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曹喜蛙:浅说郭桢艺术的波粒二象性与起哄美
时间:2023.05.31 来源:私属艺术 作者:曹喜蛙

 

郭桢是20世纪晚期至21世纪初期二十年崛起的世界女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之一,是华裔当代艺术走向国际的硕果之一。郭桢艺术近年被年轻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开始关注,她在艺术上的成就,对年轻的艺术家理解艺术有不同的参照,尤其对女艺术家群体在个性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双重同构性,有独特的研究意义。

 
波粒二象性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所有的粒子或量子不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术语来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术语来描述。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量子艺术命名的时机与后现代艺术现实的推动》一文中,笔者提出了量子艺术的概念,在本文中具体运用波粒二象性的概念考察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与人生,这是一种艺术、科学与哲学的融合写作,旨在推动新艺术的砥砺前行,仅此尝试,请各位方家不吝指正。
 
 
1
 
 
20世纪80年代,郭桢在中国国内已开始进行水墨实验摸索,始终坚持纸上作品的持续创作,国外初期依然不改初衷,就一个画家的本位探索绘画的图式、题材、角度的实验与创新,这是一种当代艺术的后卫式的守望,比起前卫、先锋往往也是一种牺牲。
 
郭桢画人物,也画花卉。她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作品画了一幅巨幅画作《家乡人》,当时还刊登在《新美术》杂志,也前途远大。而花卉郭桢多画荷花,不管是中国美术历史传统,还是西方美术历史传统,都有艺术家对荷花进行过大胆创作,不乏名作,也是挑战,这里就以郭桢在荷花题材的开拓性创作,粗略分析。
 
 
 
郭桢  《荷叶》  水墨
 
 
 
在西方,印象派画家莫奈以画荷花最为有名,始终坐在神坛。而在中国美术传统中,荷花题材除了一般都有的装饰作用外,首先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隐喻,刻在中国人的骨髓;其次有佛教文化的能指意义,没有哪座寺庙看不见荷花;尤其中国改革开放后更有百花齐放,新的时代有新的意味。荷花历代皆有名家,近代的张大千、齐白石等有国际影响,但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然还局限于汉语世界,远远无法与莫奈的影响力媲美,这与什么技巧都没有关系,恐怕是文化传播力的问题。
 
 
 
郭桢  《无题》  水墨(侧看)
 
 
 
郭桢到美国,除了读书、适应环境,就是设法要生存下来,她的生存本领就是画画,所以与画廊签约,做了职业艺术家,没日没夜的画画。其中荷花题材的画,画了不少,画廊都卖了,喜欢收藏的藏家也很多。这里选了几件作品,越画越大胆,毕竟面对的收藏爱好者都是美国人,即使是华人也脑子里也没有那么多的约束,渐渐形成与国内时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开始这种变化还只是隐形的时隐时现,不像那些先锋、前卫艺术家那样猛烈张扬,她的艺术语言还守着圭臬更注重细微处吸纳,力图保留中国艺术的内核思想本心。
 
 
 
郭桢  《映日荷花别样红》之一  水墨
 
 
 
画荷其实也是追求光,尽管与西画表现不一样,这是现代独立人格和表现自我的追逐,也是那么多艺术家爱画荷花的根本原因,找到了这个本质就能彻底放飞了自我,让人通过艺术获得当下的飞翔。如《无题》这件巨幅荷花,艺术家就是要呈现那一片一片金光的波象,如一个长发的艺术家青春飞扬,而荷花、莲蓬子、叶子都是陪衬。《映日荷花别样红》之一、之二这两件作品,表面看上去画面都是暗灰色的,但表现的都是粒子的光,或夏天的黄昏,或夏天的夜,都是凉爽的感觉,画面的叶子与花是不清晰的,但读者脑子里依然回荡着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记忆缓存,这里的光自然不是显性的光波,而是光粒子隐形的波粒二象性。
 
 
 
 
郭桢  《映日荷花别样红》之二   水墨
 
 
 
