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有这么一位才气逼人的当代画家。他的性格和鲁迅有得一拼。只不过他们二个一个是写书的,一个是画画的。但他们同样都是用笔在战斗,在为老百姓呐喊。
鲁迅是用假名骂国民党。李立三请他用真名骂国民党,他不干。因为他怕用真名后就不能在上海居住了。而朱乙夫则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每篇画作上全是堂堂正正的朱乙夫。
鲁迅的作品主要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他曾经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用他独特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对当时病态的社会,人们心灵上的奴化、麻木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而朱乙夫手中的画笔也对准了这个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体制和现代太监们。他无情鞭挞着现代太监们的愚昧、无知和无耻。而他对基层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则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他试图用他的笔唤醒人们灵魂深处的良知。
鲁迅的文章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是“匕首”和“投枪”。深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
而朱乙夫的画作也充分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批判和反思,反映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观心境。他的画作色彩艳丽而冷峻峭拔,意象独特而富有暗示,意境晦暗幽深。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鲁迅一生追求民主,他的文章极具批判性。他一直不停息的批判,论战,反击。他对封建礼教、旧传统进行批判,他和复古派进行论争,他对国民党政府提出抗议,他对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路线进行反击。而且他具有“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不屈精神。骂,他一定要骂得对方落花流水方才罢休。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朱乙夫恰恰也是一位为了民主、自由和均富而死磕到底的画家。不少朋友曾经劝他。让他改变画风,以他的才气,迎合市场的需要和人们的好恶,赚取大量钱财是不成问题的。但朱乙夫坚决不肯放弃。他认为吃饭饭重要。但是,赚钱不是做艺术的终极目标,有人是快乐的做艺术,他是痛苦地做艺术,孤独地做艺术。他的脾气比鲁迅还要硬。
鲁迅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鲁迅的杂文思维方式也是非规范化的,他常在常规的思维路线之外,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地打开一种全新的思路,从灵魂的最深处对麻木的人们进行描述。
朱乙夫的画作也注重了对人的心理和灵魂的刻画。他的画作基本上以人物为主。鲜有风景画。他的画作中有时有一种梦的朦胧感,有时有一种沉重和诡异,有时甚至会有鬼魂般的阴森与神秘;神幻的场景,夸张的色彩 ,奇突的想象,不可确定的模糊意念,难以理解的反常,瑰丽、冷艳的色彩,他试图用他的方式来冲击这病态的社会 ,病态的人。
鲁迅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鲁迅不畏强暴执笔对战,从不退缩,显示出一个正直文人坚毅刚强的大无畏气概。
朱乙夫的画作里则 有一种明显的压抑着的愤怒。他是“怒向刀丛觅小诗” ,他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面对病态的社会 和方方面面的压力,他绝不怯战,显示出一个正直画家的英雄主义气魄。
鲁迅和朱乙夫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相似的性格。比如,鲁迅先生脾气很坏,曾经一言不合和人打架。而朱乙夫先生也是个暴脾气,面对不公平,激动之余也会和人老拳相向。就连尿尿,鲁迅和朱乙夫都能找到相同的题材。鲁迅在厦门大学当教授。住在宿舍的教员方便时要到一百六十步外才有厕所。鲁迅的对策是,天黑之后,小便就在宿舍楼下的草地上就地解决。这让我想到了朱先生的一幅画。
这就是一个你不了解的朱乙夫。这就是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向往着自由和公平的朱乙夫。他的画作很沉重,但你能看到他的每一篇画作中都有一对隐形的翅膀,因为他渴望飞翔。大浪淘沙,当那些无原则的媚作雨打风吹去的时候,朱乙夫先生画作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珍贵。他特立独行的创作方式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层次解读必将使其画作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