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郑伟:从设计师到艺术家
时间:2022年08月02日 作者:郑伟Vs 徐美玲 来源:
反盗版海报,2006年
徐:为何决定从设计转到当代艺术创作?您如何看待这一转变?是否遇到什么困难?
郑:设计行业要求有极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我感觉自己在“一线”做设计工作太长了,开始变得有些保守,我认为在中国做设计还是年轻人好一些,年轻人熬夜很快就能恢复。我现在做艺术是在顺其自然的状态下形成的,并没有刻意地去改变什么。
对于我个人而言,如果说我现在从事的当代艺术创作是转变,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转换了一种艺术创作的方式吧。况且多年来,我从未有过放弃做艺术的想法。唯一的转变是以前是为订单做事,现在是为自己的想法做事。
当今世界很多顶尖的艺术家都并非是学绘画专业毕业的。我现在创作没遇到有不适应和困难。
徐:由设计师转为艺术家,30年的设计经历是否对您的艺术创作有帮助?
郑:这个问题问得好。之前的工作经历确实对我现在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段经历让我可以很灵活地游走在艺术与设计之间。在艺术创作时可以借鉴设计的经验方法,做设计时可以跨越到艺术领域。让自己没有任何约束和包袱地去做艺术,这也是目前我做艺术创作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吧。不管是做设计、从事艺术创作,也都是基于我学画的初衷,来源于我在国内、国外生活的经历。
徐:什么经历改变了您对当代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为何搁置架上绘画,选用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郑:在早期,我对当代艺术的理解确实是比较肤浅的,而且脑子里有一种被固化的观念,总觉得不是用传统绘画造型语言的方法做艺术,是不会被大家认可的。虽然曾经看过劳申伯格的展览,但还是无法理解。直到我去了国外参观考察,与美国艺术家交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看到了非常多样、大胆的当代艺术作品后,我对当代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彻底颠覆了。开始接受劳申伯格、贾斯伯·琼斯、安东尼·塔皮埃斯、安塞姆·基弗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原来用综合材料创作也可以是当代艺术,关键在于把握和利用最合理的材料来表达你的思想。由于认知的转变,我非常清晰、坚定地选择用材料进行创作了。
多年的设计工作经历也让我对很多材料都比较了解和敏感。比如我曾经做过景观雕塑,广泛接触过景观类的材料,我也经历过设计印刷环节,对不同纸张都很熟悉。而且,我比较善于发现和运用材料来创作,能够比较恰当地将作品的思想与材料结合起来。我希望让材料说话,让材料去体现和丰富作品的思想观念。这是我使用材料进行创作的要求。我反对“为材料而材料”。
徐:如何选用材料进行创作?让普通材料变成艺术表达的语言,您认为难点在哪?
郑:当代艺术受现成品艺术观念的影响很深。很多人选用材料创作的时候,往往会被具象造型束缚住。现在一些学校在讲综合材料创作时,常用“三板斧”:第1种玩法,用不同颜色加以其它化学物质使画面表面出现肌理的变化;第2种玩法,用不同材料加以拼贴和破坏处理,其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第3种玩法,即一是“破”,二是“组”,把一个好好的东西砸烂、打碎后,重新拼贴、组合。但是,使用材料进行创作,首先需要抽象思维训练(我此前在大学学习的“打散构成”,其实是一种抽象思维训练方法);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理解三个问题:第一,当代艺术为何用材料?第二,我们不能因材料而材料,而且在使用材料做作品时,要有要求和标准:选用的材料要比用它任何一种材料都更适合去表达你的思想,因此你才能用这个材料去做作品。第三个问题是,用材料的过程和手段要因地制宜。我回到中国做综合材料作品,其实比我在美国更为便捷。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有非常多生活和工业材料,甚至有些材料会直接启发我的创作灵感。我常常在网上浏览商品和购买材料,这让我的创作更便利了。
困难在于对材料的熟悉和认知过程,有些材料的质量也会影响创作过程。比如,我对塑料这种材料不熟悉,我就要专门去了解塑料的各种属性。所以在选用不熟悉的材料进行创作时,就需要反复多次实验材料。面对熟悉的材料,我会对材料进行拆分、重组、模拟等多重手法,拓展日常材料的可能性,从唾手可得的物件中汲取灵感,让艺术创作突破传统约束,使自己的创作充满趣味。
徐:在创作方法方面,您是否有比较喜欢、习惯的方法?您会总结建构自己的创作方法体系吗?
郑:没有惯用、固定的方法,我更不会刻意总结成某种体系。用综合材料来创作,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我创作的大多数作品都具有实验性,每一个作品都是从失败开始的,在失败中不断调整,最后达到我所认可的效果。虽然我的作品都有手稿,但在尝试使用材料创作的过程中,会不断经历失败、毁掉、重来,最终作品和手稿会有很大的差异。结果不可预期,每一次创作的成功都是惊喜,也赋予了作品的魅力。而且,我认为用材料来创作很有力量。因为没给自己设定固定的模式,只要能合理、有效地表达我的想法,什么材料我都会拿来用。《让我看看你》《你在听吗?》是由手机拍摄的两件作品,我喜欢这两件作品拍摄的偶然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徐:您是否持续关注当代艺术的动态?2018年您第一次参与了当代艺术展“不问为何”,请谈谈展览策划的契机,以及您展出的作品情况。
郑:一直有关注。2006年,我还和艺术家李邦耀、石磊、江衡,在广州白云山脚下一起做艺术工作室。在2018年深圳举办的“不问为何”当代艺术展中,我很喜欢策展人冀少峰的评论:他从未离开当代艺术,多年来他们一直被当代艺术的潮流裹挟着而不断前行。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当代艺术展,参展的另外三位艺术家都是中央工艺美院的校友,他们是吴玮、陈雄伟和王小丁。虽然都是工艺美院学设计的,但多年以来,他们也一直在做艺术创作。
这个展览谋划了好几年,可能是水到渠成了吧。在此,非常感谢策展人、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
在这次展览上,我拿出了5件作品参展:其中《黑中黑》《灰中灰》都有明显的设计构图痕迹,与我的大学专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黄金时代》《泡沫时代》是我用抽象绘画语言创作的作品,这4件作品都被艺术机构收藏了。另一件是装置作品——《欲》,是我“盲道系列”作品之一。
《黑中黑》丙烯、光亮树脂,200×200cm,2018年
徐:2020年,您参与了由广东美术馆举办的“边界的自觉”展览。您如何看待、评价此次展览?您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郑:“边界的自觉”展览召集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区非常有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师参展,希望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突破艺术与设计的边界,从多维角度回应当代艺术与设计方面的问题。参展的设计师拥有着多重身份,既是设计师,也是艺术家,都受到过专业院校的美术训练,有着很强的绘画能力,有些设计师创作的作品在设计展览、艺术展上均有展出,经常被看见。
《灰中灰》丙烯、光亮树脂,200×200cm,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