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
思想的追寻、人文的关怀、启蒙的责任不见得就是个过时的话题,它在今天还当非常重要。我觉得在王刚的这批作品里边,还真能在这几个方面都很有深度地得到实现。他个人的努力提示了今天文化形势下有价值的共性的东西,这就是王刚画展给画坛带来的意义,
艺术家能在思想关怀和艺术语言两个层面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情怀,我想他的艺术就是会感动人的。王剛画的是农民工,实际上画的也是他自己。农民工将来会成为历史概念,王刚能在这时候用自己的语言把他们记录下来,这对我们的艺术财富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摘自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先在2004年“王剛-老万系列作品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当王刚和我讨论如何布置他的个人画展时,我的建议是十分直接简明的:让观众看到民工的身影迫在眼前,甚至可以闻到他们身上的汗味、听到他们粗犷的呼吸。
王刚画民工群像,画出了非常强烈、粗犷和朴素的风格,这是他把民工的形象当作一个个生命的大块,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来塑造的结果。
他的作品所以能展现出生命和激情,是因为他从心里赋予画面生命和激情。
王刚在使用综合材料的时候,有他自己的出发点,即对描绘对象存在状态的深度追寻。当他觉得常规的绘画媒介已经不足以表达他的情感和视觉怀想时,他自然地扩大了媒介的选择,也可以说是他的激情超逸了媒介,他的心理诉求超逸了原有手法,所以他使用综合材料是他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他不是在运用和尝试“综合媒介”的方式,而是通过绘画媒介的“综合方式”来实现他的情感表现。他的画为我们提示了艺术媒介在今日艺术创造中的位置和价值。
——摘自《王刚:写照生命的大块》,发表于2004年《王剛-老万系列作品集》、2011年《中国油画》第4期;作者:中央美院院长著名艺术批评家范迪安先生
殷双喜
我们可以从王刚的作品中感到秦兵马俑阵列的壮阔,这是因为其数量的众多和体量的巨大,使我们可以感受到某种崇高感。同时,我们可以从王刚那些画幅巨大、材料粗砺的农民头像组画中,体验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震惊,一如我们观看古代岩画或兵马俑时的震撼。……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王刚的艺术家个体创造,王刚的“老万”形象经历了一个从个体到社会的意义转换与确认的过程,这一过程长达十多年,最终使得观众认可了艺术家独创的图像符号的“命名”,建立了“老万”这一图像符号与其所表达的农民群体的文化联系。
王刚试图唤醒现代人内心深处某些沉睡的原始观念,呼唤中原大地上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这些文化基因与精神曾经深深地内藏于中原的古代艺术之中。当代的流行绘画,深受摄影与广告等流行图像的影响,以绚丽浮艳的色彩,向大众灌输物质时代的消费欲望,青年一代对于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日益淡薄,他们的精神生活受到平面化、琐碎化、浅消费等流行文化的渗透与控制。因此,让艺术回到原始,回到自然,回到艺术最初的出发点,即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正是现代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的重要价值,在这一意义上,似乎可以解释王刚青年时代对汉代陶器艺术品的执著描绘,也可以解释王刚近年来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日趋多样化,理解王刚艺术中的“原始”,不仅是一种对原始艺术神秘与质朴风格的追求,而是试图以各种艺术媒介、材料与方式,建立起历史与当代的精神联系,以厚重的历史图像重建我们的社会记忆。
……
在我看来,仅仅是“老万”广场行为艺术的创意与组织,在近20多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中,也是前所未有的空间规模与视觉震撼性。
——摘自《象征图像与社会记忆——历史时空中的王剛艺术》,发表于2014年《大地之子-王剛当代艺术作品集》;作者:著名艺术批评家殷双喜博士
贾方舟
他的一组头像(《老万村里的矿工们》),形象几乎消融在凝重的大色快之中,灵魂在物化的过程中更显出一种人生的苍凉与悲壮。当他用泥塑的方式去一个个表现这些个体生命、又以放大照片的图像方式并列展示他们的时候,我们又一次被震撼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的不可忽视的生命集群,它所显示出的人性力量将促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去反省我们自己和社会,它的艺术感染力足以唤醒那些“久居都市被现代文明麻木的灵魂”。而这,或许也正是王刚多少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去阐释这个主题的初衷。
——摘自《人文关怀与人性力量——王剛艺术感言》,发表于2005年《美术研究》第3期;作者:著名艺术批评家贾方舟先生
戴士和
“改革开放30年,民工是新生最大的社会人群,他们的命运就是整个民族的命运。你的作品正是把题材上升到人的高度,而非就事论事,你新的行为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参与感,一种彻底当代的、同时也是彻底中国人的新艺术,将会从持久的努力中产生。”
——中央美院造型学院院长、著名画家戴士和教授2009年致信王剛
李佩甫
它是在向大地发问吗?!
