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徐冰和他的《地书》:用标识符号讲故事
时间:2012.06.2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二十多年前,艺术家徐冰花了四年时间做了一本《天书》,那是一本没有人能读懂的书:他亲手刻制了4000多个似是而非、根本不存在的“假汉字”,然后用活字印刷术制作成书。
    现在,徐冰又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了一本《地书》,全书没有一个文字,全部由各类标识和符号来完成。无论你国籍、年龄、文化、教育背景如何,只要你已被卷入当代生活,就完全可以读懂它。
    “普天同文”
    第一次翻看这本“无字地书”,多数人都会不由得长出一口气:还好腰封上是有字的(权当使用说明),否则还真不知道它在讲什么?!但当你渐渐熟悉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之后,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妙趣横生。
    《地书:从点到点》讲述的是一个都市白领“小黑先生”一天24小时的典型生活:他是一个早上不爱起床的小青年,有债主一般的老板、唠叨神经的老妈和一大票靠谱的、不靠谱的朋友;他上班会密切注意老板动向,以确保开小差时不被发现,但也会小宇宙爆发后奇迹般完成工作;他爱玩能侃、悲天悯人、想象力丰富,人生几乎都在互联网上;他有喜欢的姑娘,但也阻止不了“她”爱上高帅富的“他”而抛弃他……
    书中的主角小黑先生并不是一个特别的人,而是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他,是一个“几乎可以符号化”的人。“从点到点”,书中小黑的一天从一个点开始,又以一个点结束,似乎在说每个现代人的人生也常常是这般循环往复。
    “《天书》表达了我对现存文字的遗憾;而《地书》则表达了我一直在寻找的、普天同文的理想。我知道这个理想有点太大了,但意义在于试着去做。”徐冰说。
    用标识符号讲故事
    创作《地书》的想法其实来自于徐冰的生活经历。“因为经常前往世界各地参加展览,我有很多时间在机场和班机上度过,机场的标识和各航空公司说明书的设计都以识图为主,用最低限的文字说清楚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这点特别吸引我。”他说,“大约从1999年到现在,我收集了有上百张这类说明书。”
    但是,徐冰最初的收藏只是感兴趣,并没有明确的目的。直到2003年,他看到口香糖包装纸上的三个小图,分别画着:一个嘴唇和一个小红点;一张纸,小红点放在纸中间;包着口香糖的纸团投向一个纸篓。
    徐冰发现这三幅小图实际上讲了一个小故事。他产生一个念头:我能不能全部用标识和符号来讲一个长故事呢?
    之后,徐冰开始着手系统地收集、归类和整理各种标识、符号。随着互联网普及,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庞大,他还逐渐加入了网络符号和游戏符号等。
    于是,就有了《地书》的雏形。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徐冰还创作了一系列其他门类的作品。
    “《地书》是徐冰自2003年起持续进行的一个艺术项目,还有版画、字库软件、动画、装置等十几个大类,作品加在一起可能会有两千件。”上海泓盛拍卖当代艺术及油画雕塑部经理庄俊说,6月,徐冰这批作品将由泓盛进行集体拍卖。
    为配合这本书,徐冰还制作了“字库”软件,“可以起到《字典》的作用。”使用者将英文或中文句子输入,字库会即刻将文字转译成这种标识语言。
    文字乌托邦
    1977年,徐冰考入中央美院版画系,后留校任教。1988年,他的《天书》一经推出,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当时,中国正处在一轮文化和思想热潮中,人们对文化非常有热情,但同时也有种对文化说不出的失望。徐冰说,他希望做一本书来表达这种感觉。
    之后,徐冰远赴美国,语言沟通的障碍也成为他后来创作《地书》的一大动因。1999年,他凭借“新英文方块字”获得了美国文化界的最高奖——“麦克·阿瑟奖”。这件作品将汉字和英文字母创造性地融合,成为英文书法。
    2004年,他又凭借反映“9·11”题材的作品《尘埃》,在英国获得了当今世界艺术界最高奖项——“Artes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2008年,徐冰受中国教育部任命,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作为世界顶尖艺术家行列中屈指可数的几位华人艺术家之一,徐冰的头顶罩着太多的光环和荣耀,而《地书》却是一件看上去趣味性很强,但并不如通常的艺术作品严肃、高深和前卫的作品,徐冰则认为其意义非常重大。
    “这是一个文字乌托邦,不论你是否受过教育,不论你操哪种语言,只要有生活经验的人都能阅读。”徐冰说。

       责任编辑:刘倩

编辑:阿特
上一页1下一页
 
我要说两句 >>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
相关新闻
· 2022青年艺术100年度展——全方位领...· 陈嘉映:艺术与哲学
· AFIH2023 Spring 精彩落幕...· 刘力宁:在创作中了解自己 寻找一条只属于...
· 王炳懿 : 含道映物,澄怀味象,赋予古老...· “世界是我的表象—2023当代女艺术家邀...
· 孙珂:概念与视觉 — 艺术奇幻之旅· 冯斌:骨感的现实,更需要幻彩的理想
· 栗宪庭:成功的艺术家已经不在我的视野之内了· 痛别著名油画艺术家、艺术教育家詹建俊先生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毕加索鉴定权之争:我们只...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 草间弥生(Yayoi K...



视频专区 >>
· “融合中的趣味”当代艺术...
· 对画说:刘力国解读作品
· 从柏林“前行”——中国艺...
· “自然·至道”——杨志凌个展
· 杜建奇画展视频
· 《上山》孟新宇的视频
· 威尼斯双年展采访视频2
· 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生:刘伟
· 现实主义羊肠小道——不如跳舞
· 另一种风景——张成个展
艺术专题 >>
· 这些年那些破不了的苏富比...
· 马云和曾梵志《桃花源》拍...
· 北京艺术品春季拍卖乍暖还寒
· 北京夏季珠宝展现场拍卖会
· 今年艺术品春拍收槌 低潮...
· 艾未未作品“十二生肖”拍...
·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作者...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合作媒体 >>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