BLOXHAM画廊,伦敦,中国
2003 国际艺术家秋季联展,伦敦,英国
2003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中华世纪坛 ,北京,中国
2003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2 雷双油画作品展,可创铭佳艺苑 ,北京,中国
2000 雷双作品展,河星画廊,台北,中国
1999 雷双油画作品展,可创铭佳艺苑,北京,中国
1998 雷双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8 世纪女性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7 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6 BEIJING AND BEYOND——国际巡回展,联合国大厦、OMNI画廊、ARC画廊、奥克兰大MILLS学院画廊、华盛顿州立大学画廊,纽约、芝加哥、奥克兰、华盛顿,美国
1996 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6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5 中华女画家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5 中华女画家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4 雷双油画近作展,隔山画馆,高雄,中国
1994 第二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4 八届全国美展,河南省博物馆,郑州,中国
1994 新铸联杯油画精品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3 93’中国油画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3 雷双作品展,隔山画馆,高雄,中国
1993 青年油画家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2 首届中国油画年展,会议展览中心,香港,中国
1991 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历史博物馆,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雷双——生命价值的追问
· 艺术手记
· 雷双:关于新作光寂之三
· 雷双——欲采萍花为自由
相关评论 更多
· 雷双:性灵的舞者
·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雷双绘画
· 光之语:雷双绘画的艺术精神
· 雷双作品中的“意志力”
· “花”的力量
· 雷双“意象”的主观性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光之语:雷双绘画的艺术精神>>
 
文/夏可君
 
  光,作为灵魂的第五元素,乃是艺术出生的本源。
 
  玫瑰,作为爱的化身,也是作为女性生命之美的象征。
 
  光焰的玫瑰,乃是雷双几十年绘画一直在展开着的绘画本体语言。
 
  “光之语”,乃是雷双几十年绘画一直展开着的双翼:绘画的本体之语和灵魂的生命之语。
 
  油画被光点燃,被光点燃的绘画温暖这个日渐冰冷漠然的人世。绘画从来都是光的聚集,图像从天上发生,绘画就是去捕获瞬间闪耀的光芒,带着个体生命的疼痛见证,绘画不过是让光再次显现其玫瑰般的姿影。回到光之丰富与巨大的隐喻,乃是回到绘画发生的灼热强度与深度情感。
 
  对于雷双,绘画乃是聚集消逝的光焰、大地的生长、玫瑰的痉挛与个体的痛苦,同时,在一幅幅作品上,在时光的岁月中,绘画又以不同的艺术手法来展开这些褶皱起来的光芒。
 
  以“光语”为中心,雷双的作品展开为几个相关的系列。
 
  从《向日葵》系列开始,梵高男性燃烧的黄色向着女性红色的光焰弥漫,跟随太阳步伐的生命体在红色的光焰中呼吸,但她们坚韧又痴情,她们仅仅钟情于自身的翻卷,她们坚贞地在燃烧的吟哦中盛开,她们宁愿在爱的歌咏中毁容,仅仅为了保留燃烧的诗意,这是生命温暖的最后见证者。她仅仅是孤独的一个,因此扬起高傲的头颅,《葵首》乃是充分向着太阳绽开的欢唱,她要打开的是整个蓝色的天空。因此,她们就敢于面对太阳的消逝与自我的焚毁,在《日食葵》上,红色转变为黑灰色,但向日葵自身成为了太阳,白色的光焰保持最后的燃烧。在《日食葵》两联画上,她们成对地呼应着,她们弯曲腰肢,折断自身,但仅仅向着彼此的燃烧,而非屈辱与失败,她们相互支持,保持着最终燃烧的尊严。她们知道她们的生命已经是最后的灰烬,但绘画就是对于灰烬的最后聚集,这是现代性个体生命自我哀悼的见证,也是现代艺术的真正开始,绘画不过是一曲永不屈服的挽歌。
 
  从一开始,雷双的诗意绘画保持在哀婉的深情与炙热的坚定之间,在消逝的哀歌与怒放的饱满之间。这是极为难以维持的感受张力,却可以展开绘画最为富有魅力的两极元素。
 
  因此,随后与同时,就不只有“向日葵”阳性昂扬的关注,雷双的目光也转向了柔性月光的低吟,这是《荷花》系列的出现,向日葵是雄性阳光的照耀,荷花则是阴性柔婉的垂怜,不同于向日葵的红色与暖色,更为具有油画性的触感,《荷花》系列则向着中国水墨性还原,让油性质感向着水墨的流动性与呼吸感转化,不再是仰望天空,而是俯首水面,荷花乃是在水的流动与镜面中获取自身的容颜,这是被月光与流水共通塑造的诗意面容。因此,在2018年《荷之波》的作品上,荷花、荷叶与荷梗,在水墨淋漓的书写中,似乎彼此融合一片,这是水中倒影般的挽留,似乎又好似天空的卷云,带来一种流动的幻化感,水中与天上又得到了再次的融合。
 
  当然最美的还是那几幅《若夜光寻扶木》(2014-2016),在了不起的2016年的同名《三联画》上,月光已经完全融入到荷叶之中,画家似乎不是在画荷花,而是在画月光之花,光波之花,曼妙之化,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诗意变幻,月光与水的交融已经渗透到所照亮之物,一切都是月华,是月华在静谧地燃烧,是月华在滴落,在冷光与柔软中,荷花带着恍惚的波光,在梦幻一般漂浮。这个系列的作品无疑触发了后来的《光寂》系列,只是后者来自于宇宙天极遥远的闪耀,而夜光则是诗意地近处的爱抚与灵魂的姿影,但都是诗意灵晕的返回。
 
