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犹如艺术史自修课
展览现场也将呈现这些历经35年研究而形成的证据,展览定位于一场“发现之旅”,就是希望大家一起来质疑、考证、思考,认真看完展览,等于完成一次艺术史的自修课程。
达·芬奇油画存世大致在15至20幅,美术史记载,他习惯于同一主题创作多幅作品并进行实验与研究,比如,达·芬奇画了至少两幅《岩间圣母》,如今分别收藏于卢浮宫和英国国家美术馆。
技术派的证据是,根据技术测定,这幅年轻版上有着达·芬奇在其他作品上留下的指纹; 年轻版的画布和颜料经过X光、紫外线、红外线检测以及放射性碳定年法和铅白检测,结果都符合16世纪初的作品特征;另外,这幅年轻版和卢浮宫版在上光技法上不同,这也符合美术史相关记载,因为在1508年前,达·芬奇还没用过卢浮宫版《蒙娜丽莎》的上光技术。
研究者对比两幅《蒙娜丽莎》,发现创作原则上都运用了黄金比例、嵌套式椭圆和达·芬奇的隐藏技法。年轻版的颜料也符合达·芬奇的用色习惯,创作时有部分为左手笔法,而达·芬奇正是个左撇子。
另外,拉斐尔的一件著名素描也为年轻版提供了佐证。拉斐尔曾在佛罗伦萨专门研究达·芬奇画风,1504年他创作了素描《阳台上的女人》,阳台上女子的左右两边都有圆柱。大部分专家认为,这份素描是参考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但卢浮宫藏《蒙娜丽莎》里却没有这些柱子,而且画面中女子明显年轻,而且,拉斐尔素描的创作年份和卢浮宫那件也对不上号。年轻版《蒙娜丽莎》的出现,似乎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拉斐尔当时另有摹本,也许就是这幅年轻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