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妙合神离——董其昌书画特展”不久前落幕,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刘芳如在展览期间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说:“过去很多的展览其实是从上到下的,但是我的努力目标是鼓励大家把学术研究和展览做结合,也希望多办一点能凸显我们博物馆藏品特色的,但具有趣味性的,能深入浅出的(展览)。”
台北故宫博物院“妙合神离——董其昌书画特展”展览现场
从个人研究到展览构想,自下而上的展览模式
澎湃新闻:这几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书画展不仅在台湾轰动,在大陆影响也很大,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么几年来台北故宫对中国古代书画整理与展览陈列的一些思路,包括办展览的逻辑思路是怎么样的,你们大的方向是想呈现一个怎么样的目的和影响,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刘芳如(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就您所知,我们故宫书画处的典藏量目前是差不多一万三千多组件,当然绝大部分是源自于清宫旧藏,所以从1960年代,故宫在台北成立新馆,正式营运之后,我们策展的方向当然就是要典藏最精华的部分,在这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从事策展的同仁也不停地在更替,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尽相同。
董其昌书法辋川诗(局部)
但我觉得我们书画处推出的展览里面除了专题特展,像特别令人瞩目的“董其昌大展”或者是明代“吴门四家”这样的展览之外,其实我们的特色还展现在常态展里,我们就书法和绘画各规划推出一个常态性的展览,绘画的部分是“造型与美感”,书法的部分是“笔有千秋业”——在这两个常态展里我们采取按时代为序的主轴,有系统地把唐宋元明代表性的作品,每隔三个月就更换一次,我们所有的展品几乎都是三个月为一个档期的。如果说真的对书法绘画有心的人,每三个月来一次,几年下来等于说对我们整个(台北)故宫的典藏就比较能架构出一个很系统的观念,这也是我们推出两个常态展最初的动机。
台北故宫博物院“明四家特展之仇英”共展出了38组(件)仇英与相关人物的画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