是呀,闭上眼睛的时候,就有风刮过来了,那风是从汉代刮来的吗?在风沙弥漫的日子里,祖辈或是父辈,一代一代的劳动者(是劳动者)从风沙中浮出他们的脸来。许是经过了阳光的长久暴晒,经过了风霜冰雪的一次次侵蚀,还有岁月的磨损……那脸是模糊的,是一种只有骨感的模糊。应该说,这些脸是有光的。可光在哪里?那一张张脸,看上去是那样的拙,那样的木,那样的迟滞甚至……愚钝,但它有劳作的痕迹为衬,有顽强的挣扎做底,就一下子打动了你。是呀,它并不消沉,也不委琐。这拙,这钝,这静然的担当和承受,就显得大气磅礴,一下子走向了永恒,走向了无边的大地,竟然有了歌者的风范。
这虽然只是雕塑,但它却是灵魂的雕塑,是极具先锋性的。
是呀,仿佛有一只你看不见的手(雕刀),把久远拉近了,把生命还原了,把岁月和历史凸现了。这一张张各具形态的人脸,展示的是一种具体的模糊,抽象的逼真。那骨和肉,就像是在碱水里泡过、在烈火里烤过的、是精气和魂魄的再现。也仿佛有昂扬的歌唱从一个个翻着的、焦干的嘴唇里喊出来,骨声如铜……一个画家,他雕刻的是神,是魂,是骨茬茬的生命感悟,是一种人性的大穿越,这不能不让人感叹!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歌颂,对劳动者的歌颂。大哉,也壮哉。
——摘自《无边的大地——记王剛的雕塑》,发表于2004年10月29日《大河报》;作者:河南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李佩甫先生
柴中建
作品始终围绕着“视觉的可能性”进行展开,显现出王刚艺术感悟的透彻性。……生活的感动与艺术的感动具有质的区别,显著的区别即在于,生活的感动有可能是个人的,艺术的感动则必然是个性的。个性是差异产生的标识。艺术个性创生新的视角,生成新的语言,开辟新的可能。艺术是朝向无限的人的创造性机能。真正具有深刻性的艺术,不只停留在对存在的现象关照,更在于对存在的命运闯入。王刚的艺术创作保持了一种艺术自身的深入方式,即对“艺术视觉的可能性”探求。正是“老万”以及“泥土人”的深度要求,才使王刚的艺术手段不断的变换,一次次创生,他没有被生活的客观化所牵引,而是在自然与朝向无限的执着之间,去寻找艺术语言的视觉可能,去触动泥土生命记忆的复活。
透过王刚“老万系列”的思考,我看到一种艺术诗性背景下,通向遥远路程的开始:眼前的展示将成为艺术家发现真正奥秘之途时留下的一段记忆,这是一个混合着未知的和多义的记忆。老万们在可能世界中可能会有新的命运的降临,或许在老万之外会有新的世界诞生。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文化与记忆的某种方式被王刚个性化的把握,其指向将会是源源不断的。
……
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可以经验化为历史的叙述方式,如果这种个人叙述的方式成为某种大历史叙述的章节,艺术家个体就达到人类性的某种贡献。
从油彩画民工——泥巴塑民工——活的泥人剧,从人到大地、人与自然的境界追求,并找到泥土既作为形式又作为内涵的双重隐喻,这一隐喻既打开想象的巨大空间,又巴巴实实的落在肌肤可感的生命自身。存在,想象,语言——都可以在这一空间成为精神的载体。这一载体对于王刚的独特性还在于“中原厚土”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作为无言的见证所引伸的联想。人是祖祖辈辈相续的链环,泥土是人的身份契合在大地的介质——从农民到民工,从土地到城市,这是中国所有叙事中在这个时代最根本的特性。王刚把这一事件的叙事性看做影响中国人文化和精神皆在变异的主因,并由此导致他艺术所负载的责任与使命感。一个艺术家对于他所处时代的意义,我们在王刚的艺术实践中看到其精神生成的逻辑。
