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有,很多孩子的画,形式上是孩子的,但是传达的内容却是大人的想法?”一位家长这样告诉记者。笔法稚嫩、色彩明艳,可是表达出来的意思却那么成熟,都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可孩子的想象力哪去了?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参与支持4所小学美术特色教育发展的“高参小”工作成果汇报展——“童画视界”开幕。展出的180余幅作品,作者均为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绘画室里,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在画眼睛,他这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我画的是下雨的眼睛。”
“高参小”是北京市教委于2014年启动的关于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工作的简称,北京市遴选了在京20余所高校及社会团体参与小学特色工作建设,帮助小学全方位、多样化、深层次地开展体育、美育发展工作。中央美术学院是唯一一家参与美术特色发展支持工作的院校,重点支持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南湖东园小学、南湖中园小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小学部等4所学校。
中央美院少儿艺术教育工作室创始人郑勤砚带着二三十人的团队,参与此工作。此前,这个团队已经探索出一套成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少儿美术教育体系,并付诸实践5年。在她看来,了解儿童应该成为美术教学的基础,儿童的兴趣、发明、想法,以及自己所经历的艺术史,都应该是学校安排艺术课程的参考和依据,而这正是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所欠缺的,“艺术教学需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充满想象和经验丰富的儿童,以保存他们所展现的艺术家气息”。
在参与小学美术教学后,郑勤砚发现要实现这一点很难。有些老师认为,美术就是教给孩子们简单的动手制作,学习绘画简单的图形和实物。郑勤砚要求把课堂拓展为1到1.5个小时,设计多元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设计创意艺术课堂的内容、形式和传授方法。
“美术课程设计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然而,在某种教学考核的情况下,教师本身的灵感及教学过程取代了儿童的自主思考及学习过程,成为艺术教师的工具。这样的状况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郑勤砚说,目前艺术教育课程的安排显然并不重视与儿童直接相关的主题,也不探究儿童天赋的艺术创造力。专家们在规划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时,也没有将儿童本身对艺术所具有的知识纳入考量。
正是“高参小”推倒了高校和中小学之间的壁垒,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才被凸显。北京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姜继为坦言,一些孩子的美术作品中,没有“自我”,因为内容不是孩子的。掌握了技巧不一定代表提高了修养,当前美术学科教学相对薄弱,美术育人的模式需要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