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一则来自北师大的新闻震动了艺术品收藏圈。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友,目前移居香港的邱季端先生将自己收藏的6000件陶瓷器捐给了母校,捐赠品中包括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北师大因此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校方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和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邱先生被任命为首任馆长。
邱季端先生1942年8月出生于福建石狮,1962年考入北师大中文系,1973年赴香港定居,先后做过搬运工、汽车修理工、推销员。1980年创办福建海绵厂、真皮沙发厂和板式家具厂,后来又从事厦门、泉州的房地产业。
一些业内的瓷器专家首先质疑了捐赠瓷器的真实性,数量如此之大,覆盖陶瓷史如此全面的品类,却好像从地里冒出来的一般,没人知道是从哪儿搜集来的!据了解,内地、香港多家知名拍卖行的瓷器专家并不了解邱先生。众所周知,国内外知名拍卖行一直是高品质陶瓷器的交易场所,没有拍卖行的交易经历,如何将品类搜集齐全的?瓷器品质又如何能步入高端?也有人网络搜索出两个月前“北师大同学62级”在邱先生福建省漳州海沧新阳瓷器库房里拍摄的照片,其瓷器的品质也难以被看好,这会不会就是捐赠给北师大的那些陶瓷呢?
校友个人捐赠母校为何还要一个“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来作陪?并由其他人附捐了“大清乾隆年制墨彩诗文山水纹天球瓶”等五件瓷器,也让人觉得十分怪异。
北师大的捐赠现场没有文博界、陶瓷界的学者与专家出场,而照片上的瓷器也得不到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大家都在纷纷猜测着6000件陶瓷器的样貌。
无独有偶,2015年,浙江师范大学刚刚接受了本校退休教师李舒弟捐赠的一批瓷器并成立了陶瓷艺术馆,捐赠品涵盖了从仰韶文化彩陶到近代的陶瓷器。而开馆后展出的171余件陶瓷品质被业内人士种种诟病和非议。据报载,一些当地藏家看完展览后,只是摇头,认为许多藏品假的离谱。
当《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浙江省文物局专家时得到的回复:“是博物馆就必须鉴定”。浙江省文物鉴定中心的专家态度也很明显:“从理论上讲,接受捐赠之前,必须请相关专业部门予以把关。正规的博物馆都会慎重考虑展品来源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捐赠之前,相关文物主管部门必须进行文物认定,这是基本常识问题。”
当地甚至出现了“十位藏家致浙江教育部门的公开信”和“十位藏家联名致浙师大的公开信”。各大新闻媒体也以《浙师大回应陶瓷艺术馆赝品之争》、《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事件调查》、《浙师大新开的陶瓷艺术馆的展品涉嫌造假》为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跟踪报道。
笔者也注意到,北师大已经有了一所于2000年10月开馆的文物博物馆,包括殷墟甲骨、商周铭彝、唐人写卷、徽州文书、清代瓷器等三万余件藏品。藏品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北师大老校长、着名学者陈垣先生在任期间用心收藏,从社会上购得;二是多年来历史系师生从野外工作中获得;三是文博界兄弟单位的调拨。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杜乃松先生用“时代连续、种类丰富”来概括该馆的藏品。
当时,成立文物博物馆的筹备委员会以着名史学家白寿彝为主任委员,启功、钟敬文等14名着名学者为委员,请来了故宫、中国历史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等专业机构的专家,对文物博物馆进行展陈设计、内容策划等方面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