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红兵

1980 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
现居北京,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81美术馆展览部主任

主要展览
2014“点的秩序•章红兵作品展”,久留米美术馆,合肥,中国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天津美术馆,天津,中国
2014 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并获大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第二十届全国版画展,黑龙江省美术馆和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中国
2014 "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3“点阵•章红兵作品展”,798艺术区,北京,中国
2013 第四届观阑国际版画双年展,北京798艺术区创意广场联合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2 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12届全军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亚运会当代艺术作品展,广州锦汉展览中心,广东,中国
2009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书法精品展,澳门观光塔二楼,澳门,中国
2009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中国
2009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山东,中国
2009 798双年展特展,798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8 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特展,军事博物馆,北京,中国
2008 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 形象的张力——章红兵的艺术创作
· 激活绘画的实验性和创造力
· 从方法到语言的“锥”问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激活绘画的实验性和创造力>>

文/许向群

品读章红兵的作品有一种别样的艺术感受和审美体验。他的《城》系列,以迷幻而诡谲的缤纷景观,密切观照物质世界与人的精神述求及生存意义的关系。《景》系列,以自然歌者的角度,揭示自然是人类生命寄托和心灵慰藉的诗意主题。《人》系列,以生动传神的人物肖像,在凸显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刻画出他们健朗旺盛的生命活力。《物》系列,在平凡琐碎的图像中,窥见美的因子和存在的价值。走进章红兵的艺术世界,绘画媒材的实验性所带来的语汇上的新变化,使他的作品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为当代中国多样化的艺术格局,提供了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意趣的新颖样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艺术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变革往往是由观念和材料的革命所驱动的,艺术演进的路径无外乎观念、手法、材料三个方面。作为一位思想活跃、善于思索和吸纳的艺术探求者,章红兵选择从材料入手,结合观念的改变和手法的突破,在艺术创作中十分机智地觅得了适合自己的准确坐标和方位。他曾就读于军艺油画专业,在校学习期间就对绘画材料的研究十分着迷。与院校教学强调材料逼真写实的功能和训练的传统思维相比,他比较早地领悟了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品质含义和表现性。他上学阶段的习作,也多以非具象的表现性面目出现,其中不乏野兽派、后印象派技法的借鉴和应用。2008年首次在全军美展中亮相的作品《哨》,开启了他在材料应用和形式探索的道路。在这幅作品中,他开始尝试用新的视角来“讲述”一个司空见惯的图像“故事”。他刻意突出了材料的质感和魅力,线的铺陈和变化成为造型的主调,生动灵活又韵律十足的手绘肌理效果,在统一的色调中,构成线与面华美交响。前景的铁路桥梁与背景大面积的天空,犹如“去色”后梵高的名画《星空》《夜间咖啡馆》的组合变奏,充沛自然的情绪流露,恰到好处的形式语言,将万家灯火的繁荣与守边奉献的寂寥表现得新颖而又韵味。从材料的角度来思索切入创作,对画家的观察和抉择的能力是一个改变和调整,观念的转变是毋容置疑的。虽然章红兵的创作属架上绘画范畴,遵循在二度空间里实现对物象塑造的方法,但是,他对当代艺术在形式和语言上产生的新变化一直十分关注,综合材料在绘画中的开创应用,也是他研究借鉴的重要方面。