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凌
1954  生于内蒙古
1975-1976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系
1976-1979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
1982-1983  浙江大学建筑系
1993-1994  北京大学
1998-2000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00-2002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02-2004  澳门科技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获得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2004-2006  清华大学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高级研修班
2011-2013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综合材料研修班
2012-2014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与当代美术批评研修班
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教授、深圳大学客座教授、世界低碳联盟艺术顾问
 
主要展览
2018 瓦莱塔欧洲视觉艺术节——“自然 •至道”杨志凌艺术个展,马耳他国家圣詹姆斯艺术
中心,瓦莱塔,马耳他
2018“纸上•至上”作品展,541艺术空间,悉尼,澳大利亚
2018“纸上•至上”作品展,E+hive Art Gallery 逸画廊,墨尔本,澳大利亚
2018“纸上•至上”作品展,青岛天泰艺术中心,青岛,中国
2018“纸上•至上”作品展,鄂尔多斯文化艺术中心,鄂尔多斯,中国
2018“纸上•至上”作品展,无空间、十空间、三乘三当代艺术空间、拓•空间、别处画廊,沈阳,中国
2018首届[抽象北京]新当代抽象艺术大展,恩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纸上•至上”作品展,鄂尔多斯文化艺术中心,鄂尔多斯, 中国
2017“一张棉花纸”艺术展,山海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第十届“世界低碳城市联盟”艺术作品展,重庆,中国
2016“玲珑圣火”迎冬奥艺术作品征集展启动仪式暨新奥玲珑艺术中心开馆中外艺术名家作品
展,新奥玲珑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6“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艺术家美术精品展, 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厦门,中国
2015“中国年”当代艺术主题展,宋庄镇艺术区,北京,中国
2015中国新野性艺术群世界巡回展,732 Madison Avene at 73th Street ,纽约,美国
2014“连和中华”海峡两岸连氏宗亲书画邀请展,台北市国军文艺中心,台北,中国
1989中国杭州水彩画大展,杭州,中国
1989第七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89全国青年建筑画展,北京,中国
1989韩国水彩画展,韩国
1984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 “自然·至道”——杨志凌个展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杨志凌的艺术价值
·  在平流层上用艺术观照社会 —
· 自然•至道
· 人化的自然——杨志凌的抽象水彩
·  人化的风景——杨志凌的水彩艺
· 杨志凌展览前言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艺术访谈>>

  何卫平(后文简称“何”):
  杨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看过您近年大量的创作,扑面而来的不仅有绘画艺术的视觉愉悦感,更引发了我们对时代、环境、历史等许多问题的反思,这同您的个人经历和对艺术的思考不无关系,那么,您的经历和创作经历了怎样的相互关系呢?
  杨志凌(后文简称“杨”):
  是的,我曾经做过大学教师,从过政,后来独立经商,从1984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至今,即同艺术界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近年逐渐回归艺术创作,但依旧避开热闹的“艺术圈”。我将自己的人生定位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认为是“平面表现艺术时期”,当时的身份是大学老师,也是我在“水彩画”这个名目下创作的丰收期,作品先后入选过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美展,作品的主题也多同那个时代有关;第二个阶段可以定义为“立体表现艺术时期”,我认为单一的绘画不足以表现更多的社会价值,在90年代跟进了社会转型,走出了大学的象牙塔,拓展了艺术实践,这一时期主持设计了人民大会堂内蒙古厅等众多建筑改在,也取得了许多殊荣;第三个阶段是用资产、资源及对社会的再观察重新审视艺术,定位自我,从而为艺术创作和身份转型做出必要的铺垫;第四阶段叫“悟·变”,扩展了水彩画的内涵,将其纳入对社会的独立思考之中,开创人化风景的理论与实践,强调艺术中的意念表现。
  我经历的许多事情和艺术本身无关,反而有机会更好地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来艺术和艺术界,审视它的问题和走向;反过来,我也习惯以艺术家的视角去体悟时代,观察社会。所以,早期严谨的学院艺术实践和后期宽泛的社会观察共同构成了我近年创作的基本方向。
  何:那我们不妨将您早期的艺术实践同近期的作一种比较,比如入选六届全国美展这类时代主旋律的作品,有过什么样的构想过程?
