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观众对于事故现场的距离感与观看时的非情绪化,是我在创作《拥抱的夜晚》作品时积极需要实现的主要因素。原因是我不想让观众的判断和意识指向直接单一地切入事件现场本身,而是让观众从固有的经验中解脱出来,在理性与跳跃式的解读中寻找一种“此景非景”的哲学效果,感受在社会生活中的记忆经验和文化体验(关于真实,关于秘密,关于悲情性,关于迷茫与失落......),从而在阅读的方式中得到对于社会生活方式的理性解构与获取信息的最大化。
当然,要让观众在阅读作品中达到如上的距离感,前提是画面形式与图像的视觉方式就需要一个中性化的处理。在悲剧事件这一点上,我有这样的理解:情绪在不同的心理环境下是可控的,观看作品时纯粹情绪化思考是有害的。甚至我们因该让观者对作品有不同方式的误读。
为了达到这种距离和非情绪性化因素,在作品创作中采用中国画艺术中的平远取景方式,减弱了透视的特别效果,把事件现场推移到一个视线远眺的目击者范围;并在中国画散点构图组合中犹如街景窥视的角度让悲剧事件的影响在空间中散失;更重要的是对事件本身在描绘与表现上始终保持安静从容的冷静态度,有意识地消解单个对象的时间连续性和自身完整的叙事脉络,让个体的精神特质呈现稳定的模糊性。
这也许是我在《拥抱的夜晚》这一系列作品希望达到的结果。
对于《拥抱的夜晚》这一作品的叙述,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所需要的信息。
汤志刚2014.5
|