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长收
自古以来中国画尤其文人画讲究禅宗,禅,全称为“禅那”,意为“静虑、一心思维研修”,谓之静中思虑,心绪专注于一境,得以定心。“禅那”即为止观,“止”是心的安静,“观”是思虑某一事物。禅宗强调人性的自觉,其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维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
钟小明的绘画作品少了一份匠气,多了一份灵动与洒脱,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入自然的生命形态。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位画家对天地之间的苍茫和人世间的无奈有太多感触,内心世界向往着无尽的孤独,但这种孤独不是现实中的孤独,而是一种超然的孤独,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的心性。这与禅宗中的静虑思修、淡泊明志有着潜在的契合。
中国画注重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钟小明所创作的《枯山水》系列表现地恰如其分,但并未完全遵从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方式和表达逻辑,而是依循当代画家独有的一种“心中若有山水,笔下自产乾坤”的心境。“枯山水”一词现指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方寸之地幻化出万千岩壑。然而,钟小明的《枯山水》系列画的并非是如此的景观,但表达的是相似的禅意。朱光潜曾说:“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出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枯山水》系列多以晕染入画,其笔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简洁明了,和谐自然。苏东坡曾言:“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枯山水》系列带有一丝空灵的气息,因静而空,因空而生灵之境。现实的喧嚣与嘈杂,迫使画家更加追求内心的静谧,也可以言,画面所呈现的空灵之境、静寂之境使画家在心灵感受上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与补充。当然,这也是一种回归自然、宁静致远的心灵关照。
而《望》系列与《枯山水》系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依然是静谧空灵,但多了一些“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伤感。“望”也许是对未来的期许,也许是对过去的回望。《望》系列中常常出现一只洁白无瑕的小鸟,而它成为了整个画面的主体,将“望”字尽收其下。或是望着高高的山,或是望着依山而生的树,或是望着桌子上的花,亦或是望着空空如也的椅子。其若有所思状犹如一人,两物相望,随缘素位。与禅宗所指,无不默契。禅宗追求禅定,对宇宙万物色相视之为空,以虚静之气为立体之境,贯以平常心处世,归于本真。
“止观”之意恰似艺术家钟小明的真实写照,与世无争,清净淡雅,静虑思修,禅定自然。归于本真自然见心性,以禅入画便可顿悟。正所谓人如其画,画如其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