  杨:80年代初期,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恢复生产,回归人性是那个时代的趋势,在内蒙古,畜牧业是生产核心,所以,《小乖乖》既是爱心表达,也是对社会生产力的隐性反映,符合时代观念。                               
  何:现在看来,你经历了一个“三级跳”式的跨越,在每一级实际你已经做的非常完美了。在您今天看来,这些经历它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尤其对当下美术创作有什么样的借鉴。因为我们知道,多数艺术家没有直面社会的经历和机会,而当代艺术恰昭示着社会的某种变化并参与其中,在这方面,您更具备当代艺术家所普遍缺乏的素养。
  杨:所以我一直强调自己首先是个艺术家,其次才是企业家或其他。我主张艺术与生活无界限,就是一种在一定定义内的玩耍。不管我在实在从教、从政或从商,我都没有离开艺术,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其中,在不同的角度同艺术“玩耍”,借用流行的一句话,我看到了“360度无死角”的艺术,也看到了当下艺术的“死角”。
  何:近年,艺术界开始关注您的创作,也产生了不少的评论和再定义。比如中央美术学院易英老师将您的作品定义为“人化风景”,北京大学梁舒涵强调你作品中的“意念”价值,对此,或许您给学术界和评论家出了一个难题,因为,之前大家没有碰上过和你类似的案例,对此,您自己有什么想法?
  杨: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想举个例子来说明,     年,我因为特殊的机缘,负责修缮呼和浩特的大昭寺,它喇嘛教黄教格鲁寺庙,曾是清代皇家家庙,出于虔诚的信念,我翻阅并学习了大量喇嘛教的典籍,并考察了许多壁画、彩绘。同时,也被其深深的感染和折服。但喇嘛教的美术在今天脱离了特定的场域,它的光芒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但并不排除它具有一切优秀艺术品所具备的感染力。我后来创作的《藏密》系列作品,正是对这一思考的回应。我将喇嘛教的肃穆感和神秘性转换成一种“风景”,在风景的背后,却是宗教对我个人意识的洗礼,但是这个作品感染了许多人,在这个意义上我的创作就具有了“翻译”的功能。反过来,如果没有这段经历,也就不会有类似的作品,我也相信大自然和艺术家简单的写生和艺术处理,是无法呈现这样的视觉语言。这就是风景的人化和意念的结果。所以,易老师的提炼和学术判断,也帮我梳理了认识,毕竟,在创作中,思考和实践反复胶着,无法分离。再比如,在《大威德之光》中,我希望表现的是藏密中的“大威德金刚”,大威德金刚是格鲁派密宗所修本尊之一,相传他能降服恶魔,故称大威,又有护善之功,又称大德。但在画中我没有借助大威德金刚的面相、手臂、法器或身体,也果断舍弃了宗教图像学的程式,这些因素在整个作品中都可以作为不很重要的成分被忽略。我试图从图像的习俗层面提取一种“意象”化的东西。这样,《大威德之光》的意念就不单单是“宏伟”“威猛”“慈悲”等象征意味的叠加,而更像是这些抽象概念在碰撞之中发生的视觉聚变。这好比一首乐曲的感受不是各个音符的相加,一个蛋糕的印象不是金黄色、香甜、酥软等感觉要素的相加一样。
  何:这属于心理学范畴,美术史中常用的“图式”理念,就是指代人的经验在大脑中的意念投射,而这种投射所产生的“像”可以转化为某种图像经验。这样更加说明,您作品中的“意象的反射”,不同于传统的意象观,重在“反射”,即受外力启发或刺激而产生的具有明确意识的创作意图。所以,您的作品看似随意,实则是一种苦心经营的结果。
  杨:苦心经营是构想过程,是创作的前阶段,创作中的随意挥洒以及流淌感,虽有技法可循,但是一个自由的过程,不然怎么能让你产生“随意”的感觉呢?我强调的艺术原则是:一切从感受出发,一切从整体出发,一切从精神层面的需要出发。感受、整体、精神需要代表了随意、理性、人性价值三个方面,我近期的艺术创作就是在这三个方面或更多的层面反复碰撞试验的结果。
  何:易英老师认为您突破了水彩画的局限,把人类生命的投射与大自然隐含在水彩之中。同时抓住了自然的奇观,又立足于生态与环保,赋予自然与人类同生共死的意义。这个“同生共死”正好是您所说的社会与人性的价值吧?
