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郑伟:从设计师到艺术家

时间:2022年08月02日 作者:郑伟Vs 徐美玲 来源:
 
 
1990北京亚运主题海报
 
 
 
或许,我与体育赛事有缘吧。2006年参与了“人文奥运•盛典西安”整体视觉形象推广设计工作。2006年受同学应岩之邀去北京,参与北京奥运会的一些平面设计工作。当时,我们的工作是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平面视觉传达研究所千哲老师指导下一起工作的。先是设计2007年“好运北京”奥运会系列测试赛平面视觉整体设计及2008年北京夏季残奥会奖牌设计(备选方案)、之后又参与完成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纪念馆整体设计工作。
 
 
 
2008北京残奥会奖牌设计
 
 
 
其中,“人文奥运•盛典西安”是在西安举行的奥运会大型文化推广活动,演艺圈、体坛众多名人荟萃,由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第29届北京夏季奥组委主任伍绍祖负责,张艺谋担任29届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工作。我也很有幸参与了本次活动的平面设计推广工作。
 
 
当时有四家设计机构参与北京夏季残奥会奖牌设计,我负责做出了两套设计方案,分别是以天安门华表和梅花图案为主题,最后定为备选方案的是华表主题作品。
 
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纪念馆的方案设计,我也是受邀参与的,方案一次通过非常顺利,广州亚运组委会和广州市团委都非常满意。
 
徐:2007-2008年,您为“好运北京”奥运会系列测试赛6大赛事做视觉形象设计工作,区别于其他设计,体育赛事的设计推广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主要的难点是什么?
 
郑:说到“好运北京”的视觉平面设计,确实是跟其它设计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在构思、构图处理上与纯文化类的海报设计处理都不一样。测试赛每个海报的主题都非常明确,就像“命题作文”,画面要清新、亲切,信息传达要积极向上,要适应任何公共场所,要求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接受。受众范围要求广泛,就要适当减少多变的视觉效果。因此,我认为测试赛的宣传海报称为“宣传画”会更准确。
 
在设计非测试赛海报过程中,我用北京的名胜古迹作为背景,将北京的春、夏、秋、冬融入到海报设计之中,既要结合单项运动员的运动姿态,又要呈现出中国文化内涵,还要体现出运动精神。单项运动的海报宣传设计难度更大,既要有运动感,还要表现出每项运动的独特性:力量(举重)、速度(短跑)、团体协作(团体球类赛、接力赛)、高度(跳高)等奥运精神。选用的10张海报(4张非赛事、6张单项运动海报)的背后,其实是构思设计有超50幅海报的工作量。“好运北京”测试赛的设计工作量是很大的,在提案过程中,层层上报、审批、退回、修改、通过,整个过程让我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
 
徐:您曾在不同地区举办的设计展览、公益文化活动中获得设计奖项,并且在许多大型设计比赛中担任评委,您认为,优秀的设计作品应该包含哪些因素?优秀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郑:我曾经有一段时期特别迷恋参加设计比赛。只要知道一些比赛信息,我都会投稿参赛,每次参赛也都有斩获。我喜欢做公益文化海报,这类设计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结合自身专业能力,还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构思去创作。
 
我在全国第四届、第五届广告大赛获奖后,陆续收到了评委工作邀请。我认为,好的设计作品首先要能打动我,可以给我启发,唤起我的联想。但这类作品很少。作为评委,我对参选的作品要求非常严格,往往评选不出组委会定下的名额;评选过程中,评委之间的意见也不尽相同。评委工作多了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在2000年后,我决定减少或不参加一些赛事的评委工作了。
 
 
设计,其实是一个需要不断读书、积累知识、感悟生活的工作。如果知识储备不够,就做不出好的设计作品。文化素质不高,做出来的设计作品往往是很肤浅的。生活阅历不够就做不出打动人的创意。因此,我认为设计师应该要有意识地去感悟生活和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特别是青年设计师应多读设计专业之外的书。
 
我对书籍装帧设计师很欣赏也很羡慕,他们整天跟书打交道,只有在看书和读书后才能完成设计,这个过程其实是增长文化知识的过程。
 
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品行,养成学会聆听的习惯,设计出的作品不仅能为客户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创造更多价值。
 
在设计领域,我非常崇尚日本现代设计之父福田繁雄的作品。他的作品具有思想性、启发性、警示性,而且非常幽默,海报有着强烈的艺术视觉感染力,看似荒诞却蕴含着理性的秩序感。我对福田繁雄应该用“崇拜”更加准确一点。
 
徐:从1989年到2019年,您比较满意的设计作品是哪些?近30年设计相关工作经历,对您的人生有着怎样的影响?除了设计成果获奖颇丰之外,您有哪些重要的人生收获?
 
郑:这个问题可真难到我了。我每一个阶段对设计的认识不同,设计出的作品所呈现出的状态也是在不断变化,而且设计任务和个人的想法也并不完全一致,很难说清哪件作品非常满意。如果非要说一件设计作品或工作印象深刻的话,我个人比较能接受的还是2008年北京夏季残奥会的奖牌设计吧。
 
30年的设计经历,让我收获了不少荣誉,也收获了家庭,我还是很满足的。我是比较乐观和现实的人,可能与多年做设计职业有关。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