——摘自《泥土记忆――读王刚作品感言》、《农民•泥土•大地——王刚艺术的精神逻辑》,发表于2012年《大地之子——王刚当代艺术作品集》;作者:著名艺术批评家柴中建先生
胥昌群
王剛对绘画语言的探索伴随“老万”主题创作的始终。
“声情并茂”是表演艺术家的最高成就;王维国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剛的绘画语言是自成高格的,老万则是他的“名句”。
王剛的“老万”肩负两种使命,一是画家赋予作品关爱社会转型期农民工的情怀;二是“老万”本身所蕴藏的艺术魅力,契合了王剛的绘画语言,给王剛提供了无尽的艺术表现空间。
王剛经常游走在不同画种之间,甚至动用数千人来传达自己的艺术观念、思想和感受,既保持艺术风格高度统一,又在绘画语言上呈现多样性。王剛经常揣摩汉唐时期的陶器、三彩、绘画,感受中原文化的恢宏气韵,这种文化溯源深深影响了“老万”系列作品,也使“老万”弥漫着中原文化气质。王剛有大量的“老万”雕塑作品,很多“老万”油画作品是以此为素材完成的,通过雕塑过滤掉形象的柔弱细节,使“老万”最为感人的本真跃然于画面,深沉厚重、大气磅礴、直抒心意,这是王剛造型艺术语言全新的创造。王剛的“老万”系列作品在尺度比例、材料应用、肌理表现、视觉传达、色彩体系等多个方面控制得当、游刃有余,支撑“老万”主题的构建的,正是王剛造型艺术语言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王剛的造型语言是国际视野下的产物,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王剛的作品和国际雕塑大师马里尼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无需翻译也广受国际友人的喜爱和称道;同时也受年青人的推崇和认同,有无限的生命力和传承价值!
——著名展览陈列艺术设计师胥昌群先生写于2012年9月
高尔泰
广义的大地艺术,包括一切空中鸟瞰的景观设计。有追求审美效果的纯形式(如沙漠螺旋、麦田怪圈),有追求实用而客观上具有审美效果的设计(如山坡梯田、多层立交桥)。狭义的大地艺术,是由“极少主义”艺术的简单、无细节形式发展而来的所谓“回归自然”的艺术流派,肇始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王刚对这门艺术的贡献在于,他突破了这门艺术抽象的、几何图案的纯形式,而赋予了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现实主义人文精神。
我觉得亚艺术问题,是当今中国艺术走向未来的过程中,有待越过的一座巨大而又千奇百怪的迷宫。……很高兴王刚的大地浮雕艺术和多材质老万头像系列,绕开这个迷宫走到了当今艺术的前列,也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王刚的多材质老万头像系列,集中表现关键地方(人物的性格表情),精炼准确。……他们哑默无声,但我看着看着,仿佛听到了粗重的喘息。面孔之外无物,但我看着看着,仿佛看到了他们背后的秃树荒村红旗土路,闻到了混合着沙尘、畜粪和炊烟的、汗水泪水和血水的气味。
最是那些隆起在黄土地上的巨大人面——那些由老万头像一个接着一个组成的大地艺术,更展现出一个命运共同体浩大的沉痛。尤其是,随着岁月的推移,人面上眉间眼角长出了草木,额头耳边矗起了楼房。空间艺术之中,渗入了时间艺术的因素,赤裸裸呈现出历史的无情。百代沧桑,瞬间可感。商潮涨落石不转,得失兴亡某在斯,鬼斧神工,何其壮观!
