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年前的今天,梵高去世
他的一生贫困潦倒
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
却给后人留下近了2000幅作品
和珍贵的艺术财富
他就是伟大的画家:
梵高
130年后的7月29日,人们通过一张明信片找到了他最后一幅画作《树根》所画的地点——法国瓦兹河畔欧韦(Auvers-sur-Oise)的山坡。
1890年7月29日
梵高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
年仅37岁。
这个法国的小山坡上距离梵高生命中最后70天住过的“拉雾旅店”(Auberge Ravoux)仅有150米,学者们推测梵高应该经常经过这个地方,且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周也在那边作画了好几次,包括死前几个小时创作的《树根》。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总馆长艾米丽·戈登克和梵高兄弟西奥的曾孙威廉·梵高一同出席了一个仪式,正式承认了该遗址。而自这位荷兰大师去世后,这幅画中描绘的主干在原地继续保留了130年。
梵高是谁?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他是一名伟大的画家
代表作有
《星月夜》
自画像系列
向日葵系列等
然而
很少人知晓他一生的故事
了解他奇幻的人生
梵高自画像
“活在夭折哥哥的阴影下”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167年前,梵高是167年前的1853年3月30号出生,在他出生前他有一个哥哥,出生一段时间就就夭折了,取名文森特,爸爸妈妈因第一个儿子的夭折的事情倍感受伤,久久不能释怀,而巧合的是梵高在哥哥的忌日出生,爸爸妈妈为了纪念他夭折的哥哥,给他取了他哥哥的名字文森特,梵高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梵高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和梵高关系不错的只有弟弟提奥和妹妹安娜。
童年梵高
梵高自小性情孤僻,从8岁开始上学到15岁辍学就一直不顺,由于性格孤僻和一头特殊红色的头发,永远是小伙伴取笑和霸凌的对象,他经常逃学回家,给家里制造了很多麻烦,家人对他也很苦恼,爸爸对梵高态度一向很差,他几乎没有得到过爸爸的认可。
《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
梵高的第一幅向日葵作品
梵高15岁辍学以后一直闲置在家,16岁时他的叔叔看不下去了,感觉这么一个大小伙子不能天天闲置在家,在他的强烈要求下让梵高到了他的画廊当学徒,他到画廊以后也是勤勤恳恳,还把当时画廊的一个小主管当成了人生目标,对这个主管可谓是崇拜有加,但小主管对于梵高的到来并不是那么欢喜,常常给梵高使绊子,更不幸的是,他叔叔在梵高去的第二年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把画廊业务交给这个主管来管理,于是他更肆无忌惮的修理梵高,最后直接把他调到了伦敦分店。
《花瓶里的五朵向日葵》
梵高的第二幅向日葵作品
此时的梵高离开了讨厌的主管,一心向往全新的生活,以为这是他生命的转折点,没想到事情却不遂人愿。
“梵高喜当爹”
梵高在经历了两段失败的感情后,29岁的时候认识了不良少女西恩,她是一个站街女,梵高认识他的时候她怀有身孕,甚至不知道孩子的爸爸是谁,梵高说要娶她,养活她和她的孩子,但实际上他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如果弟弟不给钱,他就只能饿肚子。
梵高迫于家庭的压力,带着西恩去了荷兰北部的一个地方居住,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和西恩的交往彻底惹恼了他的家族,他们怎么也不能忍受梵高和一个妓女结婚,更何况西恩的家庭是信奉天主教,从信仰上就有着分歧。
但梵高不这么觉得,他认为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妓女在自己的身上耕耘,两者并没有什么差距,所以家里拿梵高也没有办法。梵高家没事,但西恩家不行啊!西恩一家是低阶层人群,如果西恩不去接客,她们家中就没有收入,没钱养活她的孩子,所以家里强迫西恩重操旧业,干起老本行,离开了梵高,至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
《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梵高的第三幅向日葵作品
31岁的梵高无奈又返回了家里,在这个期间他又追求过他的邻居家的孩子马戈特,这个女人比他大十几岁,有点神智不清,经常疯疯癫癫的,即便这样马戈特家庭也反对她和梵高交往,马戈特整天缠着梵高问一些无聊的问题,有一次散步时还要服毒自杀,梵高看情况不对就离开了她。
在他32岁时候,梵高的爸爸因中风去世,弟弟妹妹们都指责是他气死了爸爸,尤其是和他关系最好的妹妹也不肯原谅他,认为他是家里的丧门星,他再也无法在自己的家中居住,只得只身来到巴黎,投奔他的弟弟提奥。
与梵高感情很好的弟弟提奥
“与高更的爱恨情仇”
高更是梵高在巴黎蒙马特认识的朋友,他们彼此欣赏,两人一见面就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当高更收到梵高共同创作的邀请信时决定前往。但他去的目的不只是为支持梵高,因他想通过梵高和提奥的画廊合作来解决他的经济问题,不知道真实情况的梵高知道高更要前往非常高兴,因高更是个很有号召力的人,如果由高更来组织这个沙龙效果会更好。梵高每天都在亢奋中等待着高更,在这期间梵高还给高更寄去他的自画像,高更也给梵高回了一副自画像,梵高在小镇上拿着高更的自画像到处宣传,以至于后来高更到了小镇就咖啡店的老板认出来了。
高更与梵高互换的自画像
为了迎接高更的到来,他准备画12幅向日葵来装点她们的小屋,他要把南部最灿烂的阳光送给高更,本来是预计1888年的12月到小镇的,可画到第四幅的时候高更就来了,还给梵高带来了新颜料和一种黄麻质材的画布。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梵高的第四幅向日葵作品
