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项目能活吗?
与张丁手里这4万封家书处境截然不同的是,在拍卖市场上,家书正逐渐成为一个热门板块,一封家书动辄几十万、上百万。
在收藏领域,上了年代的家书,比如1911年以前的家书,也被列入古籍善本的范畴来拍卖,行情向好。早在2004年,朵云轩春拍,徐悲鸿“行书任伯年评传及信札”就拍出79万元的高价。2009年中国嘉德春拍,“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更是以554.4万元成交。
张丁告诉记者,“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后来由国家文物局向中国嘉德行使“国家优先购买权”,按照成交价554.4万元购买后,放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展厅。“现在这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张丁显得颇为高兴,他说,“这是国家文物主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首次行使文物优先购买权。”
现在,几乎每一场有家书或者信札的拍卖会,张丁都会前往参加。但是,每当看到家书拍出高价,他都很“着急”。因为他觉得,这些家书从拍卖市场出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通过拍卖会购买的希望更是渺茫。他不仅在拍卖会上“举牌举不过人家”,甚至渐渐连拍卖会办牌的10万元都交不起了。
获得家书还有一条路——到“垃圾堆”里淘宝。“去年,我在地坛书市花100多元买了一沓信,那都是人家捆起来当垃圾处理的。”张丁说,“自从信函在拍卖市场活起来,收垃圾的都知道那是好东西,他们就都给捡走了。所以现在,从‘垃圾堆’淘宝也不容易了。”
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也是张丁常去的一个地方。“那里卖得也不便宜,一封普通的信要几百元,买家大多是看中邮票,很少有人像我这样仔细去阅读信的内容。”张丁说。
尽管眼下艰难,但张丁为他的家书项目设计了6个盈利方案,他称为“6个1”,即一个博物馆、一个学会、一本杂志、一档电视节目、一套丛书、一个网站。“这当中任何一个做起来,家书项目就活了。”
民国四年(1915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致石醉六书。1924年由曾琦手抄传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曾任孙中山秘书的任鸿隽致诸兄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