经由一个大地之子发自肺腑的浩叹,人文进入了自然,自然也进入了人文。从而把当今中国艺术,向前推进了一步。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秉持悲悯的情怀,回归审美、回归人文、回归脚下的土地,同时也就是,向着未来的出发。
——摘自《回归,还是出发?——阅读王刚部分作品的一些感想》,发表于2014年《大地•王刚油画》;作者:旅美著名美学家、画家高尔泰先生
李陀
让时间以一种具体的物质形式凝固在他的作品里;这是极难的,但是他做到了。……黄河农民和黄河土地的形象就在画面上自然地合二为一,结合成不能分离也不能分别的艺术形象。这带来了奇妙的艺术效果:时间真地凝固了——泥土没有时间性——但是没有时间性的泥土质感,一旦和这些巨型头像结合,就自然地获得了深刻的历史性,几千年来人与黄河的漫长历史,就此在这些头像里默默地演绎。正是这演绎,让人们在面对它们的时候,不能不感动万分,以致血脉喷张。
看新的大型画作《太行山》,我又一次受到了震撼,雄伟的太行山陡然壁立于咫尺之间,重重叠叠,坦坦荡荡,崔嵬磊落,赫赫苍苍。……它是在山与画之间生长出来,兼有山与画共同特质的一种东西。因为那厚厚的颜料堆积,那依然粗狂又粗暴的笔触,那好似“斧凿”才可以凿出来的坚硬的画面肌理,都暗示着,或者直接显示着,它们自身已经是山石,是巍巍太行自己的真身。
《佛光寺》是一幅杰作,它不仅标志着画家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且还是一个征兆:当代艺术很可能面临着一个转折,也许,20世纪现代艺术形成的各种成规和教条正在瓦解之中。……总会有人出来挑战,结束旧的,开始新的,是不是王刚的艺术创作的意义就在这里?
——摘自《大地•王剛油画》序言,发表于2014年河南美术出版社;作者:旅美著名文艺批评家、作家李陀先生
郭振宇
他的“老万”头像、面像系列,表现大地与人的依存关系。使用了诸多材料,诸多技法,最终效果达到了如雕塑般的凸立、厚重,如古文物般的斑驳久远。……他的作品有一种引导力,总能把人牵引到历史的纵深,仿佛在诉说着周而复始的轮回,让人感佩落泪。
王刚要画一条历史文化之河,一条艺术之河,……激情澎湃,势不可挡。画面减弱色彩关系,压缩空间,弱化细节,只突出 “气”与“势”,突出它本有的力量,是从天而降,是从心而出,仿佛一条从未逝去的长川在看不见的时空里涌动,随时补充一个民族、一个物种的精神给养。这也就是一个民族内心的黄河,一个负载了百万年沧桑巨变、抚育了亿万生灵的母亲河。
寺庙,是参修之人的居处,是精神清静崇高之所,它是人与自然、人与神相处相生最高的接合点,最大的精神契合处,经由历史选择,所传播的就是人生存的本质和至上的修养。2014年7月,王刚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在五台山写生,创作了一系列寺庙作品。其中《佛光寺东大殿》是最重要的作品。东大殿是亚洲唯一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大殿作为人净修之后的尊严体现,雄伟、质朴、庄严……王刚的过人之处在于,将大殿归还到历史中去,再从历史中表现出来。于是他开始“破坏”画面,浑沌了清晰的元素,压缩了透视空间,用一种物质的“实”表现精神的“虚”,将鸿蒙初始的人性启蒙神秘而庄严地展现出来,不是现实的肃穆,而是文化历史纵深的隆重,那种人生的崇高感,对于生命的无限敬仰和尊重,又一次得到完美体现。
从内心到艺术,王刚是一个把自己融入历史、融入文化、融入精神的人,在他的认识中,历史没有走远,文化是凝合如一的整体,他的精神一直指向千古,指向宇宙生发之时的原道,从这里出发,他挖掘着物质与精神的本真理解,在现代与古代立体的时空里纵横捭阖。
——摘自《东方精神的回归与艺术实践——记王刚的艺术探求之路》,发表于2014年《大地•王剛油画》;作者:山东美术馆典藏部主任、画家郭振宇先生
苏高礼