高更对梵高的这种金黄色的组合十分喜爱,对挂在小屋的《向日葵》给予了高度评价。在高更的鼓动下,梵高用高更带来的黄麻画布又画了第5幅向日葵。
《花瓶里的十四朵向日葵》
梵高的第五幅向日葵作品
也许是距离产生美,俩人同居后没几天就因艺术理念上的差异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梵高认为应该根据实情画画,高更认为应该根据记忆画画,在艺术风格和各自喜爱的艺术家上分歧也十分严重,二人甚至吵到“精神几乎崩溃”。
高更这时就开始打击梵高的作品,并且买通镇上的妓女一起来侮辱、奚落梵高。
1888年12月23日晚,高更买通小镇上的妓女拉谢尔,又怂恿梵高去泡她,拉谢尔取笑梵高是穷光蛋,是个只会画烂画的傻子,那女人对梵高说:“你给我五个法郎,我便好好接待你,否则用你的大耳朵送我做圣诞礼物”。
当时已经喝得半醉的梵高顺手抓起一把锐利的剃刀将右耳割下,包在一块画布里叫人送到了妓院。
梵高割耳后
关于梵高割耳朵这个事有两个版本,但最终的结果都是高更在惊恐中离开了梵高。高更的离开对于梵高是致命的打击,他在精神上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对于满怀期待的梵高,两个月相处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1889年1月,梵高在对高更的思念中,画了第6幅向日葵,这一次,他在花瓶里插了15朵向日葵,调整了自己的风格,消除了一切可能带来现实主义联想的细节,以迎合高更的艺术趣向。因为他要把这一幅送给高更。一向固执的梵高为了挽回高更,他愿意在画风上做出妥协,愿意把一切的错都拦到自己身上,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高更走后再也没与梵高见过面。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梵高的第六幅向日葵作品
而这第6幅《向日葵》,也就成了他与高更感情的祭礼。
“巨星去世”
在高更走后,梵高就精神崩溃了,出现各种失语、抽搐、神智不清等精神行为异常的一些现象,梵高的弟弟看情况不对就将其送到了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的一年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大约创作了素描和油画200多张作品。其中最著名《星月夜》、《麦田》等著名作品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出院以后的2个月内也创作几幅著名作品。
梵高《星月夜》
可惜的是,1890年7月27日,37岁的梵高实在无法忍受现实的生活,举枪在自己腹部开了一枪,经抢救未能救活,两天后,梵高在弟弟提奥的怀里永远的走了。
梵高的一生就像被诅咒了一样,正如他自己所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燃烧的火,
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总有一个人,
总有那么一个人,
能看到这团火,
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梵高每次都用全部力量去对待那个陪伴他的人,却每一次都失望,没有人像他的爱那么强烈,强烈到要把对方燃烧掉。这也许和他的家庭、父母对他的对待有很大关系,他在中没有得到的爱是他内心的黑洞,他用自己的一生时间在追求信仰和爱,做为一个上帝的资深信徒,他却并没有得到上帝的祝福。
在世界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一位画家像梵高一样得到世人如此的崇敬和热爱。但对梵高来说一切都来得太晚。在生前,他从未感受过被崇敬和被热爱的滋味。他所感受的,是饥饿的痛苦,是被人鄙视、抛弃的滋味。
悲凉柔情的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是:“痛苦便是人生。”
提奥在梵高自杀后半年就精神崩溃,死于严重的精神病发作。提奥死后与梵高合葬在一起,两个好兄弟在死后永远在一起了。
梵高与提奥的墓碑
“生前籍籍无名,死后举世闻名”
梵高一生贫困潦倒,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却给后人留下近了2000福作品。穷困潦倒、籍籍无名、割耳事件、自杀身亡,是他生前的关键词。但到他死后,形容他的词汇却变成了大师、举世闻名、价值连城。梵高若知道自己身后的价值,难保立马从坟墓里跳出来,他是有多背才能碰上这种阴差阳错啊。但即使他起死回生,也无法报答那个最了解他艺术价值的人,最终将他推向了世界艺术的巅峰,成了艺术大V的,他的弟媳——乔安娜。
《红色葡萄园》据说是梵高生前唯一卖掉的画
乔安娜是梵高弟弟提奥的太太,梵高的弟媳。可以说,没有乔安娜,就没有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梵高。梵高死后半年,他的弟弟提奥也死了。提奥的妻子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梵高的近2000幅作品(就他如此短暂的生命而言,这个数量的作品算得上是人类史上的奇迹了)。
那个时候,可贵的并不是梵高的画有多伟大,而是乔安娜知道梵高的画有多伟大,她并没有像普通家庭妇女一样把这些没销路的画称斤卖给废品回收站。而是将这些杰作收藏好,并不遗余力地去宣传它们。不出10年,她就让梵高的画轰动了整个画坛,甚至当时市面上就已经出现了梵高的假画……
梵高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个人:提奥让梵高不会饿死;高更帮梵高“打鸡血”;而乔安娜,则是让他作品发扬光大的人。
乔安娜照片
“对我来说,梵高是史上最杰出的画家,在任何时期,绝对都是最知名,最伟大的画家。最受敬仰的,他对色彩的掌控无与伦比,他把生活中遭受的苦难,转化成画布上激情洋溢的美。痛苦和容易表现,但如何糅合热情和痛苦,来表现人世间的激情、喜悦、壮丽,前无古人,也许也后无来者。对我来说,这样一个奇特的、狂野的徜徉在普罗旺斯田野中的男人,不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最为一个人也是同样伟大的。”
——电影《至爱梵高》
梵高虽逝,他的画作以及他对艺术的热爱却将永远的留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