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7日,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后,古琴重回人们视野。古琴艺术展览和古琴演奏等活动激增,古琴市场逐渐活跃。
2009年,古琴渐渐浮出水面,亮相拍场。其中,明代“月露知音”琴以2184万元在中国嘉德成交,而晚唐“太古遗音”琴也以2072万元在北京匡时拍出。进入2010年后,古琴拍卖更是天价迭出,风光无限。特别是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中,一件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铭的“松石间意”琴,以1.37亿元的天价成交,中国古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该琴之所以能以高价成交,除了古琴本身所具备的收藏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该琴除了宋徽宗御制外,还有乾隆皇帝的御题。锦上添花,身价倍增。
2011年,延续2010年的市场行情,古琴拍卖市场再度升温,古琴整体价位提升。其中,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在中国嘉德春拍会上以1.15亿元成交,成为目前第二件过亿的乐器。该琴为桐木胎,金徽玉轸,遍体蛇腹断纹漆色璀璨古穆,铭刻精整古朴,圆形的龙池上方刻有“大圣遗音”四字。
古琴的价值如何辨
古琴拍卖价格的高涨,必然促使名琴逐渐流入市场,但同时也会使古琴作伪者有机可乘。那么,古琴的收藏价值如何判别呢?业内人士称,鉴别古琴可以从形制、漆灰断纹、铭刻题款和琴音上来鉴识,也可通过名家收藏或制琴来间接考证。
古人形容一张好琴,须“九德齐备”,即达到如下九个标准: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这是琴文化的特色。
首先需看古琴的材质、形制与工艺。古琴通常以梧桐、杉木为材质。以材质轻,且声音通透、清长质地润泽者为佳。其次,琴铭断纹。古琴作为古代文士的一种雅玩,有许多诗意的琴名,这些琴名多镌刻于底板靠琴项之处。在其龙池、风沼之间镌刻的文字,成为“琴铭”。由于古琴木质、漆灰以及长期演奏带来的震动,漆面出现的不规则裂纹,成为“断纹”。据其形态不同,有蛇腹、流水、牛毛、冰裂、梅花等断纹之分。再次,古琴的音色也很重要。一张好琴,音色纯净优美,发音均匀,共鸣效果好。此外,名家收藏与制琴对古琴的收藏非常重要。历代名人品题、制作或者是把玩过的琴,其琴的造型、工艺和用的材料都有它的珍贵之处,如有漆镶螺钿、金徽、玉轸等。
高端藏家常以唐、宋、元琴和明代皇家宗室制琴为主要收藏对象。因其存世量少,品相完好者更是珍贵。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郑珉中统计,全世界收藏的唐琴仅18张,中国藏17张(台湾和香港各藏1张)、美国藏1张。这些琴多藏于博物馆,如台北故宫藏“万壑松涛”、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枯木龙吟”等,私人收藏家手中仅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