我上附中的時候喜歡國畫。畢業時學校保送我上美院,專業由我選,我選了油畫,想學點油畫再回來畫國畫,不想又去留學蘇聯,一步邁到了油畫圈子的深處。從此把油畫中國化的使命堅持到底成為我最大的追求。我取得一點點成績,但是王剛在這方面的成績很大,他的作品真正使油畫有了中國面貌、中國精神、中國氣魄!他走出了一條真正油畫中國化的路子。
藝術貴在揭示生活本質,王剛的作品做到了。他把一個世紀來轉型的中國社會生活深刻地烙印在自己的藝術之中,其深刻性我還沒有看到第二個人。
藝術貴在的藝術家鮮明和不可替代的個性之中。尋遍中外油畫繪畫歷史,王剛的作品獨一無二。他的作品語言獨創,技術精湛,品格高尚。藝術貴在在傳統的命脈中形成新的時代面貌,王剛做到了。他的藝術承系著我們祖先的漢唐風韻,宋元文人氣質,同時更有似與不似之間的達意之大氣。所以王剛的藝術是真正中華民族DNA的傳承,時代的接力棒。
總之,王剛的藝術已經成為經典,是對真善美的準確註釋。王剛的藝術不能不提的還有大愛,愛的是我們社會最廣大的基層的人民和他們的祖地。我站在他的畫前,有一種吐不盡的思緒,想到歷史,想到現實,想到未來。歷史的浩瀚,現實的豐博,未來的深遠。
在他的畫前,我似乎找到了自我的靈魂,托生前的祖先和祖先的神性。
——摘自中央美院油画研修工作室主任苏高礼教授在2014年“大地•王剛油画作品展”开幕式上的发言
楊衛
王剛展覽有兩點非常震撼:一是在這樣一個小時代依然追求著這樣一種大的情懷,這是對這個時代的衝撞和精神填補。二是中國的當代藝術受西方影響三十多年,王剛是罕見的少有的把西方表現主義繪畫溶入到自身的血脈當中,形成自己獨特語言的中國藝術家。
王剛作品有一些變化,有一種光明介入,在他畫面裡面越來越重要。……他總是會階段性地超越自己,這也是應該值得我們每個人注意的。
——摘自著名艺术批评家杨卫先生2014年在“大地•王剛油画作品展”开幕式、研讨会上的发言
查常平
在黃河系列、太行山系列,我看到一種崇高中的苦難與盼望。從天空來的異樣的陽光照耀給了我們一種盼望。
王剛作品裡面它表達了一種人我關係的歷史性,……藝術家是一個時代的先知,他需要不僅為自己發聲,而且為底層的百姓發聲。……我們雖然發出來一點點聲音,但是正是這一點微不足道的聲音,構成了我們民族的歷史和人類的歷史。
——摘自艺术批评家查常平先生2014年在“大地•王剛油画作品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邓平祥
一種植根於中國本身的精神,一種發自藝術家個人精神本質層面的當代藝術應該產生,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王剛就是一個代表人物。
我们这个时代总要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精神支柱,把中国20世纪的天空撑起来。我們将来十几年后回过头看,中国当代艺术的地標,王刚就是一个柱子,
——摘自著名艺术批评家邓平祥先生2014年在“大地•王剛油画作品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杨飞云
王刚从中央美术学院十届研修班毕业展上便开始了他象征意味的“老万”系列创作,这是他以一种特有的大爱精神对底层人民生活的体验与表现。长久以来,他的艺术始终持守着这个主题,融合了油画、雕塑、装置、行为等语言方式,探求艺术表现的可能性,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这就是美术界所认识的王刚和他的艺术。相信他还会在这个主题上继续走进去。
王刚的内心是丰富而深刻的,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视角,关注中国社会转型期普遍典型的底层民众。他以粗犷的豪迈,坚韧的质朴,雕刻般的造型,醇厚的泥土意味,岩石般的坚硬感,竭尽所能地挖掘画面的表现力。