  杨:对,我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社会、生态、战争、人性的作品,《那里都不安全》《景阳冈》《是人是鬼随便你》《马上马上》《集体无意识》等都属于这个范畴的创作。从名称上就一目了然。这同传统知识分子“文以载道”的价值类似,我只是用的“图以载道”,以图像揭示社会问题,反映世态人性。
  何:您在8月份中华世纪坛的展览,以“平流层”为标题,是否能作一些必要的解题和介绍?
  杨:这次展览涉及到我近十年来艺术实践产生的多个系列,这些作品以社会性为切入点,试图超越技法与画种的束缚,开创一种着眼社会发展与福祉的艺术思维。“平流层”是梁舒涵博士针对我“人化自然”的创作理念提出来的,他以大自然的气象构成为出发点,作了一种定位和比喻,非常符合我现在的状态,易英老师作为展览的学术主持,非常认同这一定义。
  按地理气象来说,大气层在垂直的方向上由若干层组成,从地面向上12至18公里为对流层,也就是大气层的最低端。在这个区域内,空气运动强烈,高温与低温带之间交换频繁,因此也就形成了雨、雪、云、雾等气象现象,这同当前争斗不休的艺术界很相似。但我个人对各种争论没有太大兴趣,对艺术界的热闹也多不参与,20度年前走出高校,舍弃当时的画家荣耀感,就决定了我的旨趣不在于艺术体系之内,但我关心艺术同社会的关系,关心推动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因此,从生活状态和创作理念上,我更像风平浪静的艺术“平流层”。?“平流层”指在对流层以上至距地50公里之间的大气层。在这个区域内,温度恒定,空气几乎没有对流,所以这个区域总是晴空万里,我所追求的艺术也正是这样一种类似于“平流层”的境界。面对今天复杂的艺术江湖,我选择规避,也恰好是我刚刚说到的人生第三阶段,我已经完成了个人财富的积累,明确的商业利益对我没有诱惑,也没有意义。
  何:这样一来,展览的社会价值将会进一步凸显,也将更符合您的艺术理性。请您再作一些具体的介绍?
  杨:这次展览分为五个板块:人化的风景、意念的反射、水彩的分量、物性与去物性、生成与超越。其中,“人化的风景”的概念是一种通过主体的眼光对自然意象进行的框定和加工。“风景”与“蛮荒”的区别并不仅在于景物的丰富程度,更在于是否有人的“参与”;“意念的反射”板块主要呈现的是《藏密》系列,表面上看是以密宗神祇为母题进行的宗教性绘画,实际上是我自己独特表现语言的提炼,强调宗教情感之外更为本质的问题;“水彩的分量”板块所呈现的是我对“水彩”通常意义的颠覆。而“物性与去物性”则强调一种问题的意识;最后一个板块是“生成与超越”,主要是对近期一组作品的呈现,作品具体名称还有待核定,在这组作品中我希望融入对艺术创作的体验过程,记录创作的轨迹。五个板块基本交代了我近十的创作和思考历程。
  何:展览后有什么新的计划?
  杨:计划创作一批大画,在形式上进一步突破绘画材质的局限,具体还在构想阶段。但我会持续做一个艺术上的探险家,探究神秘,开拓新途。
  何:好的,我也深信,您的作品及其临近的这次展览,会使观看者和美术圈得到新的启发,引发新的思考。今天的访谈先到此处,最后预祝展览顺利圆满。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