如现成品的挪用、装置的空间拓展及互动性、动画影像的奇思异想等不拘一格的跨界现象,均能引发他结合自身艺术实验的相关思考和调整。在庆祝建军85周年全军美展中,章红兵有幸参与了装置艺术专题的策划实施工作,在具体邀约艺术家的过程中,如何选择与“军事”主题“暗合”或“接轨”的当代艺术作品,驱使他对“当代”与“主题”的关系进行梳理和研究。通过广泛的接触、了解到最后的选择,这个流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消化、判断的过程。最终特邀的《梯•训练之一》(许仲敏)《重生》(张小涛)《士兵之手》(夏小万)《军营和谐花》(卓凡)等作品成为展览的一大亮点,作者均为当下当代艺术的一些代表人物,观众反应十分强烈。章红兵在“近距离”审视当代艺术的承载观念、语言模式、文化心态后,反思自己的艺术追求,视野和思路变得更加开阔,追求与完善精神性的表达与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在他的作品中显得越来越明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的物质需求满足后,精神领域的多层次多方位需求日显重要。艺术观念的演进可以导致技法的演变,绘画材料的发展可以丰富技法的表现。这些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给艺术实验深入地触及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诸多领域和层面提供了空间。章红兵的艺术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他的作品既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切入和表达,又有对转型过程中社会矛盾的洞悉和揭示,体现了一位踽踽独行的实践者的敏感、勤奋与执著。如《不屈的精神》(2008年)就是一曲“5•12汶川地震”的视觉挽歌,主动及时地呼应了重大事件和中心话题。作品非稳定性金字塔式的构图有一种抗争的含义,扭曲的造型再现了灾难后的残墙断壁,倒卧的梁柱屋脊在画面中纵横穿插,视觉上形成一股支撑的伟力,危楼顶端的红旗直插苍穹,具有明确的象征意味。画家采用写实、夸张、装饰并用的方式,十分专注于方与圆、虚与实、繁与简,动与静等各种形式因素的变化与对比,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饶的顽强精神。另外,像《高原巡逻兵》(2012年)等作品,均是以作者军旅生涯为背景的主题性创作。《高》作采用超常规的竖长构图,单纯洗练的银白色为主调,大视域的取景方式,尽显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壮美意境。画面由繁复的笔触构成明暗、节奏、纹理,媒材的物理性和环境的真实性达到了协调统一。贴切的媒材传达了真挚的情感,巡逻的战士体量虽然微小,但是在皑皑白雪与莽莽苍穹之间,他们的身影却化作了耀眼的“符号”,将甘于奉献的信念和精神无限放大。这种对比映衬的手法与抒情雅致的笔调,通过对自然美景淋漓尽致得展现,热情讴歌了戍边士兵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其象征隐喻和精神归旨不言而喻。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快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消费性功能的不断显现,使城市生活的繁华背后,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压力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章红兵以《城》系列为代表的作品,通过对城市景观的多角度深入观察,努力挖掘出这一题材在文化观念上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如《城•系列七》(2011)以罕见的视角,错综的结构,纠结的层次,展现了近似迷境的水泥森林和广场街道,俯瞰的椭圆形花坛,犹如城市圆睁的恐怖之眼,将人们的心理困顿、生存压力和精神苦闷十分尖锐地坦陈出来。画面空间的错位与转换,超现实的场景想象和非写实性的色彩运用,表达出一种思辨的张力。章红兵是那种能把生存感受和艺术创造力予以很好结合的画家。实际上,对生存的切身感受和对这种感受的深刻反思,才是促成他创作城市景观系列作品的起点和焦点。如《城》(2009年)将12幅城市一隅组成一个全景式的缤纷景象,揭露出城市迥异的多样面具;《城•系列之二》(2008年)中高居城市楼宇之巅的高架桥,孤寂中折射出一种躁动与恐慌;《城•楼》(2012年)中深陷当代建筑包围的远古城楼,新旧混搭的空间布局难掩碰撞和交锋的危机……画家汲取了现代装饰与构成的表现方法,在构图方面刻意营造某种矛盾与尖锐的外在形态,满塞的画面处理,既顺应了形式感的需求,又有情感层面的明确指向。通过不协调的视觉感受和逼仄的空间状态,以及运笔的速度和力度带来的笔痕交叠与变化,表现出城与人既依赖又紧张的无奈关系。从形式语言的角度来观看章红兵的《城》系列,它是斑斓炫目的,标志性的符号具有鲜明的指征和特点;从精神层面来品味他的这一题材,那种超现实主义的迷幻氛围,浮华表象之下弥漫的疏离、冷漠、迷惘、窒息的气息,让人感同身受。