这两件《荷叶》,是完美的波、粒二象性的表现,也是直接光的显性波粒二象性,而且看得出来这两件作品是后期的作品,更是传统的形式与现代的内核的双重同构,莲蓬子、荷叶都有新的变化,跟早期的图完全不一样,有完美的起哄美图式。莲子孔孔的排列,与毕加索画的肖像有何区别?鼻子、眼睛、嘴巴是不是都错了位置?不管变形、错位,还是立体、抽象,都有西方大家的深刻影响,内里如何变化但东方面孔依然不改。这两件作品的荷叶,都有不一样的叶纹,宛若自由杂乱的眉毛车间,一盘盘女儿弯弯的眉毛,分明跟男性的纹眉不一样。除了跟中国其他画家画的荷叶叶纹不一样外,跟她自己以前画的叶子或叶纹也不一样,一定程度上这两件作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临风独立,飘逸如仙。乍一看不就是中国人画的一副荷花吗,仔细一看又不完全像,这是郭桢新的独创,有起哄美的味道,在那个高度看不见几个人,看得见莫奈,更看得见几位先贤。
 
 
 
郭桢  《荷叶》  水墨
 
 
 
假设有一个郭桢艺术的函数,在这个艺术函数里有郭桢各个时期创作的所有艺术作品,也叫郭桢艺术的大数据,其中有早期刚到美国的华裔群,有再后来画到巅峰期的一个群,也有后来断断续续、偶尔画的一个群,画得都是荷花,但明显看出越来越不一样的变化,一个是用色、颜料、纸、笔的不同,一个是习惯图式的不同,荷叶不同的画法,莲蓬子及茎干的不同的画法,荷花具体的画法,就发现细节的不停变化,这就是郭桢艺术的语言演变的过程,这也是中国文化、美国文化对艺术家慢慢熏陶的过程,也是一个中美文化在艺术上的融合过程,也可以说这就是量子艺术力的演变过程。
 
 
2
 
 
20世纪的90年代开始,郭桢的作品在美国多个画廊及博物馆展出,入选《全美国活跃画家年鉴》,以及《画廊指南》的纽约、旧金山及加拿大多伦多多个版本,入编《北美华裔艺术家名人录》《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艺术大典》等,数以百计的作品被收藏。郭桢的作品取得了藏家的青睐,本以为她为他们的爱情和家庭全部心思都献出了的时候,竟然出现爱情幻灭,婚姻崩溃,她不能接受人生这样的编排,甚至一度放弃绘画,将自己放逐于艺术世界之外。
 
 
 
郭桢  《我的心是红色的》  水墨涂鸦
 
 
 
谷文达在国内就已出名,但他们夫妻是以留学生的名义去美国,英语都不会讲,郭桢那时负责挣钱,谷文达拿她挣来的钱加工装置艺术,花了很多钱做了几个展览,但是没有任何反响,人家看完就看完了,对谷文达也是冲击刺激,对一个男人来说没有了事业,意味着一切都完了。经历这一切,对谁都是痛苦,也意味着毁灭,对女性的一方,伤害要更大一些,分手后郭桢几年都没能恢复过来,一直笼罩在死亡的活火山中。
 
 
 
 
郭桢  《女儿经》系列之一  水墨涂鸦
 
 
 
经过几年火山的沉默,郭桢才开始自救,一方面通过绘画反省自己的人生,寻找作为女儿身的真我。她发现一个女权主义的小世界,一个自我独立自由的大世界,这个时期画了一堆水墨涂鸦。国内早期对乱画的水墨,都叫实验水墨、当代水墨,也有这么一部分只讲究快速的表达,不讲究规矩章法,几近随便涂抹,包括画上涂抹几笔书法,一改以往的条条框框的约束,竟然也有一批藏家和拥趸者。这种绘画,在西方当代就有一个类别,叫涂鸦绘画,这几年国内开始接受这种涂鸦画,为了跟油画涂鸦有所区别,就叫水墨涂鸦,也算当代水墨一个贡献。
 
这里有几件作品,如《我的心是红色的》《窒息》《女儿经》等,完全就是水墨涂鸦,是她这个时期自我反省和自我剖析,一改绘画中常见的女性形象美好的容颜,不见了姣好娇媚,不见了装饰花瓶或柔弱女子,不见了岁月静好花好月圆,反而以火山灰的色调为主旋律,直面追问不幸与死亡,怀疑人生终极意义,这也是女权女性和她的波粒二象性的真实存在,作品都可以归于当代水墨涂鸦,但这些作品往往容易被藏家和研究者忽略,其表现的现代个体性、不稳定性、表现性、独立性则要突出些,更有量子艺术烧灼的震撼力。
 
 
 
郭桢  《窒息》系列  水墨涂鸦
 
 
 