他的艺术是接地气的,始终没有离开生养他的土地和人民,像是他艺术的图腾,有一种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力。他在反复堆积涂抹的带有大地气息的画面上倾注,留下了时间雕琢的恒久感,耐人寻味。他在追求绘画表现的极限,在干涩笨拙的表现中承载了人类初期的精神诉求,像是古代岩画上的联想与现代延展。
他把绘画表现性、雕塑感与材质的堆砌力量进行结合,带有现代视觉的冲击力,以及内心的深层挖掘与现代观念的融合参与,带给美术界特殊的启发和视觉感染力。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对王刚自身的艺术发展和美术界的绘画表现带来新的益处。
——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先生2015年为《后土皇天•王刚油画作品展》撰写的前言《艺术的图腾》。
邓平祥
王剛的藝術是在提示一種我們這個民族久違了的、被貶低、被侵蝕的精神。而這種精神如果沒有的話,二十一世紀中國民族的復興、文化的復興是不可能的。他的藝術使我們想到米開郎基羅,那些文藝復興的大師,擔著一種巨大的文化使命、歷史使命、精神使命,像宗教的信徒一樣的投入藝術、獻身藝術。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特別需要的真正的藝術家。那種風花雪月、市場化的、唯美的藝術,分量太大,而王剛追求的這種藝術和藝術精神太難得、太稀缺了。王剛的這種藝術,或者跟王剛類似的藝術家們的藝術,是能夠承載這片天空、能夠寄寓這個時代的真正的精神的。
中國如果沒有自己的東西,或者自己的東西规模太小,分量太輕的話,怎麼能跟中國這種歷史、这十幾億的人群,這種版圖去對應呢?王剛的藝術格局很大,吞吐量很大,分量也很重。他的藝術跟我們這個文化、這個民族、這個歷史,它的那種深度、廣度、氣息氣象,是對應的,是匹配的。
王剛藝術非常突出的是一種人道情懷。現在很多藝術家的作品中間,道義精神至少是被淡化啦。甚至在有的作品中道義還被作為被嘲笑的東西,這是非常糟糕的观念形态。所以王剛以這麼大力度、這麼大規模的作品來創作“老萬”系列,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他抓到了我們這個時代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談藝術不能不談本體問題。王剛在這方面很敏感,他有一種形式的敏感,也有一種形式的才華。他是對藝術本質有比較深的、超越一般人的認識的一個藝術家。王剛藝術提示我们:所掌握和運用的語言与精神表達完美地結合起來的,就是好語言,精神因素會把你所掌握的語言昇華,提高到一個完美的程度。
王剛為什麼有超越性?他是抓到了藝術的本質。凡是能進入本質狀態的,都有超越性。藝術呈示給人不同的層次。有表面的層次,有深刻的層次。而能夠抓到事物的本質層面的一些真實,它就肯定是能夠超越的。
很多偉大的藝術家都在兩時代交接的時候產生。……對所經歷的負面的東西、黑暗的東西、或罪惡的東西有深刻的體驗、認識、甚至批判,對新的東西又有一種渴望,由衷地追求,并且认识到“黑与白”、“新与旧”的辩证关系,如果他能來從事藝術往往是出大家的一个必然條件。王剛他對改革開放前的東西有體驗,對新的東西他有渴望,也有體驗。……我們中國現在應該呼喚偉大的藝術和偉大的藝術家。
——摘自《可贵的道义精神——评王刚的艺术》发表于《2015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度批评文集》;作者:著名艺术批评家邓平祥先生
邓平祥
我觉得王刚是一个产生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能够回应这个时代的伟大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的精神遗产和伟大的现当代精神的一个艺术家。
现当代艺术在这个资本和功利主义的漩涡中间已经失去了它根本的批判意识和精神文化的力量之后,我觉得王刚的作品就显得更加重要。