章红兵的实验艺术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他的作品虽然具有强烈的观念性和鲜明的形式感,但是,它们并非建构在想象的空中楼阁,而是深植于生活的土壤。他的创作历程始终与写生相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章红兵说“写生在我的思想里不仅仅是描绘自然风光,塑造各种形体,更多的是感受自然中生命的存在与消亡,并与自然真诚的交流。”他的作品大多数是在写生过程中完成的。他很少画那些以搜集素材或保留印象为目的速写,而是坚持自己的一贯画风,结合对象捕捉感受,实地完成写生。他的速写都十分完整。时间短,就选择一个有意味的局部小景去进入,如墙头上的一只碗,古道边的一节残墙等,他都能刻画得饶有兴致,趣味盎然。时间充裕,他就像长期作业那样,悉心体会,细致描绘,不放过任何令他感兴趣的细节,注重在面对自然实境中提炼自己的形式语汇。如2010年在山东青州画的一些钢笔写生,虽然画幅不大,但却将远阔的层峦田野揽入画面,线的运用极具匠心,景物的穿插组织错落有序,节奏分明,基本可以称得上是一幅十分考究的独幅创作。他的观察角度非常独特,常能从无处下笔处理出头绪,在“乱”中攫取对象的本质元素。局部的意向化乃至抽象化的处理,皆源于实境的提示和点化,整体的面貌既把握了实境的特点,又充满了创造的意趣。章红兵曾说“在我的艺术世界里,自然与现实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瓦,甚至一块石头,一个土堆,都会成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出现,再用他们传达给我的信息进行思考创作。”他的《云南风景》《太行风景》《高原风景》《新疆风景》等系列,均以深入而浓厚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是典型地貌特征、浓郁民俗风情和深厚文化内涵的综合体现。他在实践中凝练的形式符号,形神兼备,具有极强的表现功能。如用刀劈斧剁般的遒劲长线表现太行峡谷,用轻柔灵动的螺旋曲线表现云南林雾等,均是在自然怀抱里的灵光闪现。再如《云南风景之一》与《太行风景之十一》,已然抽象为点线面的瑰丽乐章,完全超越了云南与太行的外在形肖,截然不同的氛围和意境,直抵景致之“魂”。我们在叹服画家聪颖的天赋和敏锐的感受力外,生活的恩赐和回报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写生对我而言,是净化心灵的天籁之音,同时也是贴近神秘未知、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的一种方式,更是深入了解和打开创作思路的一个重要途径。”(章红兵语)
装饰性和材质美是章红兵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形成这种具有强烈视觉感染力的形式语汇,与他不断实验、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是紧密关联的。他在工作室搜集了近千种各类效果的绘画笔,诸如油漆笔、签字笔等一应俱全,水性、中性、油性各尽其用。颜色种类也在百种以上,同一种颜色在色度和色阶上的变化均有细致的分类。这些画笔是他在各种美术材料店或文具店淘来的,每发现一种具有特殊效果的画笔,他都有如获至宝的欣喜。在纸张的选择上,他也非常考究,反复在画布、画纸上试验效果,最后采用以黑色为主的无酸有色纸作为画作的载体材料。因为底色深重,画法上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步骤,与惯常在白底色上作画方式相反,轮廓线和亮部往往是“提”出来的,大面积的留“黑”,就有了一种神秘而厚重的属性。他善于观察、提炼对象的本质特征,也善于不断发掘材料自身所具备的形式美感和精神含量,这两者的协调契合,才使他的作品达到了相应的艺术高度。装饰语汇的现代感和工艺化对于绘画来说是个双刃剑,把握不当势必影响创作的品位。章红兵的实验艺术是对绘画意境与形式的一种开拓,他很好地把握了绘画中装饰性的度,并使之与绘画性相得益彰。他在《城》《景》《物》系列作品中,对瞬息万变自然的敏感把握,由景入境,以情构境,精心设计与随性表达相交织,激活了绘画新的生命力。他在逐步形成、完善自身艺术面貌和语汇特征的同时,将实验的触角伸入人物画领域。人物造型的严谨性使他不得不以新的视角去挖掘更加贴切的表现方式。如《士兵肖像》《民大女生肖像》《藏民肖像》等系列作品,在写生的基础上,结合主观感受,夸张人物的特征,大胆而自由地发挥色、线、肌理的造型功能,既有绘画的创造性和趣味性,又传达出对象的形象特征和精神气度。他近期的作品,在媒材运用和技法风格方面更加趋于自由和纯粹,驱使材料的综合运用和快意表达,是理性与激情碰撞后的精彩呈现。构成画面主体形象的轮廓线被归纳强调成简洁有力的几何形态,既有状物的提示,更具分割、组建画面的筋骨作用。在玩味丰富细微的精致与变化的同时,增强了语汇的力度和张力。

突破传统材料在绘画中的应用,超越材料本身的工具意义,让材料在表达绘画主题的同时呈现出自身独具的美感,给当代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创造力。章红兵是一位有着旺盛求知欲、好奇心的探寻者,他的作品区别以往的视觉感受,具有独立的艺术见解和个性。他选择了符合自己个性体验并与表现内容相一致的观看与表达方式,将材质的可能性充分发掘出来,极大地激发了自我的想象力,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增强了作品的感召力。他的“实验性”创作无疑是当下一种有着启示意义的创新途径。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