《我的心是红色的》这件作品,通过异化人心的分离给予直接呈现出来,将显性的现实与隐性的问题都赤裸裸的表现出,如五雷贯耳,工具盘里工具齐全,准备把自己解剖个遍。《窒息》这件作品,其实是一系列的自画像,前景是不能呼吸窒息时的感觉,后景是火山灰笼罩的景象,其中这单张的作品还能看见遮天蔽日变小的太阳。《女儿经》的题目,借用一本大约撰于明代的经书,是专门约束古代女子思想道德的教材,显然在这里艺术家是反着用的,画面上的女性都是赤身裸体的,显然都很健康,青春饱满,但都堆积到万人坑了,眼看就要被埋葬了。显然,她的艺术都有点夸张,但都是点到为止,都有点起哄美,与以往那些装饰性的画远远拉开了距离。
 
 
 
郭桢  《窒息》  水墨涂鸦
 
 
 
不管在哪里,生活和社会对女儿身都有不平等不公平的考验,对一个追求艺术的女性依然不能例外,在西方纵然有自由文化、女权文化,但具体到一个女艺术家身上,都要靠自己去奋斗、争取。量子艺术跟以往旧艺术的区别,就是发现女权与男权都有存在的意义,不能简单的二选一,量子艺术的世界是认识到男权与女权的共同存在才有完整的人权,量子艺术就是要完整表现作为男权与女权的合理二象性,就像光有时表现为波的单象性,也有时表现为粒子的单象性,二者都存在的事实才是完整的光世界。
 
 
 
郭桢  《母亲  大地》 综合装置
 
 
 
在量子艺术世界或函数中,永远充满不确定性,不但形态表现为重叠并置的波与粒子,也有隔离与连续,也有显性与隐性,也有1与0二进制,也有神与人二元文化,更表现为量子的互为纠缠的开端与末端,也可以延展到确定与不确定,以及传统与现代、开放与封闭、生命与死亡、美好与毁灭、忠诚与背叛、女儿与母亲、历史与现实、经典美与起哄美,它们互为过程性,互为依存离不开,共生共享,尽管在你的大数据中你是你自己的唯一,却都不是世界的唯一。
 
 
 
3
 
 
独立有巨大的人文代价,但也可以是一种客观的分离运动,可以理性对待之,开始很难。通过这次分离运动,郭桢更有了艺术上的自我,突破了小女人画家的舒适区,就像画家到艺术家的变化,也是观念的一次自我革命,从自我疗伤到自我救赎,火凤凰也是一种新生、复活,她开始关注艺术之外更大的社会视野,自觉背起华裔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十字架。
 
 
 
郭桢  《自画像》  摄影
 
 
 
看似小小的变故,往往却重叠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在郭桢这个艺术家案例中,有女性与男性的冲突,有独立女性与男性社会的不平等,有家庭分工与个人价值的计价冲突,有西方女权主义与中国传统女性不同的价值系统,有发达社会与发展中经济体天然的差异,有东方女性与西方独立女性不同的生态环境,有女性艺术家与一般职业女性的不一样,有主流社会与边缘人群在地艰难的融合,这里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碾压一个娇弱小女子。但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前一刻身还在肆虐的火山窒息挣扎,而下一刻却是一个依然决然的独立女性,放飞自我。
 
 
 
郭桢  《母亲》系列之一  软雕塑
 
 
 
这里有几件作品,一件是四张一组的郭桢肖像,一格是自信微笑的,其他三格则是不同的龇牙咧嘴,有动物性愤怒、悲泣,最后一个像是大笑,这都是自我艺术的反思表现带自嘲表演的面部表情,核心是当下个体的自信,每一格有不同的背景,黄、红、紫、绿……与火山灰的调调截然不同,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现代女性的风光,一幅全新的华裔女性的面孔。
 
这里还有两件软雕塑,集具象与抽象于一体,是一组多种材料的装置,各种高档布料都有,工艺在中国民间的布娃娃制作中常用,只是每个乳房的造型都是下垂的,都是饱满涨奶的独特造型,表现的都是成熟女性,没有一点猥亵淫荡的感觉,只有温暖圣洁可持续性的传达。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这些都是在一个母亲巨大的函数库,一排一排排列整齐刚刚出炉,完全是现代艺术的感觉,可以往墙上挂,也可以在地上铺,可以小,可以大,可以无限占领整个美术馆空间,让奶香弥漫所有空间,就像馒头厨房刚刚熟了一笼馒头揭开笼盖,同样在西方的面包房也能体碰到,这就是《母亲》这件作品给人的感觉,可亲、可爱、梦幻、伟大,这就是第一眼看见这件作品给我的印象。
 