  雷双的绘画语言总是随着所描绘的对象以及主题的诗性情感而改变,这是最为具有生命感知的相应转变,因而具有感觉的真实性,其绘画语言也具有了相应的真理性内涵。雷双绘画语言的生成方式,乃是随着自然对象与主体感受相互作用,而不断转换基调,如此的转化有着艺术语言内在生成的机制,这是从生命深度感触中生长出来的生命语言。
 
  在《向日葵》与《荷花》两个系列之后,雷双的绘画则更为集中在诗意的自我镜像发现上,就画出了《玫瑰》系列与《百合》系列。中国绘画由此出现了最为诗意的花朵,这是具有现代情愫的花朵,与古典的花鸟画全然不同,也与西方的表现主义绘画不同,这也是雷双更为自觉地把现代性的诗意带入到绘画中。
 
  在向里尔克致敬的绘画作品上,诗人《墓志铭》的花朵眼睑带着死亡的惊恐与绽放的激烈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也似乎有着培根变形的表现力,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雷双让绘画再次进入了生死的痉挛与灵魂的颤栗。而在了不起的《玫瑰三叹》上,我们几乎倾听到了玫瑰诗意的歌咏,或者开放或者败落,或者昂扬或者垂顾,白色花瓣中的红色花蕊依然还在燃烧,这是歌唱,也是叹息,是哀歌中的挺拔,是开放中的悲鸣。
 
  雷双喜欢用三联画的结构,就如同培根的绘画,让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节奏与调性中展开,让绘画进入内在的张力与差异之中,如同歌曲的重复与差异,让绘画更为回到内在自身的回响之中。2012-2014年《光的百合》三联画,则把传统的静物画提升到了纯然光焰夺目与辉煌无比的强度,这几乎不是物,而是日常生活的形而上之光,画面充满了光彩流溢又水银泻地般的酣畅,雷双把形态的塑造与诗意的弥漫完美地结合起来。
 
  也许雷双觉得玫瑰式的叹息过于沉重,雷双回到中国传统水墨艺术最为内在的意境,让个体的歌吟融会到大自然的浩瀚之中,以此化解个体在现代性的虚无情感,随后她就创作了《大自然的和声》系列。这些作品让雷双更为关注油性绘画的水性转化上,是油性与水性、光感与气化的微妙结合,雷双探索了油画语言在抽象构成与自然态势之间共生的可能性。
 
  这是接续黄宾虹与赵无极以来的中国画原理,让抽象与自然、塑造与诗意、凝结与流动,在看似不可能结合的张力中获得新的形态,但依然让绘画呈现出厚薄与虚实的张力。大自然的和声乃是以自然自身氤氲化生的过程为图像的相似性,但更为接近于抽象的不相似,让生成流动的自然态势以斑驳陆离地色彩语言表现出来,水墨的呼吸感与自然的诗意在油画语言上淋漓尽致地得以转化出来。
 
  对于光气融合的探索,让雷双画出了《有光》系列,依然还是深入光的元素,但这个系列更为强调水墨性,油画作品几乎看起来如同水墨一般稀薄,让黑白灰的油彩在泼写中,宛若水墨一般自然散开渗透,纯然依靠黑白之间的细微张力,建构画面的节奏,黑的深沉与白的纯洁,这是暗夜中绽放的无名花朵!这是永远不败的生命花朵。
 
  因此,这也是为何雷双随后再次画出《褶皱与展开》系列,当然这是与西方哲学家们的对话,尽管东方的褶皱是诗意的,含蓄柔软又富有内在的坚韧,看似稀薄其实有着厚度,看似散逸其实有着凝定,看似偶发其实有着调性,黑白灰的层次在这些作品上得到了非常复杂的处理。
 
  最后一个系列则是2017年开始的《光寂》系列,画面上的光束不知来自何处,带着太极图一般旋转的形状,又好似古典神圣的光环,又似乎是从宇宙外星球发送来的光波。雷双的新作让中国绘画重新获得了与宇宙共感的神秘,这是具有启示性的宇宙语言,中国绘画只有走向普遍性的宇宙语言才可能生成出自己的原理。
 
  凝视《光寂》,那些波折与闪耀着的一缕缕光痕,似乎是宇宙的唿哨之音,也是天籁一般的光音,这些绘画带着宇宙的神秘信号,又好似柔软飘动的纱巾,这是天空的皱褶。它携带着着拯救的讯息,画面宛若一个新的宇宙图景,一种新的太极图,一种宇宙的神秘符号,或者人类接受到了宇宙最为美妙的信号,这是光的自然化幡旗。这一缕缕光的彩带还在漂浮,宛若梦中的彩虹,这是宇宙自身的神秘之歌,是极为简约但又极为美艳的线痕姿态,仿佛是从宇宙静寂的深处所传来的歌谣。
 
  雷双是如此的幸运与神奇,在绘画中倾听到了如此美妙的宇宙之音,这是诗意的救赎,这是诗意化的艺术宗教语言在当代最为恰切的表达。
 
  在雷双本次展览的各个系列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女艺术家如何围绕“光”而展开天地神人的元素,展显个体灵魂之光的姿影,从炙热的太阳之光到幽谧的诗意月光,从抽象的理性之光到自然的浑化之光,从无光的黑暗到天宇的光寂,雷双形成了她独有的富有生命张力的光之语,光之皱褶的呼吸之美令人惊叹,绘画由此进入了灵魂的浩瀚世界,进入了宇宙的原初记忆,痛苦的灵魂通过绘画的形象获得了救赎的崇高形式,美的灵晕也得以返回。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