我们能够从世界美术史的范畴看到美国人、西方人的那种伟大的大地艺术,但是我们这个民族我们没有看到。王刚的艺术在这方面填补了这个空缺。
他的作品无论从精神上、形式上,都是能够承载和回应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非常宏大的、也可以说是个伟大的作品。
——著名艺术批评家邓平祥先生2016年在“王刚•大地生长”展览上的感言
刘亮程
王刚大地作品落地的这个地方,叫新疆木垒县菜籽沟村。我们是2013年进入这个村庄的。当时这个村庄半数已空,好多人搬走进了城,剩下一半房子没有人住,所以这个村庄和中国诸多村庄一样,面临衰败、人去村空这样一个困境。那么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组织一批艺术家进村认领农家宅院,几十位艺术家进入村庄,这个村庄很快就有了生机。王刚大地艺术是去年进入的,他也是我们菜籽沟这个整个行动的一部分。我们想让艺术的力量加入到这个村庄的生活和生长中,所以起名叫“大地生长”。也是我们想动用艺术家的力量去拯救这个村庄。村庄行将衰败,我们给它一个外力,让走远的人再回来,让这个村庄再重新焕发它曾经有过的延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这样一种生态环境。王刚大地艺术的植入也是这样一个初衷。相信这样一个艺术作品能拯救一个村庄。
——著名作家刘亮程先生2016年在“王刚•大地生长”展览上的感言
杨卫
王刚先生这个大地生长至少在我的目及所看到的是目前中国艺术里面最大的一件作品。涉及到土地、自然、人文生态、文化等等许多方面的关系,应该说是一件非常震撼的作品。
它融合了当代艺术的多种形式,综合到一起,形成了这样一个庞大的艺术形态。
王刚先生是一个持续性关注这种人文生态,关注我们生存的土地、关注我们的生存现实的艺术家,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作品每个阶段都有新的突破,在这样的拓展当中始终有个命题没有变,这就是人跟自然,人跟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王刚作品是对这种空间的巨大的冲击。他的作品把我们引向了更为遥远的过去,同时也引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领域,让我们居身于这样的领域去思考。这种人跟自然的关系在王刚先生的作品中体现得非常直接也非常深厚,这一点构成了他持续的艺术张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人文关怀。
总而言之这件作品应该是这一年度来非常震撼的作品,也是这一年度来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我也很渴望能够有一天到现场去真正感受这件作品它在居身大自然中的那样的一种张力。
——著名艺术批评家杨卫先生2016年在“王刚•大地生长”展览上的感言
郭振宇
怎样的生存方式才是理想的?地球能承受人类无限度开发利用吗?或许是这样的问题,让艺术家王刚从历史与宇宙的深层思考,用巨大的人面来表达自我的、人类的困惑。出现在西部山野上的巨大脸面,安详平和,仿佛是人类之面,也是地球之面。它横空出世,经由人力和自然之力合作而成,又或者原本就是天地灵气幻化凝结——因草木而丰厚,因岁月而弥坚,因风霜而肃静,因春夏而葱茏。经由沧桑后,如老子一般淡然而悠远,以身心与天地相协和。这种大象近不能窥其貌,远不能舍其身。唯有在高空里俯瞰,才会有一种对话的契机。仿佛一个弃地球而去的身影在吸引着雕浮的视线。王刚的浮塑以另外一种耐心在提示着世人回归地球,回顾自然。
——山东美术馆典藏部主任、画家郭振宇先生写于2016年798艺术节推介展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