 
 
郭桢  《沙袋》系列之一  软雕塑
 
 
 
另一件软雕塑,跟《母亲》一样是一个新系列,但同样伟大。要知道即使都是表现伟大内容的作品,也不能保证都会伟大。这是《沙袋》系列,在美术馆展出的图片,场面相当震撼,看后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思。《沙袋》跟《母亲》几乎一样,只是它无须挂在墙上或铺在地上,而是可以挂在美术馆中间,而且就需要这样的空旷空间才能放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女性的崛起,看看这张图上一个个沙袋多么洒脱健康多么有力量……不需要靠男人或权力的异化力量,只考自己的现代个体人格魅力。这件作品也是完美的光的波粒二象性表现,沙袋本来的原型就有力的光波,再加上沙袋上艺术家巧妙融合了乳房的点缀就限定了女性的特指,这是女性光粒子的创造性造型,就像二进制的0与1的抽象结构,0是女性乳房的隐喻,1则是力量,原来总只能以1代表男性的力量,这里的量子力却不分男性主导还是女性主导,女性在这件作品里找到了力量的源泉,同样站起来了,这是自媒体时代一件表现女性软实力的杰作,此刻完全就是抽象的几个词汇:奉献、高尚、慈祥、光辉。
 
 
 
郭桢  《如镜》 雕塑  不锈钢
 
 
 
从《母亲》到《沙袋》,是郭桢的艺术语言逐渐演变出来的。在更早的时候,在纸上水墨作品中,就看过郭桢画得一张自己戴着拳击手套搏击的画。现代女性日常健身锻炼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何赋予艺术的力量主题提炼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艺术家画一辈子画其实都是为一件杰出的画做准备,一个艺术家一辈子能有一件不朽的作品就知足了,就是诗人一辈子能写一行令人发人深省的诗就够了。
 
严格讲,郭桢不属于前卫、天才型的艺术家,而是当代艺术后现代时期才出场的一个大器晚成、一个持续关注当代女性问题的后卫艺术家。人们往往忽略后卫的艺术家,但只要持续的研究下去,人们则会越来越发现在她身上有东方女性伟大品格的体现,也越来越会发现后现代氛围中量子艺术不一样的魅力,就像一座深海沟火山不懈的喷发,不靠近是看不见她的活力大法,她有火山灼热的喷发,她也有海洋宽阔的融和。
 
最后要说明一下,限于资料和缺乏对郭桢艺术的全面了解,这里只能就某几件作品扼要的粗略印象性的研究一下,仅是抛砖引玉,更深一步的研究还有待更多艺术研究者拓宽项目,特此说明。
 
2023年5月23-25日于北京月牙殿 
(本文图片来自网上)
 

 
【艺术家简历】郭桢,国际当代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出生于山东日照,1976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校美术系,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并留校执教于中国画系,1986年在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1987年赴加拿大约克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1988年开始在纽约做职业艺术家,1991年任HOPTON纺织公司设计师,1993年任GRANSTON纺织印刷公司设计师。郭桢代表作品有绘画人物、花卉、涂鸦,软雕塑、装置、雕塑等,是国际华裔标志性的水墨艺术家重要代表,也是活跃的世界女权主义艺术家卓越代表之一。
 
编辑:杨晓艳
上一页1下一页
 
我要说两句 >>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
相关新闻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毕加索鉴定权之争:我们只...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 草间弥生(Yayoi K...



视频专区 >>
· “融合中的趣味”当代艺术...
· 对画说:刘力国解读作品
· 从柏林“前行”——中国艺...
· “自然·至道”——杨志凌个展
· 杜建奇画展视频
· 《上山》孟新宇的视频
· 威尼斯双年展采访视频2
· 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生:刘伟
· 现实主义羊肠小道——不如跳舞
· 另一种风景——张成个展
艺术专题 >>
· 这些年那些破不了的苏富比...
· 马云和曾梵志《桃花源》拍...
· 北京艺术品春季拍卖乍暖还寒
· 北京夏季珠宝展现场拍卖会
· 今年艺术品春拍收槌 低潮...
· 艾未未作品“十二生肖”拍...
·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作者...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合作媒体 >>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